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氮爆式液压打桩锤结构原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不同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氮爆式液压打桩锤,该产品结构设计紧凑,采用气液联合控制,将氮气爆炸能和锤头的重力势能作为对预制桩的打击能,并实现冲击能和打击频率的无级调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首台ZCY70样机的试验成功不仅证明它的优点,并且为我国自主研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液压桩锤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的试验,研究了张拉控制应力,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对靠船桩的裂缝形态,裂缝的闭合性能,桩的极限承载能力,总的变形性能和吸能效果的影响,为靠船桩的实际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爱萍 《山西建筑》2002,28(1):26-27
对深层搅拌法喷浆桩、喷粉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从适用范围、加固效果、固结体性质、工程造价、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采用喷浆桩,可使粉体与低含水量土质胶结良好,能提高桩间土的密实度和单桩承载力,还可以掺入添加剂,改善水泥土的性能;喷浆桩的整体性、均匀度和强度均得到提高,说明深层搅拌法喷浆桩优于喷粉桩。  相似文献   

4.
在桥梁上部结构安装限位装置是防止桥梁主梁在强地震作用下坠落的一种有效途径。Ⅰ型控制管为耗能型拉索式限位装置的主要吸能部件,为了解决Ⅰ型控制管在工作性能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填充铝蜂窝材料的Ⅱ型控制管。首先阐述了Ⅱ型控制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其次通过ANSYS模拟了7种不同规格Ⅱ型控制管的冲击过程,分析管内铝蜂窝材料相对密度、层间高度、底部外径以及冲击速率对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引用吸能评价指标对Ⅱ型控制管的吸能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与Ⅰ型控制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充了铝蜂窝材料的Ⅱ型控制管相较于Ⅰ型控制管在综合吸能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在冲击后期能够消耗更多的能量,减小装置损伤程度;铝蜂窝材料相对密度、层间高度、底部外径、冲击速率对Ⅱ型控制管的综合吸能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地抵抗泥石流大块石冲击,提出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林拦挡坝。为了研究该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对其进行了考虑多工况的冲击荷载作用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结构的应变、位移和加速度,总结了结构的响应模式,并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的典型响应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构件轻微损伤、构件局部破坏、连接节点破坏;随着冲击能量和冲击高度的增加,结构的应变和位移均增大;结构的加速度随冲击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冲击物质量的增加而减小;整个冲击过程从冲击区响应至整体结构响应耗时很短,约为0.6ms;桩管受冲击时结构能发挥良好的整体耗能作用,而撑管受冲击时整体结构耗能作用不明显;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钢管混凝土桩林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
打桩时,桩锤打击的冲击荷载,有时会使桩产生长柱屈曲或打入时使桩头部分局部产生屈曲,或由于地上部分桩的荷载而引起长柱屈曲。验算时,由于冲击荷载和荷载重量所产生的长柱屈曲,当细长比(也就是桩屈曲长度/桩最小回转半径)超过100时,可以采用以下欧拉公式计算桩的最大允许屈曲荷载 P_(?)(千牛):  相似文献   

7.
以沉降控制标准为原则来确定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的6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桩压浆前后的试验结果,研究了组合后压浆对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得出了在不同桩顶沉降条件下桩端阻力增强系数、桩侧阻力增强系数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沉降控制标准的组合后压浆桩承载力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组合后压浆条件下的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显著提升,且承载力提高幅度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逐渐增大;组合后压浆桩加载至极限状态时,其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66%,且能有效地控制桩基沉降量;同时组合压浆后能有效地改善桩端支承性能与桩侧受力特性,显著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此外,设计计算方法能较好地给出组合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保守地将计算结果的下限作为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海洋钢管桩搭设支撑前,在打设力、水流、波浪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涡振机理。目的是解决海洋钢管桩在浪流、打设力等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问题。提出涡振概念并分析产生涡振破坏的情况;建立钢管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涡振合成方程,并对涡振合成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通过用非线性方法分析钢管桩的涡振机理、研究钢管桩的振动合成方程及其解,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与损伤、并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振能力和抗灾性能.是抗振减灾积极有效的对策,对工程实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兰州地区某厂房湿陷事故的实例分析。文中对灰土桩各段进行了应力分析,指出应用单位冲击能评定灰土质量标准的新方法,并对灰土桩挤密效果,加固作用等做了详尽阐述,应用静力触探和土工试验方法对单桩的影响,群桩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灰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了两种大直径嵌岩桩轴心受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桩型二不仅能提高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还能改善嵌岩桩与岩体界面处以及桩本身的受力性能,有利于岩体塑性区的充分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桩型二形式的嵌岩桩。  相似文献   

