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城市旧建筑改造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代城市高速发展,新旧更替也在不断进行。城市中的旧建筑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需要,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旧建筑可以改变身份,在演绎下不断生存,续写城市的历史。本文列举上海新天地的实例,对城市旧建筑改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旧厂房建筑立面改造的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文化要素与环境要素对旧厂房立面改造同时起到重要的作用,提出平衡文化要素与环境要素的旧厂房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华中建筑》2021,39(8)
近年来,建筑可持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比起拆除、废弃而言,旧建筑的改造是一种更加经济节约的处理方式。目前广泛对旧建筑采用的传统改造方式,存在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旧工业的改造应该根据建筑基地生态资源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使旧工业建筑的生态利用达到综合统一。长春市水文化生态园则是在这种生态改造的设计模式下进行的由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动植物保护科学等诸多学科综合协调完成的一个旧工业改造项目,它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历史建筑,将历史、生态、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融合,最终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正>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是沙特阿拉伯重要的文化建筑之一。Eckhard Gerber教授和他的设计团队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完成了该项重要设计,全新的建筑很好地诠释出当代阿拉伯城市的发展与文化,此项设计起到促进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出于对阿拉伯文化的尊重,新建筑的设计充分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点。旧图书馆大楼是一个中心带有圆形拱顶的"十字"结构大楼,此次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对旧建筑进行重新整  相似文献   

5.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表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柔  季翔 《中外建筑》2007,(4):64-67
中国城市中的旧建筑改造,特别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其特殊性已形成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的现实意义。不管是目前还是未来,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都将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旧工业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见证,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社会意义。以成都的“东郊记忆”为例,阐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开发设计模式,并引发了对于目前改造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为亚运会进行旧有体育场馆改造,体会到改造、利用旧建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旧建筑改造要尊重现状、放眼未来,为实现节约社会成本,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旧建筑的改造是建筑设计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自身独特性.旧建筑包含着不可代替的历史印痕,而建筑本身体现了建筑所根置的文化意识.对于旧建筑的再利用不单是对其进行简单修缮和装饰.本文就旧建筑的改造将涉及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论文讨论旧建筑改建的意义,提出"融合性"的理念,论证"融合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受西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现象越来越普遍。对还没到使用年限且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求的旧建筑进行立面改造,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主要对文化传承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对建筑立面改造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基于文化传承对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卫大可  卫纪德 《工业建筑》2006,36(5):108-110
一般性旧建筑的改造就是对建筑原有使用功能进行置换或完善,并通过改造使旧建筑的生命周期得以循环和延续。由于一般性旧建筑数量较多,对其加以改造进行再循环开发利用,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3个一般性旧建筑改造工程的实例,介绍了分别侧重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两种改造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永仪  魏清泉 《规划师》2007,23(7):11-13
产业升级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很多制造业企业往郊区、经济后发地区迁移,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空置厂房.拆除这些旧建筑,再建新建筑,既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又会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中空置的旧工业厂房可以被改造和再利用,关键是要对其进行功能转换和创意提升,发展新产业,提升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2.
廿八都镇旅游接待中心位于廿八都镇西北部入口服务区,是古镇旅游开发中很重要的一组接待建筑。该建筑分为游客中心和乡村客舍两部分。建筑设计以提炼地方文化、创造新建筑文化为基点,利用现代建筑设计标准和手法,演绎廿八都镇“院”与“夯土墙”的概念。如何抓住“院”的原型来进行新建筑空间的组合,如何发掘和展示原汁原味的夯土技术,如何实现新老材料、技术以及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方怡  金方 《华中建筑》2014,(10):177-181
那些被普遍识别,且有足够的时间在人脑中形成深刻记忆的老建筑的再利用问题是城市发展永久的难题。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老建筑本身因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而面临衰落,但它们却为城市归属感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老建筑作为文化表象在构建城市四维空间中的附加价值,探究老建筑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基本方法。透过国内外不同实例,总结创造四维空间的多种方式,使得老建筑在实际使用和精神文化上都得到充分利用,以达到与当下社会融为一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大量失去功能的旧工业建筑处于闲置状态,“变废为宝”成为这些旧工业建筑的新出路。但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不能用现代建筑思想进行指导和评价。因此本文以旧工业建筑转换总量最大的创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思想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共生领域的“圣域”“道的复权”和“中间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总结出建筑改造中运用共生理论指导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由于火灾事故不确定性高、有效应急措施不力问题,针对以往决策过程比较单一、客观性不足的现象,对改造项目火灾事故进行框架表示,一方面将 C-OWA 算子用于异质信息属性权重的计算以便更为客观地确定满足相似度阈值的相似案例集;另一方面,进行决策属性评价及综合 排序以筛选出相似案例集所对应的最优应急决策,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剖析LOFT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层面,并希望在良性城市更新与合理改造衰败工业区的问题上,为LOFT空间的合理改造利用找到一定的规律。主要探讨分析LOFT文化在旧厂区改造再利用中的应用,分析旧工业建筑转型成为文化艺术空间的原因。通过LOFT文化的产生过程解析LOFT文化介入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分析LOFT文化影响下的旧厂房改造设计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Load‐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property of largesized heat‐insulating redevelopment elements by static participation of the outside rendering coat. Because the low heat insulation level of our old buildings (here: before 1982 erected building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high share of old buildings relating to the total existing building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otality of the old buildings (about 77 % of the total existing buildings) uses about 95 % of the annually nationwide required heating energy [1], [2]. Today the heat‐insulating redevelopment of the outside walls of old building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nergy sav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with the restricted energy. Many existing buildings are apartment houses with more than 4 residential units and large facade surfaces with repetition factor. If homeowners interest about an effective heat‐insulating redevelopment, facts like time and expense, restrictions of occupancy during redevelop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are very important. A solution for this can be given by 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heat‐insulating elements. This elements should be large‐size as possible for reasons of rationa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Because of the prefabr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with only few fixing points, such large‐size elements must be self‐supporting. Besides aspects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nd physic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also structural aspects must be considerate. When using established surface materials, for example rendering, for prefabricated self‐supporting heat‐insulating redevelopment elements, new constructions were create, whose load‐bearing capacity, physical suitability, durability and serviceability must be guaranteed for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厦门西滨洋楼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中以220号洋楼型制相对较大,保存较完好。洋楼的型制源于闽南的传统格局,又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超越了传统型制,形成闽南独特的洋楼文化。然而地方的偏远,却导致这些洋楼逐渐衰败,渐被废弃。所幸能遇到220号洋楼的主人,他们对自家的老洋楼十分喜爱和保护。如果每个屋主都有敝帚自珍的情怀,也许我们的遗产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传统不会在现代化过程中过快的消逝。  相似文献   

19.
Lone  Van  Deurs  Tegnestue 《景观设计》2009,(2):I0039-I0042
Sct. Petric学校位于哥本哈根古老的中世纪城区内,始建于1575年,是所功能完备的私立学校.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Seoul's old city hall, first constructed in 1926,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adjacent new city hall, completed in 2012. The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ld city hall are illustrative of a conflict between the desires to preserve historic buildings on the one hand, and to erase colonial traces on the other. This study looks at how the old and new city halls reflect changing notions of the public and of civic space since the 1920s. The design of the old city hall had the effect of inadvertently integrating a previously unrepresented group into the public, as it was a result of 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modern aspirations and the colonial reality. The design of the new city hall reveals an evolution in the ways that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South Korea have dealt with colonial memories. This case study hints at some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a post-colonial architecture by showing how colonial binary constructions of identity were transformed by new spatial form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