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筑是以人为本,建筑也同样是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也即"形式追随气候"。本文以赵家堡传统村落为例探究建筑的地域性气候适应,研究建筑的气候特征,从而更好的指导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2021,51(1):17-23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校园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高校既有建筑由于其在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现有的高校既有建筑大多因特定功能而建设,普遍存在空间形式单一,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科研日益多元的需求。从建筑空间长效优化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南楼为例,对校园建筑的空间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系统调研和长效优化设计在内的整个过程。通过基于原有结构形式和空间模式的长效优化设计研究,以及"固定"空间与"可变"空间关系的梳理和优化,实现了既有建筑空间的长效优化设计,提升了高校既有校园建筑的适应性,使其不仅可以满足师生当前多样化的需求,也可以在未来继续适应需求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3.
建筑应充分重视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为环境增色.研究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是“如何”构筑成的;而探究其深层的文化意识,则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为何”而得如此形式,正确理解、认识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创造出适应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并以西安钟、鼓楼广场工程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辉  刘松茯 《城市建筑》2010,(2):102-103
在异彩纷呈的建筑领域,理查德.迈耶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建筑大师,他热衷于对建筑形式的捕捉、对建筑空间的营造和光与影的游戏,以独特的建筑作品和理论丰富了现代建筑原则。品味迈耶的建筑,总是可以感受到形式和功能、空间的完美结合,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他既能够自由地运用建筑形式语言来表现自我个性,又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是一名既有着强烈表现欲望又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师,在当今建筑界极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陈喆  姬煜  乌玉罕 《华中建筑》2014,(10):68-73
当代世界建筑设计在"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影响下,开始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摆脱欧式几何的枷锁,不断追求新的形式与表达,其目标是不断向着接近自然、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该文研究的内容是:结合地域建筑文化、技术和环境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生成相应的多元化复杂适应性建筑。地域建筑创作的复杂适应性,符合了地域建筑对于创造性的需求,同时解决了过于技术化的非线性建筑观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基于复杂性理论,该文对地域建筑的复杂适应性生成策略进行了归纳,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了复杂适应性对地域建筑创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配套管理体制机制,介绍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流程,从策划决策阶段、招标投标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交付使用阶段分析装配式建筑项目流程管理的优化需求,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流程改进建议,并强调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建筑形式复杂,绿色建筑标准应充分体现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本文根据集成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已有的绿色建筑标准的特点和不足,构建适合我国气候类型和建筑形式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从形式上与其他专业标准体系相统一,分为目标层次、工程层次和产品层次三个层次,由标准体系框架图、各"层次"标准体系表构成。绿色建筑标准体系,适应中国气候类型和建筑类型复杂的特点,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的社会艺术规、多元因素和环境观、空间和形式的综合观等方面对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和方法的探索及创新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更加适应时代和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时代的背景下,柯布西耶打破了原有的古典建筑形式,发明自由平面的建筑格局,形成了多米诺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建筑多元化逐渐推向大众的视野,如何采用新的材料、结构和技术来对传统建筑空间及形式进行突破,从而适应新时代空间发展的需求,成为了许多建筑师开始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多米诺体系,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系统分析,从现代主义建筑角度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来总结多米诺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进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发展互为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进化发展的基石,尤其是传统民居,蕴含了先民对建筑建造、维护、运营等方面的大量思考,体现出民居建筑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其在气候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绿色"思维,与当前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该文通过文献调研、项目探访等方式,对巴渝地区的传统民居所体现的"绿色"建造智慧进行了梳理分析,对巴渝传统民居的绿色化发展,以及建筑的全面绿色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