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引  子怎样看今日之建筑学 ;怎样看今日中国之建筑学 ;怎样看伟大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建筑学。抚今追昔、引人深思 ?从土木、技术、经济主导的建筑学 ,到今天知识建筑学 ,并走向智慧建筑学的历程 ,建筑学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演进进程相同步、相匹配、相因应。建筑表征文明、烙印文明 ;建筑师顺应文明、展现文明 ;建筑学折射文明、昭示文明。如今 ,面对新世纪、新挑战 ,以新的视点、新的眼光看今日之建筑、建筑师、建筑学 ,探索并感悟建筑理论体系建设 ,这个建筑学发展中极具挑战性的命题 ,的确很有意义。然而 ,究竟什么决定并影响着建筑…  相似文献   

2.
当代建筑设计在思维方式、设计手法和表达工具等方面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的调整。"建筑学基本功"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其内涵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文章结合作者近几年在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从建筑设计技能的掌握;建筑设计理论及知识的掌握;建筑设计意识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对"建筑学基本功"这一概念作出诠释,以期引起广大师生对建筑学教学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彦伯 《华中建筑》2014,(7):180-183
建筑学教育的创新一直在被强调,国际化教学、参数化设计等都为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该文基于对同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建筑学教学实践样本的平行阅读,对比其课程设置中课题对象、组织过程、实施手段、成果形式、教学目标等环节,并从建筑学课程所需达到的训练效果、建筑学的教授途径以及建筑学学科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对建筑学教育中的创新进行反思,强调应从建筑学的学科本质与特性出发,不断探索建筑学教育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管理》2011,(12):35-3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发文,下达了新增的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和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增为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烟台大学新增为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清华大学等高校获准继续开展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工作  相似文献   

5.
“过时的”和“即时的”材料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丹 《新建筑》2010,(1):19-30
材料策略即建筑师以表达材料作为应对建筑学困境的方式。19世纪,西方建筑界借助材料表达回应新时代和旧形式之间的矛盾,寻求新的建筑学发展方向。而最近半个世纪,材料策略则被用以回应建筑学对文化差异的漠视。文章选取这两个时段展开论述。一方面讨论了材料策略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揭示了时效性中隐含的材料策略对于建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篇首语     
穆威 《新建筑》2012,(1):1-1
作为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学科,建筑学无时无刻不留存着时代的烙印:希腊和罗马时期通过对建筑比例和模数的精确推敲来获得永恒感和纪念性;中世纪结构力学和几何学的发展使建筑学拥有了更丰富的形式表达;文艺复兴继续推动建筑学成为融合社会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物质媒介;工业革命的到来则将建筑学发展成为融合工业、科技、声光电等的完整学科;到了20世纪,廉价普适的现代工业材料催生了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7.
窦平平 《时代建筑》2015,(2):83-85,75,82
文章围绕三个议题,就当代建筑学语境下的蚕室建筑与9位观展嘉宾进行了讨论:如何看待蚕室建筑;蚕室建筑涉及建筑学本体的哪些问题;蚕室建筑对当代建筑实践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研讨嘉宾为冯果川、冯路、傅筱、郭屹民、李兴钢、刘克成、张雷、周凌、庄慎。  相似文献   

8.
分析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筑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建立"一轴两翼"的技术与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贯通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整合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融合的课程教学"横向化";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城市面临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建筑学与所处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广泛联系,肩负着促进城市发展、优化社会问题的责任。基于城市微观实体研究的建筑学是否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建筑学"?由建筑学的空间形态要素研究转向融入城市设计和规划学科关注的社会、政治、经济要素,从而反映出社会性在建筑学科中的重要性,从主流学科系统  相似文献   

10.
胡婍靖 《山西建筑》2009,35(20):28-29
以社会学对建筑学的影响为出发点,从柯布西耶、雷姆·库哈斯两位建筑大师的建筑理念及风格阐释了城市社会学对建筑学的影响,并阐释了媒体社会学对建筑学的影响,指出建筑学与社会学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1.
韩谦  范文兵 《华中建筑》2010,28(11):33-36
方塔园在中国建筑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无论是从园林层面还是从建筑层面都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和学习。该文以建筑师冯纪忠先生的创造过程为基础,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以"消解"为关键词,从空间组织策略、屋顶和构造节点的策略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试图揭示出方塔园深层的设计理念和对东方传统空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门楼是喜洲镇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喜洲建筑又堪称大理白族建筑的典范,如今随着传统建筑的日益消亡,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探究了喜洲门楼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对喜洲门楼的形制进行总结和提取,作出喜洲门楼类型重组和演变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喜洲门楼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及历史发展中人文因素影响,且喜洲门楼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形制也存在着潜在的组合规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喜洲门楼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Architecture's efforts to respond to the digital paradigm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tools to produce new forms. However, work based on static, immutable for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rrelevant to an evolving digital age culture. Instead, architecture needs to observe the ways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has changed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to produce a new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that is more culturally relevant than one whose value depends upon its formal novelty. The DRAPE Artist Residence and Gallery offers an example of just such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model of an editable wiki.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rchitecture's efforts to respond to the digital paradigm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tools to produce new forms. However, work based on static, immutable for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rrelevant to an evolving digital age culture. Instead, architecture needs to observe the ways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has changed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to produce a new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that is more culturally relevant than one whose value depends upon its formal novelty. The DRAPE Artist Residence and Gallery offers an example of just such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model of an editable wiki.  相似文献   

15.
通过城市华庭项目设计的实践,着重对建筑的柔性界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关注建筑空间与城市肌理的关系,寻求老城区中城市生活空间更新的恰当语境。  相似文献   

16.
邹永华 《华中建筑》2001,19(4):12-13
该文从建筑文化观建筑环境观,建筑教育观和全社会的建筑学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宪章》的精神可追溯自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思想,通过比较表明梁先生隽永卓越的远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梁思成先生这段话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既然所有的建筑都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也体现了它所依附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有自己完整的指导思想体系,空间体系和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郭巍  魏春海 《中国园林》2004,20(7):7-11
对美国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大师詹姆士·罗斯的经历和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了介绍,詹姆士·罗斯在20世纪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反对学院派的传统方式,探索现代园林的形式、空间、材料,为美国开创了现代主义园林艺术,作品具有简洁、灵活、实用的特点,被誉为美国现代园林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滑歌  李玉堂  刘塨 《华中建筑》2003,21(2):62-63
在环境恶化和能源日益不足的情况下,当代建筑因为生物气候学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引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生态建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住宅建筑是当今建筑量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如果能在住宅建筑中将单纯的生态意识发展为一种真正的经济要素,则生态住宅必将成为标准的住宅建设规划中必要的一环,并引起市场对它高度的重视。本文大胆尝试采用适宜的方式来构筑生态住宅,试图对生态住宅作一次大胆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J·O·西蒙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欣 《中国园林》2001,17(4):75-77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John Ormsb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