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北京地铁7号线六标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八导洞开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进行模拟,研究了桩洞法施工中八导洞施工工序和几种不同导洞开挖方案引起的地层沉降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承压砂土地层中桩洞法先开挖上层导洞比先开挖下层导洞引起的地表沉降小;在车站施工的所有工序中,导洞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进入扣拱阶段后,地层开始隆起,地表沉降逐步减小;基于以上认识,对比分析了六导洞方案与八导洞方案引起的变形特性,提出了承压砂土地层桩洞法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浅埋暗挖洞桩法车站扣拱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洞桩法(PBA)扣拱施工实际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洞桩法(PBA)施工技术的优点,并对洞桩法(PBA)施工存在的边拱施工及导洞回填、初支扣拱、导洞间土体开挖、站厅板施工、二衬扣拱等具体技术环节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以及对工体北路站洞桩法(PBA)扣拱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监测量控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重点阐述,可供类似工程特别是类似土质地层大跨度隧道开挖施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山西省离石隧道为我国第一条黄土连拱公路隧道。本文结合该工程实际,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流花路站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超大断面隧道洞桩法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洞桩法,通过多个分离小导洞和桩、梁相结合在地下形成桩、柱和梁联合受力的框架支护体系能保证流花路站隧道施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导洞开挖方案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洞开挖方案的选择在地铁车站洞桩法的施工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车站工程,对洞桩法施工的导洞进洞方式、开挖顺序等方案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地层-结构"相互作用模型,模拟了不同方案下的导洞开挖过程,获得了施工横通道的变形与应力、地表的变形以及邻近管线的变形等数据。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施工通道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通道的变形和应力;相比于先开挖下导洞,先开挖上导洞可以更好地控制地表沉降槽的形状和管线的变形;导洞开挖宜采用跳挖错距的方法,开挖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 m。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发展,洞桩法施工工艺在地铁建设中已有其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石家庄长安公园地铁车站洞桩法重要环节施工工艺,重点阐明小导洞和扣拱施工工艺,因地制宜的提出其技术措施。达到了有效指导洞桩法顺利施工的效果,为保证和提高地铁施工工程质量起到一定作用。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进行洞桩法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地铁一号线王家梁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车站-地层计算模型,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洞桩法施工,对地层位移变化、塑性区分布及重要围护结构受力进行研究,并优化导洞施工方案。分析表明:导洞开挖与扣拱施工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两个主要阶段,二者引起地表沉降比例高达近90%,导洞与车站拱顶超前注浆加固非常有必要;已有现场测量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基于此对后续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值做出预测;洞桩法施工对周围地层造成多次扰动,但扰动范围较小,中柱是主要的受力结构,施工中应重点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先中后边、先上后下的最优导洞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介绍了浅埋大跨洞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对洞桩法隧道导洞开挖,主体扣拱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以及地表和上部立交桥基础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洞桩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浅埋大跨隧道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2)隧道埋深和跨度、导洞开挖对浅埋大跨洞桩隧道变形影响显著;3)设置超前小导管注浆,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衬,可以有效的控制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瞿万波 《山西建筑》2010,36(28):335-336
以某地铁站为基础建立了洞桩法隧道导洞施工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导洞施工对导洞拱顶与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工的导洞对拱顶与地表沉降存在相互影响,先开挖的比后开挖的最终沉降略大;现场实测沉降值通常比计算值大。  相似文献   

10.
洞桩法(PBA法)是浅埋暗挖法的一种类型,施工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导洞施工阶段、桩柱施工阶段、扣拱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在桩柱施工阶段,由于所处地层类型不同,钢管柱的成孔方法也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成孔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提高施工效率.因此,以北京地铁17号线东大桥车站钢管柱成孔施工为例,介绍了在砂砾石地层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连拱隧道开挖施工对近距离既有建筑桩基的影响,结合重庆市某连拱隧道建设工程,通过数值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连拱隧道在不同开挖工序下其自身的位移沉降以及对周边建筑桩基的影响,优化施工工序。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4种典型施工工况下,隧道右洞比左洞滞后40 m开挖这一工况既不增加先行洞位移和既有桩基位移,又能比设计方案提升近一倍的开挖进度。该计算结果可以有效地优化该连拱隧道开挖设计,对于指导施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岛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地处闹市区,地面交通流量大,安全等级高。主体车站原设计采用大拱脚拱盖法施工,但实际施工中,发现车站主要位于强风化花岗岩中,不能满足拱盖结构的持力要求。因此,需要对拱盖法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研究。文章通过建立强风化岩体的主体车站稳定性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围岩的变形与塑性区发展情况,针对拱盖法拱脚位于强风化岩体上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提高基岩承载力的浅埋强风化岩体地铁车站拱盖—桩锚组合施工技术,分析了桩锚支护参数对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效应,提出了一种支护效果的定量性评判方法,确定了拱盖—桩锚组合施工技术的最佳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3.
浅谈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廉明 《山西建筑》2007,33(18):310-311
介绍了刷仰坡进洞施工方案,并从测量放样、两侧拱脚拉槽预留核心土、架立钢架反压回填、打设超前锚杆弧形导坑等方面探讨性地提出了不刷仰坡采用反压回填直接进洞的施工方案,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挖孔桩的成桩过程及其适用范围,重点探讨了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几个特殊问题的技术处理以及在施工中如何进行井壁支护,论述了桩孔的验孔及检查过程,最后归纳了人工挖孔的优点,从而积累挖孔桩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林斌 《福建建筑》2014,(10):68-70
厦门高崎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建工程北侧基坑支护结构发生两次开裂、侧移,经现场勘查及讨论决定,采用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受到场地条件、工期影响等因素的限制,通过对支护桩施工工艺分析,改进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挖孔桩+旋挖桩的施工方式,成功将北侧支护桩施工完成,确保了主体工程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惠锋 《山西建筑》2007,33(22):119-120
广州新图书馆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质状况及周边环境复杂,通过针对性地实施人工挖孔桩、冲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结合注浆钢管及喷锚支护等基坑支护方案,确保了基坑的施工安全,可供类似深基坑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载荷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通过对试验进行分析 ,提出了针对试验中出现的情况应采取的施工处理措施 ,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张静 《山西建筑》2012,38(2):64-66
针对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淤泥质土层、地下水、流砂、松散土体等主要技术问题,从危害、应对方案、预防措施等方面,列举分析了这些技术问题对人工挖孔桩的影响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处理方法,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载荷试验及施工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美森  梁明 《建筑科学》2003,19(4):43-45
介绍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载荷试验及其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试验中出现的情况应采取的施工处理措施,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广州市某超深基坑工程的成功实践,介绍了圆拱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设计安全合理;可供超深基坑中圆环支护结构的支护设计及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