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刘成  崔彪  王杰 《中国给水排水》2014,(22):152-155
L水厂是内蒙古自治区B市市区的主要供水厂,供水能力为4.4×104m3/d,目前水厂仅设置无阀滤池用于去除原水中的铁、锰,而对砷的去除效果较差。针对L水厂现有工艺状况及出水水质特征,采用投加除砷药剂后对管式静态混合器、跌水曝气、过滤等工艺进行改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工艺出水中砷、铁、锰及浊度数值分别稳定在9μg/L、0.05 mg/L、0.02 mg/L、0.4 NTU以内,均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此外,工艺改造成本约为15元/m3,运行成本增加值0.01元/m3。  相似文献   

2.
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6):39-41
采用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以黄河微污染水源水作为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水厂常规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出水浊度为0.07~0.09 NTU;对藻类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出水中未检测出藻类;在高密度沉淀池投加3 mg/L粉末活性炭后,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CODMn,出水CODMn≤3 mg/L;高密度沉淀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为30%,组合工艺总去除率为54%;在未投加任何消毒剂的情况下,工艺出水细菌基本为零,能保证很高的微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珠海三灶水厂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m3/d,采用网格絮凝+新型气浮-沉淀+锰砂滤料V型滤池组合工艺。水库原水中锰的最高含量达到1.19 mg/L,生产运行时,新型气浮-沉淀池运行沉淀工艺对锰的去除率在32.56%~76.36%,运行气浮工艺对锰的去除率在60.71%~78.37%;经锰砂滤料V型滤池过滤后,对锰的去除率达到84.6%~100%,出水锰含量远小于0.1 mg/L。生产运行发现,絮凝效果与锰的去除效果存在正相关;溶解氧和高锰酸钾对锰的去除具有叠加效应;原水p H值在7.5左右时,整体工艺对锰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结合铁岭凡河新区自来水厂的运行管理,着重以下几方面论述生物除铁锰水厂的设计、运行要点。水厂建成于2008年8月,是一个利用生物除铁除锰的地下水水厂。制水工艺为:设计能力4万吨/日,取凡河、辽河流域地下水,现有供水管井12眼,每眼井安装160 m^3/h潜水泵,变频调速调整出水量,滤前正常原水水质:色度40度;浊度15NTU;总铁3.50 mg/L;锰1.10 mg/L。  相似文献   

5.
针对印染废水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生化+物化+高效脱色工艺进行处理,使出水可回用于生产中。废水水量为:3000m3/d,水质:CODCr≤150mg/L、色度≤200度、浊度≤30NTU、总铁≤0.5mg/L、总锰≤0.5mg/L。出水回用于染色生产工序中,具体指标可达到:水质:CODCr≤20mg/L、色度≤15度、浊度≤3NTU、总铁≤0.05mg/L、总锰≤0.05mg/L。  相似文献   

6.
以大庆油田某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后的运行状况为基础,结合蓝藻高发时期水质特点,通过采样检测和数据汇总,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了常规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以及超滤工艺的运行条件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原有常规工艺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通过采用O3-BAC-UF联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在特殊时期水厂超滤膜出水未见异常,出厂水浊度仍可稳定在0.5 NTU以下,CODMn可稳定在3 mg/L以下,深度处理后出水中蓝藻未检出,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该研究可对其他采用高藻、微污染水源作为原水的水厂提供参考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第四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废水为对象,进行了造粒流化床处理含铁锰反冲洗废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该工艺优化的运行参数如下:上升流速为30 cm/min,搅拌转速为2 r/min,PAC投加量为5~7 mg/L,PAM投加量为0.7~1 mg/L,间歇排泥间隔为42 h。在上述运行条件下,当进水浊度为65~100 NTU时出水浊度小于1 NTU,铁、锰含量分别低于0.3 mg/L和0.2mg/L,出泥含水率约为93.7%,污泥浓度约为72 g/L,处理成本约为0.16元/m~3。且当进水浊度在10~600 NTU或上升流速在15~45 cm/min变化时,出水浊度仍可保持在3 NTU以下。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表明,造粒流化床处理该废水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浓缩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5.12地震后,绵阳市地表水源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浊度逐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绵阳市某给水厂原水最高浊度达到20170NTU。针对高浊度原水,该给水厂选用聚丙烯酰胺(PAM)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联合投加。在高浊度原水期间,PAM投加量控制在0.1mg/l左右,PAC最高投加量为77.32mg/l。通过对水厂工艺运行参数的适当调整,在高浊度原水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9.
浙江沿海某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制水规模6×104 m3/d,原水采用优质水库水,设计采用常规处理工艺预臭氧氧化、折板絮凝沉淀池、Ⅴ型滤池和综合加药间.投产5年来,水厂运行稳定,出水浊度<0.1 NTU,pH值为7.2~7.5,耗氧量<2.0 mg/L,铁、锰含量均<0.05 mg/L,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均未检出,符合《生...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度原水进行了加药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 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 000 NTU时,投加200 mg/L PAC、0.4~0.5 mg/L PAM,静沉30 min后.出水浊度为1.7...  相似文献   

11.
孟加拉PADMA(帕德玛)供水工程净水厂一期设计规模为45×104m3/d,针对原水高浊度、水质变化大、含沙量多的水质特点,以及出水平均浊度值小于1.0 NTU、最高值不超过5.0 NTU的水质目标,设计采用得利满公司的核心水处理工艺“高效澄清池+V型滤池”。高效澄清池运行调整灵活可靠,对水质浊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根据水质水量变化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该工程已于2019年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水厂已稳定运行近2年,出水水质优于孟加拉饮用水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标准,出厂水浊度≤0.2 NTU。  相似文献   

