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武汉市为例,基于ArcGIS 10.6创建武汉市3397个居住区内29324个确诊病例的空间分布信息,在研究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武汉市的居住环境、医疗布局和区域规划等对当前疫情发展和防控的影响,提出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相关规划策略:提倡组团式混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区划;创造低密度分散型的城市居住环境;强调快速应急医疗设施的"平疫转换"与分级布局;营造"绿色、开放、友善"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城市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公共卫生思维下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防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正是这次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重新唤起了规划对城市和人民健康的关注。事实上城市规划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公共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暴发的传染病疫情(米兰鼠疫、英国霍乱、美国肺结核等)都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变革,疫情所涉及的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公共治理都是城市规划解决公共问题的重要方面。在城市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是推进公共健康、建立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抓手。以厦门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在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优劣势,然后从3方面提出建议:第一,重视防灾防疫。规划层面上应为突发事件预留城市空间;诊疗制度上结合最新医疗科技提高基层社区防疫检测水平。第二,优化城市交通。建立有韧性的交通体系;加快岛内飞机场和火车站的外迁;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第三,强化城市治理管理。建立政府、企业、民众良性互动关系;加大商业市场监管力度;利用"智能设备+互联网"的模式管理创建开放式小区。  相似文献   

4.
于婷婷  冷红  袁青 《规划师》2020,(5):45-48
全球频发的传染病疫情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城市应急性规划响应成为应对公共健康风险的重要议题。为剖析城市系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运作规律,文章从复杂性视角解读城市公共健康风险特征,构建适应性主体-城市空间-社会网络的复杂系统并分析其复杂适应机制,同时结合智慧规划技术方法拓宽适应性规划响应途径,实现从疫情防控管理到空间布局规划的尺度转换,以期为完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建设健康城市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潇  张艳梅  苏振宇 《城市住宅》2021,28(4):114-1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对现有城市规划的检验,又是对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思考.通过分析新余市空间格局演变、医疗及商业分布、住区形态、社区治理4个方面的城市问题,对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城市规划建设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2020 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主题, 邀请了王世福、黄建中、张天尧等多位专家学者笔谈。王世福通过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短板和治理盲区的反思,从宏观的城市到微观的社 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加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 公共健康韧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提升韧性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等。魏成以疫情下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出发,探讨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积极纳入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之中, 以期改善和提质设施供给与防灾减灾的智能化应用,并推动多方协作、多元互动的创新治理决策平台的形成。袁媛对在疫情中如何有效 提高城市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提出规划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分区,梳理医疗设施配置模式在医疗分区内选择基础条件优良的街镇一级 医疗设施作为传染病初级分诊点,以及培育居民分诊就医习惯,提升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韧性等建议。单卓然基于线下零售服 务空间组织的“规模收缩、多心扁平、均衡分散化”过程,正在超常规加速,而且可能难以逆转的趋势,反观我国大城市空间治理中现 行的线下零售空间组织政策,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定点造极”转型“动态组网”,有限公共资源优先向市边缘区、区边缘街道投放; 研究优化零售商业网点规划配建标准;增强评估零售商业用地调规效应;搭建城市“一张网”零售服务动态监测平台。向科围绕公共空 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 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黄建中从社区角度的疫前、 疫中、疫后三个阶段,分析城市规划和治理工作之间相对脱节的问题,重点指出需要增加对基层单元的社区治理;后疫情时期,社区生 活圈应该是衔接空间与社会治理平台的重要单元。张天尧认为社区是卫生防疫等基本单元,作为基层区域性共同体,在公共卫生危机应 对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健康社区治理的制度构建,从制度保障、协作网络、支撑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康社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主题,邀请了王世福、黄建中、张天尧等多位专家学者笔谈。王世福通过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短板和治理盲区的反思,从宏观的城市到微观的社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加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公共健康韧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提升韧性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等。魏成以疫情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出发,探讨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积极纳入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之中,以期改善和提质设施供给与防灾减灾的智能化应用,并推动多方协作、多元互动的创新治理决策平台的形成。袁媛对在疫情中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提出规划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分区,梳理医疗设施配置模式在医疗分区内选择基础条件优良的街镇一级医疗设施作为传染病初级分诊点,以及培育居民分诊就医习惯,提升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韧性等建议。单卓然基于线下零售服务空间组织的"规模收缩、多心扁平、均衡分散化"过程,正在超常规加速,而且可能难以逆转的趋势,反观我国大城市空间治理中现行的线下零售空间组织政策,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定点造极"转型"动态组网",有限公共资源优先向市边缘区、区边缘街道投放;研究优化零售商业网点规划配建标准;增强评估零售商业用地调规效应;搭建城市"一张网"零售服务动态监测平台。向科围绕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黄建中从社区角度的疫前、疫中、疫后三个阶段,分析城市规划和治理工作之间相对脱节的问题,重点指出需要增加对基层单元的社区治理;后疫情时期,社区生活圈应该是衔接空间与社会治理平台的重要单元。张天尧认为社区是卫生防疫等基本单元,作为基层区域性共同体,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健康社区治理的制度构建,从制度保障、协作网络、支撑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康社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COVID-19疫情提高了民众对健康城市的关注度,也促使我们从疫情防控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文章通过梳理COVID-19疫情的发展概况、聚集特征、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归纳其中与城市空间环境相关的因素,以城市规划、景观环境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提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优化策略,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防疫能力及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达到控制疫情暴发范围及传播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春节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 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在组织管控、医疗救护、社区防疫的全民防护 过程中,社区在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维系、社 区集体心理疏导以及社区文化和精神凝聚方 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因此,基于社会生活组 织网络体系的城市居住社会及其空间单元, 对于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突发性重大 公共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韧性价值与 属性特征。