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在城市存量空间优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顶层规划理念"城市双修",指出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是在城市双修语境下城市修补的重要策略,继而引出"从拟物到共情"这一设计策略,并介绍在这一策略下,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的两个有机更新改造方式。文章旨在辨析在城市双修语境下,焕活老旧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策略不能局限于"物"之更新,更多地要借助社区营造与科学分析代入公众之"情"。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国城市化正从"上半场"转入"下半场",这轮"转场"即是城市从追求快速扩张的增量空间发展,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存量空间更新。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对城市既有建成区的存量更新,日益成为规划师的主战场。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下,"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一文针对城市更新不同类型的特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视角出发,探索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3.
城市更新是当今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规划业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领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从"上半场"转入"下半场",城市从追求快速扩张的增量空间发展,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存量空间更新。在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下,如何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体制,成为每位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城市集体公共空间的成因和定义出发,指出了它与共享性之间的联系,从"入口空间"和"漫步道空间"两个关键词切入,阐明了它们在城市集体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外当代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分析在该语境下城市集体公共空间的特征以及共享性对设计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未来相关城市议题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时代公园城市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存量优化提质的发展背景,旧城更新语境下如何营造公园城市成为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建成区密度较高,难以开辟新的绿色空间,更难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网络;而且有些城市建设中忽略了与自然要素的呼应关系,造成"大湖之邑不见湖"或"依山之城难透绿"的尴尬局面;加之废弃地等消极空间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同时旧城往往缺少具有人文活力的公共空间形象。针对旧城更新语境下营建公园城市面临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城景重构、城市针灸、腾笼换鸟、织轴成网、人文植入五大策略。本文以巴塞罗那为实证研究,借鉴其城市更新中对绿色公共空间体系的构建方法。巴萨罗那通过海岸线的优化利用以及山海大通道的建立,重构了山—城—海的融合关系;并以小尺度介入营造了大量微型绿色空间;通过废弃空间再利用激发城市活力,结合交通设施改造实行"绿轴计划",进而形成了一个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力网络;并通过艺术点缀彰显人文之城的气韵。  相似文献   

6.
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有不同程度的割裂。在城市生态复兴下,缝合交通廊道的割裂成为建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基石"。生态语境下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割裂程度研究模型的建构"在泛生态的视角下,以交通廊道为研究对象,从缝合环境生态、空间生态、功能生态、文化生态等城市典型生态需求出发,通过引入空间句法分析,建构研究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割裂程度定量表达的模型,为城市生态复兴下绿色基础设施空间重塑、缝合的设计及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或研究基础。最后以北京某城市快速路路段为对象,运用成果模型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16,(6)
快速城镇化和外埠文化的强势植入,造成城市街区外部空间形态"异常"趋同,文化断层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性问题。探寻现代化语境下传统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地域性模式,有利于为城市的有机演替提供科学评价标准。以民国时期的重庆为例,对该地民国历史建筑群进行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边界、平立面要素、动线与形态是其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并探究出部分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文思考     
从人的存在来说,建筑的本质是体现人的生存需求和改变生存状态。当建筑脱离(或超越)单纯的空间营造,介入街区历史、都市肌理与生存现实,它也就成为城市语境的建筑。建筑、城市、文化和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彼此交流的语境,在现实的空间中营造"生活",在虚拟的精神世界中建筑"家园"。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7,(8)
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决定着城市生活品质。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存量规划语境下的"小街区,密路网"导向为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采用实地定点调研、与空间句法轴线地图及百度热力图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对街道空间中人行活动反映的侧重点,提取其中有效的信息,为街区空间公共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15,(1):135
<正>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MAB(The Media Architecture Biennale)2014,由丹麦奥胡斯大学(University of Aarhus)与国际媒体建筑协会(Media Architecture Institute)共同主办。本届媒体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是"世界城市"(world cities)。在全球城市中,媒体建筑正在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日益重要的数字化表皮,成为诸如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数字标牌以及商业广告等建筑或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并进而成为公众心声的代言者和政府核心职能的窥视器。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三个以"螺旋坡道"为主要元素的建筑,在城市语境下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漫游路径带来的空间体验,探求其在时间、地域维度下的呼应和传承。建筑亦可作为载体成为读城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户外游憩公共空间的需求日趋增大,对户外环境空间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正在景观类型上不断丰富,而滨水景观由于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功能作用和设计内容的复杂性正成为景观设计学科中研究力量最为集中的类型之一。城市语境下的滨水景观认识滨水地区是城市规划用地中的一部分,是指"与河流、湖泊、海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领域是凝聚公众愿望与集体共识的精神空间,其物态表现是对社会伦理观念的直观反映。这些反映在城市伦理视角下可以理解为功利主义与人文关怀所维持的"比例平衡",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不同时期市民地位的跌宕经历。依托这些附着于空间的叙事含义,城市获得了旅游开发的基础,同时也让公共领域成为功利侵占的对象而面临"利""义"失衡问题。因此,文章在规划语境下借助分析城市伦理的模式方法,从时空维度对案例城市哈尔滨的公共领域成型进行解析,认为公共领域需要保持功能多样性、活动原初性及场所时序性,以阻止自身的服务偏移。  相似文献   

14.
宗教建筑遗产属于历史时期宗教活动的载体,其地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宗教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建设过程,宗教建筑形制上的更替往往反映出社会的变迁。通过对西安市市区内的宗教建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现有的城市"信仰空间"发展状况,探求西安市宗教建筑在"城市双修"语境下的应用范式。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语境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为尊崇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创新提出了"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理念。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产业功能区是指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新的聚集形式与城市新型社区。文章结合产业功能区的提出背景与概念内涵,尝试总结提炼出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等的创新与转变。同时,以成都市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规划为实践案例对象,围绕逻辑内核、规划范围、涵盖内容与深度要求的变化,探索产业功能区的规划编制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厘清产业功能区概念内涵,并为相关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的割裂是中外城市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城市设计的美好构想往往无法实现。而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通过"设计建筑的同时设计城市空间"并借用国企建设单位的强大整合能力,获得了单体与整体的双赢效果,启发了当代中国语境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高度融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迈向全球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城市体系的转型,以"产业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转变成为以"价值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全球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的前三部分分别讨论全球城市的分析维度、评价体系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解析迈向全球城市的中国语境。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其主要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中国主要城市能否迈向更高层级的全球城市是与国家总体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受到国家体制改革进程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语境下,旧工业建筑如何冲破局限高效地融入当前城市环境是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新空间"介入"的形式,将旧工业建筑整合成有机整体并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完成空间之间的过渡。以建筑群组为对象,从城市、建筑两个层面分析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组织模式,分析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进程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智能城市开放空间联动成为建设城市安全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城市突发灾害中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作用及其智能联动的必要性,梳理城市开放空间与居民行为互动的关系。得出城市开放空间联动将完善城市防灾、防疫系统,提升生活品质,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面临城市空间特色的丧失和城市文化的趋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一直处于"西风东渐"的文化语境之下,文化的冲突在我国极为激烈.在当代信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如何认识与处理纷繁芜杂的城市文化类型,如何进行城市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为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制定相应的城市文化发展策略,成为当前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