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复合功能,"符号化、景观化"的设计方向误导了人们对博物馆建筑的全面理解.博物馆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要求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深刻剖析博物馆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
引言 文化建筑是当代建筑的先锋,文化的释义是建筑设计的定位基点.在特定的文化诠释的思路之下,文化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流更加多元化,并能产生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意向.梅塞德斯一奔驰博物馆(Mercedes-Benz Museum),作为展示机车历史与文化的文化建筑,体现了现代文化建筑的设计新思路,在设计之初,来自甲方的筹备组确立了博物馆的两个展示体系--"传奇"与"典藏",随后邀请全球十家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参加国际竞赛,来自荷兰的UN Studio凭借卓越不凡的方案赢得了设计权.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00,(6)
周方中:《现代建筑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的探索--云南鸿发建设广场创作构思》认为,应从地方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创造出既有优美建筑形象又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群体;并在塑造中充分体现出功能的适应性。 李立、齐康:《内在的表现--中国造纸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出建筑创作的本质是表现内在的意义。结合中国造纸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从主题、功能、整体三个方面阐明了作者的设计观。 李可勤、李晓峰:《"休闲"视野里的传统精神与现代设计--关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一文从"休闲"的本义出发,阐释休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休闲空间的概念;通过…  相似文献   

4.
张婷 《华中建筑》2011,29(4):8-10
当代博物馆十分重视场所和内容的策划,希望能通过"事件"来丰富博物馆的经历,增加其吸引力.文章重点关注了这种"事件"策略下,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回应,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了当代博物馆建筑"事件"设计的四种类型,提出博物馆建筑"事件"设计适应了当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趋势,是博物馆建筑师们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及城市的文脉等特征,市级博物馆通常会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建筑师在设计时也会着重探索城市的建筑本源。建筑类型学通过提取"原型"进行一定的转化并进行建筑新形势的创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找寻博物馆的本源提供一定参考。文章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对中原地区市级博物馆形式与空间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历史、环境、文化及地域特征探寻博物馆设计所依据的原型,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为博物馆建筑在契合城市性格设计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的层面上看,艺术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趋势与特征是建立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论述之前必须厘清的问题是:我们对艺术博物馆建筑的理解是建立在怎样的文化策略之上,是否始终处于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循环之中?我们是否会因为政策导向与公众接受度而将艺术博物馆建筑更多聚焦在事件影响力与国家表述上,聚焦在营造艺术殿堂的"圣殿"情节上,聚焦在强势文化的单向输出上,而忽略了对日常影响力、公民表述以及文化反思作用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圣保罗艺术博物馆是巴西最重要的现代建筑之一,其承担的文化职能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未有丝毫衰减,其所秉持的开放、多元、自由及融入城市生活的价值观正是时下很多艺术博物馆所追求的价值观。缔造这座观念超前博物馆的是意大利—巴西著名女建筑师丽娜·波·巴迪,圣保罗艺术博物馆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一座重要公共文化建筑。波·巴迪是一位有着鲜明政治、文化主张的建筑师,圣保罗艺术博物馆是其激进政治、文化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贺优  孙娜蒙 《城市住宅》2021,28(8):170-172
新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读图时代"宣告来临.图像符号的象征性与文化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博物馆作为承载城市历史记忆、重塑城市理想形象的公共建筑,在全球化语境下塑造独特性与差异性,成为国家和城市的象征.博物馆是靠视觉观看的场所,图像化的博物馆建筑空间体现其视觉表征实践的价值和导向,在进行意义建构和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以博物馆视觉表征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博物馆建筑空间的视觉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佳平 《建筑创作》2010,(10):176-181
<正>博物馆建筑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说它特殊,是因其建筑的功能具有特殊的行业要求,对博物馆建筑的外观形态,特别是博物馆建筑所处的周遭环境都有相应的客观要求。本文拟从博物馆建筑及其陈列空间的基本属性出发,并以湖北地区的博物馆为例,作以下简要分析。博物馆建筑1.博物馆建筑的环境博物馆典藏的文物,聚集了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博物  相似文献   

