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街道城市设计概念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街道的特性、街道城市设计元素和街道城市设计控制引导框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街道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提出要根据观赏者运动状态,确定街道景观类型和景观元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GREAT STREETS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阿兰B.贾柯布斯 世界上哪些街道最好?而构成著名街道的物质与设计特点是什么?为了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阿兰·贾柯布斯考察了许多市民和设计专家,广泛研究了世界各地的街道类型和城市空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街道》一书的作者通过其精心绘制的200多幅插图以及分析与统计,向读者  相似文献   

3.
尺度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问题,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关于街道空间尺度的界定研究影响非常广泛.不过,这些学者研究针对的都是传统城市的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中,简单套用过去的理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尝试引入近人尺度视角,以此对城市街道空间的界定进行量化控制,取得理想的街道空间相对尺度和绝对尺度,以期对当今城市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街道活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城市街道的观察以及对现有关于城市街道活力理论的分析,提出了街道上人丰富的活动意味着街道的活力.将中心地理论的"中心地"概念转化为城市中的"活力点"概念,再通过对城市中人的活动分析,提出了城市街道活力产生的一般组织原则.并提出了该原则可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城市设计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生态街道"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 ,分析了城市“生态街道”的内涵 ,提出了建设现代城市“生态街道”的设计准则 ,指出城市街道的生态化设计是城市街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街道设计导则是一个城市交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营造起着指引战略方向和明确技术思路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形象特色和市民出行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最新发展动态.然后,选取阿联酋阿布扎比、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美国洛杉矶四个典型世界城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各自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背景、内容框架和技术亮点.最后,阐述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中国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综合框架.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城市街道的功能及意义,并从街道定位、发展趋势、设计技巧、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指出街道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街道设计可提升城市片区形象。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含义,分析了城市家具设计中人的行为心理,从座椅尺度、座椅造型色彩、座椅制作材料及市民参与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公共管理,从而解决当前城市街道座椅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卞广萌  程琦 《城市住宅》2021,28(5):124-125
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逐渐成为提振城市经济、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但街道空间自身诸多不足及其对街道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日渐显露.研究以重塑街道活力、有序引导摊位布局为目标,以典型街道适应性设计为实证,从街道平面与断面优化设计、街道家具与标识等方面,提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管控及重点地段设计改造策略,以期打造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风貌.  相似文献   

10.
街道景观的“绿色”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都不同程度遭受到恶劣的、反常的自然灾害的侵扰.对此,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并尝试利用自然的方式来管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涌现出一些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如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低碳社区等.其中绿色街道是当今欧美国家城市建设的热点.从绿色街道的起源、发展历程、设计理念入手,解析美国已建成的具体案例,总结其设计手法和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城市街道特点,提出适合我国城市街道改造的绿色街道类型和设计意向.  相似文献   

11.
王瑞瑞  陈可石  崔翀 《规划师》2012,28(8):107-111
乌节路是新加坡闻名世界的城市中心商业街,堪比纽约第五大道、东京银座大街,乌节路商业街的建设是基于城市设计导则的实践。城市设计导则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形态控制性、特色引导性的内容,较好地指导了商业街的街道空间、建筑、交通层面建设,使乌节路呈现生机勃勃的街头生活、繁荣的林荫景观、混合的交通模式、无缝连接的步行网络、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多重功能复合的街道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我国城市支路网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规划师》2009,25(6):16-20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支路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科学地进行城市支路网规划,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支路空间,充分发挥支路的功能,道路规划应理顺支路等级细分体系、对支路网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全面改善支路空间设计方法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钟惠华  王士兰 《华中建筑》2006,24(8):81-83,109
现代城市设计都非常重视对生态理念的贯彻,而一些本身生态基础很好的城市街道更应该将其吸收到设计之中。本文即针对该街道的城市设计,以山、水、城的理念阐述了如何在该街道设计突出其特有的山水空间特性,并总结该街道设计在体现其特有的山水空间设计中的一些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的传统民族街区是城市人文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弥足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但近几十年的城市更新,特别是城市道路的新建与改拓,引发和加深了传统民族街区的演变,街区生存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以南京七家湾传统回民街区为例,研究其历史变迁过程,街道景观演变的规律,用人文生态的理论研究道路对街区景观演变的影响,以期在道路规划中考虑对城市传统民族街区的影响,制定更适宜城市人文生态多样性的规划。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提出街道模式的概念与内涵,然后着重从树状和栅格两种模式对比这条主线入手,系统回顾了19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师和规划师对居住社区街道模式的构想和规划实践,比较研究了源自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交通工程学等多视角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介绍树状与栅格相结合的二元街道模式的融合式发展进程。最后,探讨对中国城市街道模式的启示,指出合理的街道模式主题应当是“融合与共存”。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街角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不 可或缺的部分,因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可达性 对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具有积极高效的作 用。本文界定了城市街角空间的定义,分析 了街角空间对城市活力的提升作用,及通过 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与阐述 我国城市街角空间建设现状并剖析其深层 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城市街角空间现状 最迫切的在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建设机制, 通过国外文献及数据调研分析,对比了国内 外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机制,最后结合现状 提出对我国的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有可行性 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也谈城市街区—读C.莫丁《城市设计:绿色尺度》有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待区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保证城市可的续发民的基本要素,C.莫丁在《城市设计-绿色尺度》一书中以欧洲传统的城市街区为例,从待区功能,规模,形态等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创造充满活力的街区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对城市公共空间有所忽视的大不相同,从70年代起,与城市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引起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重视,城市地下空间通过整合城市街区、广场及外部空间,可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分析,和对城市形态与功能的特征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地下公共空间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实现让城市公共生活回归城市新空间,新公共空间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9.
王府井商业街综合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丹 《南方建筑》2006,(10):105-108
伴随当前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业街作为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放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商业街以它自身特有的功能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商业街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街道生活的内心向往.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所成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王府井商业街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呈现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可读性强的商业街,营造公众心中意象的王府井.  相似文献   

20.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urban street cany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sign factors. By establishing a dynamic model of street canyon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emperature fields for typical street canyons are conduct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he most common variabl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 in China’s urban residential quarters is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e the height-width ratio of the street canyon, ground paving materials, canyon directions, and facades of buildings on canyon sides.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 street canyon thermal environment. Results also give the recommended optimal height-width ratios for urban street canyons and question and revise some design ideas prevalent in China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