12.
滦河水质季节波动较大,仅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处理,冬季运行压力较大。以引滦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预氧化、臭氧深度氧化、活性炭过滤、臭氧/活性炭组合处理等技术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考察各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等指标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若要求出水CODMn低于1.0 mg/L,采用1.0 mg/L的后臭氧强化工艺即可实现;若对CODMn的控制要求达到0.85 mg/L,应选用1.0 mg/L的预臭氧强化工艺,但此工艺对UV254的控制能力较后臭氧弱;对浊度而言,活性炭过滤的效果优于两种臭氧强化工艺,炭滤池出水浊度可降至0.12 NTU;最优的出水效果来自1.0 mg/L后臭氧/活性炭组合强化工艺,浊度可降至0.10 NTU以下,CODMn和UV254分别降至0.50 mg/L和0.043 cm-1,可为饮用水厂的提标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常规—超滤膜组合工艺净化湖泊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水厂现有工艺,采用常规-超滤膜工艺处理南方河网地区的湖泊水,以解决现行常规处理工艺出水中细菌、藻类和有机物超标以及微生物泄漏等问题.研究表明:在砂滤出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O作为杀菌剂能够减缓跨膜压差的增长速度,稳定超滤膜运行;常规-超滤工艺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平均值分别为0.07 NTU、2.85 mg/L、3.95 mg/L,藻类平均数量为2.79×104个/L,细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14.
提出采用高效沉淀、臭氧生物活性炭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黄浦江上游微污染原水,并介绍了该工艺在上海市青浦第三水厂中的具体应用与设计参数。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可确保出厂水浊度<0.1 NTU、耗氧量<1.5 mg/L、氨氮<0.2 mg/L,处理效果稳定,供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库原水对水厂现状处理工艺的适应性问题开展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水处理过程应投加助凝剂以强化沉淀去除效果,混凝剂选择聚合氯化铝,与助凝剂活化硅酸钠比例为5∶1时的水处理效果为最佳;以控制沉淀出水浊度1 NTU以下为目标,当原水浊度分别5,5~10和10~20 NTU时,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分别大于10,15和30mg/L;在试验平均水质参数条件下,现状水厂可优先选择常规处理工艺;采用上向流活性炭处理工艺可增强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广安花园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0×104m3/d,采用渠江广安市上游段作为水源,取水头部采用防草除砂取水头,原水经过两根DN800的钢管输送至花园水厂。花园水厂工艺流程为配水井/F型格栅过滤器/机械混合/栅条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加压泵房。防草除砂取水头部保证了取水的安全可靠。水厂平面布置合理利用地形,分为四个台阶进行布置,工艺方案经济合理,构筑物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实际运行数据表明,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出水浊度长期在0.5 NTU以下,工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斜管沉淀池由于布水不均匀造成沉淀出水浊度高的问题,在斜管沉淀池前增加整流段,采用平流加斜管沉淀池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地将延安市某县城老水厂的处理水量由1.2×104m3/d提高至1.6×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由6.15 NTU降到2 NTU以内,沉淀池出水TOC浓度平均值为1.85 mg/L,平均去除率为39.67%,降低了后续滤池的运行负荷,使出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陶瓷生产废水悬浮物高、浊度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少等特点,基于混凝Zeta电位及絮体粒径分布特征,筛选出适合处理陶瓷生产废水的混凝剂。以混凝沉淀出水浊度为优化指标,通过比较混凝剂投加量和沉淀时间对天津某陶瓷厂生产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浊度为2 100 NTU、p H值为7.91、温度约为20℃条件下,投加70 mg/L的PAC和5 mg/L的PAM,沉降60 min,出水浊度为2.96 NTU,去除率达到99.86%。经过半年的实际运行,改进工艺的出水水质满足生产回用要求。经济分析表明,采用PAC+PAM强化混凝工艺处理陶瓷生产废水并回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滤装置回收砂滤池及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结果表明,中试装置运行稳定,废水回收率85%。在运行29个过滤周期后,跨膜压差从64kPa增加到113kPa,产水量从915L/h下降到534L/h。膜进水浊度为1~18NTU,膜出水浊度1NTU,但是膜出水浊度随进水浊度的增加而增大。膜对进水中总铁的去除率为85%~98%,对CODMn及UV254的去除率均为20%~80%,膜出水的总铁浓度0.3mg/L,CODMn及UV254值分别稳定在0.6mg/L和0.009cm-1左右。反冲洗水的THMFP明显比水厂各工艺段水样的高,经膜处理后THMFP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浊度是表征供水水质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中美两国普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但在出水浊度上差异很大,在中美同纬度下各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3座地表水厂进行现场调研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水厂出水浊度一般控制在0. 1 NTU以下,甚至稳定在0. 03~0. 05 NTU范围内,而我国水厂出水浊度一般为0. 2~0. 8 NTU。同时美国沉淀出水浊度通常在0. 5 NTU以下,而我国通常为0. 8~3. 0 NTU。美国滤池通常采用煤砂双层滤料,滤池反冲洗周期为3~4 d。在运行方面,美国水厂实际运行水量通常为设计水量的50%,而我国水厂通常为满负荷运行。这些对比分析结果为将来我国水厂水质提标改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