从规划的全局观反思,基于多元主 体和治理理念,规划除了预留出应对突发事 件的城市安全预留用地,同时,基于城市社会 属性特征,更要注重建构以人为本、与城市社 会组织结构匹配的“生态链—防控链—组织 链—流通链”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层安全防 控的“安全空间单元”,进而基于安全防护体系 下原有配套设施系统如何更好适应疫情防护 需求,形成既有设施与疫情防控需求的弹性 设施嵌套体系,又能在全民医疗和健康体系的 框架之下充分考虑城市居住社区基层防护的社会价值和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基于疫情防控的视角,从城市社会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于疫 情防控的社区安全系统的建构及其防控规划体系与常态化规划建设的设施嵌套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公共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为建成环境设计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促进健康行为~1。儿童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生活群体之一,社会各界越来越认同《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最大利益优先"这一原则。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中,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求纳入城市的规划建设~2。对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当前国内外学者多关注法制建设~3、空间规划~4、景观设计~5等,缺少基于健康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的关注。城市规划作为公众政策,应当致力于为所有儿童提供有益于健康的公共活动空间。居住在历史街区的儿童相比居住在现代社区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中国”背景下,人民对健康 的需求为城市规划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要 求,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 一,其受到所属地域空间环境的多方层面影 响,传统规划一方面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 过程中缺乏对呼吸健康的防控,另一方面面 临着缺少相关指导理论的困境;对呼吸系统 的健康防护,形成空间环境致病防控的系统 方法,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 以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特征为出发点,分析 总结呼吸系统疾病致病的主要环境诱因,梳 理呼吸系统疾病与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和空 间环境之间的潜在关系,总结影响呼吸系统 健康的空间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由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和规划控制构成的城 市规划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管控策略,并从生 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三个方面展开 论述,最终形成了“防控致病源—阻断致病 途径—保护易病人群”的综合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城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而城市规划在其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目前,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四个方面的不和谐现象是:城市空间的"二元"现象、居住空间的分异、城市公共设施的"贵族化"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相对应的,城市规划应加强科学性;充分发挥公共属性;合理布置道路网,防止"巨型社区"或"大楼盘"的肆行;提倡混合居住模式;约束建设行为,尊重自然地形.  相似文献   

13.
正突发的新冠疫情为居住环境建设再次敲响警钟。病毒长期与人类共存,而恶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与SARS仅间隔17年)发生频率的加快使得防控关口前移至社区,而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居住环境的健康危险因素。传染性疾病短期直接致病,而居住环境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是隐性、长期的累积性影响。健康危险因素存在于居住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要从规划、设计、系统与材料选择、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的方方面面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我们的城市经受住了考验,但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成本。为从本次疫情中吸取经验,适应性应对潜在的疫情,以韧性城市理念和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疫情防控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挑战,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应对疫情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对社区概念内涵的理论分析,以及一些成功经验的回顾,提出了关注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的一些基本观点:重塑以人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注重完善社区功能;将社区作为规划师认识和理解城市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以促进社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建设居住空间环境;通过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合作,使居住环境建设成为社区整合和社区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城市化进入下半场,各地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品位提升都非常重视。无论是增量新建还是旧城更新,政府和市民都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不仅需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水平建设,还需要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高水平植入。本文以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为指向,以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赋能为切入口,探索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赋能城市空间的创新路径,重点就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时代责任和实施的创新路径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5,(11)
通过规划促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的公共健康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的研究热点。文章在探讨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与城市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边缘区从提供生态服务、抵御生态风险及维护生态公平三方面对城市的公共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公共健康为目标,提出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乡群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命运共同体",疫情的防范预警系统不应仅仅局限于城市地区,以乡村为独立单元的疫情防御系统也应该尽快完整构建,从而使城乡一体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安全共同体得到强化。基于python获取了石家庄市的576个居住区内897个确诊病例并借助kepler.gl开源地理空间分析工具创建其空间分布信息,在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石家庄市在健康乡村规划、城乡防控行动、城乡互惠发展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相关规划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的城乡社区生活圈规划;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乡韧性防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标准;城乡规划政务管理优化。以期为城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疫规划和治理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给城市发展和安全健康再次敲响警钟。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生活单元,也是城市最脆弱的地区,急需我们回归居住环境的初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从公共安全与健康视角重新审视老旧小区改造。论文介绍了健康城市运动的缘起与发展,从生态、安全、方便、宜居等方面分析了居住环境公共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要素,剖析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人口密度高、老龄化化现象严重、人口构成复杂、市政公用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和环境质量恶劣等健康安全问题与隐患。最后,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理论,提出充分认识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公共健康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旧住宅的健康安全标准与性能和加强老旧小区的社区自治与管理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空前繁荣。无论从数量设置、题材类型还是从地区分布、艺术水准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城市雕塑规划设置始终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个盲点,现在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各项规划都没有把城市雕塑的规划建设纳入其中。由于缺乏规划的指导和控制,城市雕塑建设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分散无序的事后补白和见缝插针。本文以湘潭市城市雕塑规划为例着重阐述将城市雕塑建设上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以总体城市设计及城市空间环境特征为引导,参照城市性质、功能分区、空间特点以及区域发展重点和方向,有序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资源,以城市主要公共空间、大型广场、专属雕塑公园为中心;以城市道路、生态廊道为纽带;以庭院、街道花园、小游园、分区公园、城市出入口、重要的城市节点为基础;明确"点、线,面"的城市雕塑规划设计结构,最终形成具体的城市雕塑总体布局,使城市雕塑与人和环境取得和谐、一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