10.
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景观建筑上的运用应遵循"与建筑景观相融"和"整体协调及人性化"两大原则,二者相辅相成,能合理营构出博物馆外部空间环境的文化意象,充分展现、烘托相应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文章以三星堆博物馆景观建筑为例,对建筑意象的构拟、文化符号的提炼创新、景观建筑与景点的搭配关系以及运用相关文化符号的作用、意义等诸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文化符号应注重的唯一性、识别性和典型性等景观设计上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在它的建筑设计上必然要与文化发生关系,从而才能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的先锋作用。基于博物馆建筑的文化特性,博物馆建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收藏、展览的功能性事物而存在,从建筑本身来看,它也应该是一个承载和传承文化的载体。本文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为例,对如何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渗透文化元素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对建筑整个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归纳总结,提炼出了能够实现博物馆文化性表达的设计方法,使得博物馆建筑更能够融入当地文化内涵,让建筑本身也同样具有传递文化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承载性、社会教育性,发挥博物馆建筑的社会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12.
正河湟文化博物馆地处青海海东湟水河畔,是中国黄河流域四大文明"河湟文明"历史文化展示建筑,是河湟地区"建筑文化"重器。博物馆从场地整备、院落组织、展厅流线到室内、外展厅采用五重"围合"手法,重构了河湟庄廓院地域民居建筑空间原型,阐释了河湟院落概念现代印象,追求空间序列的层次和展陈内容的递进匹配,追求建筑对地域气候的空间响应,在外维护结构上再现了地域厚墙深窗形态特点,力图将地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技术一体化阐述。本项目是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杭州慧因高丽寺可行性方案的论证、规划,设计、建设过程,提出文化庙的概念,即以寺庙建筑为载体、以宗教文化为基调,采用博物馆的陈设手段,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类型.其本质是寺庙、博物馆、旅游景点三位一体的相互融合.其建筑设计和展陈设计理念渗透寺庙、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的元素和符号.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南海博物馆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是以海洋和南海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体验南海文化、海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现代博物馆以及服务"一路一带"的会展平台。建筑形体一气呵成、简洁洗练、滨水特色鲜明。通过对海船、海浪、渔网、船形屋等元素的表达,以抽象、现代的建筑形态传神再现南海海洋文化及海南本土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是联系历史、阐明现代、畅想未来的地方。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相同需求,也可以满足相同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特性,确定了博物馆是一个需要同时也应该有大量公众参与的地方,如果用建筑业的专业术语来表述,应该是一个"人群密切场所"。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地震不仅对普通民房建筑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许多抗震设计能力不足的博物馆建筑也未能幸免。博物馆建筑是民用建筑中的一类特殊的建筑,如何科学确定博物馆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博物馆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就成为事关成败的关键。文章从法律和技术2个层面,就博物馆建筑抗震设防的政策性规定和技术性要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博物馆建筑属特殊类型的人群密集场所,其抗震应按当地设防要求提高一度、建筑重要性按乙类、设计使用年限按100年做设防。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1,(9):42-45
2011年9月1—3日,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阿姆斯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届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高峰论坛"在苏州隆重开幕。本届高峰论坛是继"第一届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之后的又一全力推出的论坛,同期在苏州美术馆举办"2011首届UED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作品展",并增设了"2011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项目背景的分析,阐述了该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详细地介绍了该博物馆的设计,指出该博物馆设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博物馆的功能性与科学性,采用了"发现"设计并融入了叙述性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专题博物馆展示内容单一和个性特征鲜明的特点,深层次的挖掘专题博物馆与"象征主义"手法结合的意义,通过对三峡乌木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从建筑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地域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该类建筑的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伟平 《建筑》2001,(11):36-38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博物馆建筑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建筑作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建筑由于社会的重视而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专业化。纪念馆建筑属于博物馆建筑的范畴,因此她同一般性的博物馆建筑在功能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一般的博物馆还是纪念馆都是开展社会活动,提供社会服务和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场所,但仔细比较,纪念馆建筑由于其特殊的自身性质,在建筑的特点、要求和作用等很多方面与一般博物馆有所不同。纪念馆特定的性质、内涵决定其建筑具有独特 的构思、定位 …  相似文献   

20.
导语     
《建筑创作》2010,(10):30-35
<正>这是献给2010年11月7日~11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博协2010年大会"的博物馆建筑专辑的导语。本刊作为一个专业化传媒机构,在博物馆建筑与文化上曾于2003年8月与北京博物馆学会合作,推出了图文并茂的《中国博物馆建筑文化》一书;为沟通建筑创作与文博展陈设计的共同语境,本刊利用《建筑师茶座》(69期、82期)举办了颇具特色的"茶座"。本专辑的推出希冀进一步达成如下愿望:①从理念上研讨博物馆多功能的发展趋向;②认知博物馆建筑以其超越地域性的创作特点,成为国内外不少城市或地区经济振兴的"催化剂";③本专辑的特点是博物馆建筑与展陈的综合性设计报道,文章选自不同领域专家,因此能体味到不同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