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健  刘玉 《城市规划》2008,(4):33-41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论断已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或城市政府的认可。本文从公共政策学的视角,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内涵、构成体系、运行机制,社会学议题及公众参与和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对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对其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
试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诚  范凌云 《规划师》2008,24(1):87-90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过程中出现过分夸大城市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的现象,通过客观分析可知,受制度供给、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师自身能力、规划官僚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市规划尚未成为我国城市政策的统领和框架.规划工作者应当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开发战略的控制作用和加快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引导转化等措施,提升城市规划在城市政策体系中的决策地位.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属性由技术性向公共政策性转变的大背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为案例,探讨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育中,如何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在专业基础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中,科学、巧妙地引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初步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素质,增强学生对城市规划学科认识的全面性,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向城市规划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城市规划进程中,对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属性认识、界定模糊的现象进行讨论,分别论述了城市规划的社会内涵、现代城市规划行政的特点和地方公共政策体系在西方规划历史上的变化。结合中国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城市规划进行了一些反思,对部分观点进行了辩证探讨,并引申讨论了城市规划变革的若干转向。  相似文献   

5.
李浩 《城市建筑》2014,(8):20-20
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已经在我国学界达到了共识,得到了广泛学者的认可与关注。但是在实践中,公共政策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是本质上的公共政策。因此,本文就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公共政策视角认为城市设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针对法定城市规划体系中二维城市总体规划,从三维乃至四维角度的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沟通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转换器。从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城市设计地位确立、内容形式、规划实施、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挥城市设计在城市特色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民  雷诚 《城市规划》2007,31(6):21-27
讨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阶段的规划,要突出政策性,清晰表述具体的政策目标和要求;实施性的规划,其主要属性应是“地方性法规”或“公共契约”。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施行与公共行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层面,要使既定的公共政策“制度化”,从而为“依法行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urban policy and planning which explicitly links to neo-liberalism is huge. The paper systematises much of this literature from the period 1990 to 2010, with an emphasis on journals of urban planning,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studies. Neo-liberal urban policies are engendered by the nexus between mobile investment capital, inter-city competition, and public entrepreneurialism. Fourteen planning-related policies are described, and their neo-liberal rationales are explained. Typical planning concerns are outlined for each policy. The paper ends by spelling out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neo-liberal urban policies pose to public planning.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中公众利益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从介绍公众利益分析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确立公众利益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并对城市规划中有关的公众利益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概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研究系列的第二篇,阐述了城市总体规划的政策意义,并揭示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所涉及到的主要政策方面和主要的具体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公共政策内涵的分析,从公共政策的程序、对规划过程的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规划过程中应该注意政策性的回归,为城市规划的制定、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上世纪60年代率先出现在欧洲的规划实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不可缺少的规划环节。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公众参与在当地的实施情况,探讨公共参与的可能性,通过各种调研方式,发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实践,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某些城市的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且展望公众参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建  孙惠莲 《城市规划》2007,31(7):56-61
城市规划是人类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仅是技术的或工具的,也是伦理的或规范的。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只能来自于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与支持。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本质上是公共利益缺失的危机和公正原则难于实现的危机。化解这种合法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张润朋 《规划师》2012,28(2):17-22
城市用地分类表面上是针对土地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用地划分,实则是基于反映人们目标与意图的土地分类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发挥着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等作用。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施行下所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城市规模控制乏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要求缺乏所带来的公众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都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针对城市发展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在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起着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主体、形式等选择作为切入点,通过国内外典型事例的此较开展相关研究,希望能对今后浦东新区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海东 《规划师》2007,23(8):47-5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日益从以工具理性为导向转向以价值理性为导向,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日益凸显.城市规划是典型的城市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一般特征,同时城市规划具有作为公共政策的独特属性,如不可逆转、技术性、艺术性、独特的政策形式等.  相似文献   

17.
"增长主义"与"美丽发展"两种不同政策语境下,公共政策的内涵与行为方式截然不同,"美丽发展"新语境下城市规划政策路径面临转型。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从政策目标、主客体、过程以及协同几方面,厘清新的政策语境和政策路径转型要求下传统城市规划遇到的难点问题;认为城市规划需要在多元利益整合、利益冲突协调与分配、闭合政策周期构建、与其他城市政策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协同几个关键方向上转型突破;并结合近年来杭州城市规划在前述几个方向上政策路径转型的探索实践,提出"美丽发展"语境下城市规划的政策路径转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规划中公共政策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必要性,从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城中村"改造,进城务工人员等方面总结了公共政策的制定目标,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特征日益得到强化,城市规划评估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城规划评估领域存在着概念认知上的模糊性、实践活动上的技术褊狭性和理论研究上的模式整合困境。有必要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城市规划评估的政策纬度,理顺规划方案技术评估、规划主体价值评估、规划过程实施评估和规划结果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建构一种将规划目标与手段、事实与价值整合的全过程评估模式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传明  卢中辉 《规划师》2012,28(8):13-17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转型发展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回归了主动引导和公共政策的本性,是对传统空间规划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作为传统空间规划的城市规划存在诸多弊病,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通过梳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系,以及分析两者的不匹配性,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具体驱动机制在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方向应是政策引导型规划、综合目标型规划、宜人特色型规划和主动引导型规划;转型的推动力在于政府,而推动政府的力量主要是绩效考核机制、公众参与和完善的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