11.
全液压静力沉桩机行走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液压静力沉桩机的行走机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并根据行走机构的受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液压联动机构。  相似文献   

12.
液压静力沉桩机夹桩机构研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抱压式液压静力沉桩机的压桩工作原理 ,分析了作业时预制桩的破坏机理 ,设计了一种双层夹桩液压缸、柱面自动调心式的夹桩机构 ,并在ZYB系列桩机上应用 ,经实践检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本上避免了夹坏桩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弱风化硬岩中大口径旋挖钻机钻进新工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旋挖钻机在硬岩(如弱风化砂岩、灰岩)地层中进行大口径钻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筒式和螺旋式两种截齿钻头,创新并应用了以截齿钻头为主的多钻头组合工艺方法。工程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上述条件下弱风化硬岩中大口径钻进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三维空间中非连续面对水力压裂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储层常发育断层、天然裂缝、节理等非连续面,其产状、地应力状态对水力裂缝扩展路径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储层中,其天然裂缝影响着水力压裂后的裂缝网络。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设备,模拟了水力裂缝在具有不同产状非连续面的人造岩体中的扩展行为,并分析了泵压曲线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存在临界值(5~7 MPa),小于该临界值,水力裂缝不可能穿透非连续面;非连续面走向角和地应力差异系数越大,水力裂缝越容易穿透非连续面;非连续面倾角跟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没有明显的关系;穿透试验中的泵压曲线跟没穿透试验中的泵压曲线差别明显;压裂曲线峰值泵压均随水力裂缝中点到储层中非连续面的最短距离(简记为DNF)增大而递减。与非连续面的倾角相比,走向角是影响水力裂缝穿透行为的关键因素;准确预测油藏中水力裂缝扩展路径,有必要准确获取非连续面产状和三向地应力场;根据泵压曲线的特征,可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非连续面和定性的判断DNF,为油田现场评价水力压裂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常规锤击、电动中低频振动法进行桩基施工时引起较为严重的噪声、振动和增大电网负荷等问题,发达国家已在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施工技术,但沉桩的土动力学机理以及单桩静力荷载–沉降特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利用大吨位液压高频振动锤,在某深厚饱和软土场地对直径500 mm、长度26~29 m的预应力管桩进行了沉桩施工试验,观测了邻近地基土超静孔压随沉桩深度而上升及其后续消散的过程;在休止期满后进行了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并将实测极限承载力与其它常规施工方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对推广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沉桩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虽然bauma China 2008早已落下帷幕,但是其盛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本刊早已对展会的盛况进行过详细的报道,本文仅介绍此次展会展出的桩工机械。所谓桩工机械,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基础工程机械,因为基础工程施工多与桩有关,所以我国习惯称之为桩工机械。近几年,受中国基础建设的影响,中国的桩工机械行业得到了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和VB的液压打桩锤系统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VB和Matlab对液压打桩锤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的方法。通过VB和Matlab的接口,把Matlab作为VB的服务器,完成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的全过程。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解决VB和Matlab工作空间数据交换的无缝问题,同时将该技术应用于液压打桩锤系统仿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对ZKL800BD步履式长螺旋钻机折叠式步履桩架主体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根据该折叠式步履桩架结构实际特点,将折叠式步履桩架立柱进行有限元离散,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起架时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情况,经过多种方案下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验算,满足了设计要求,所得结果可为该型号折叠式步履桩架立柱定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早期液压沉桩机的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优化的液压沉桩机多挡压桩的液压系统,并在ZYB系列液压静力沉桩机上实施,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9,59(6):1946-1959
The ability of hydraulic pile driving hammers to overcome energy losses during freefall enables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the impact energy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pile than is possible with diesel hammers. This percentage, termed the energy transfer ratio, is not routinely measured in practice however, and there is an element of uncertainty regarding appropriate energy transfer ratios to adopt in driveability analyses. In light of such uncertainties, the energy transfer ratios of four- and five-tonne hydraulic hammers were assessed during installation of driven cast-in-situ (DCIS) piles at several si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piling rigs were fitted with instrumentation enabling the hammer velocity (and hence kinetic energy) at impact to be inferred for each blow during installa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nergy transferred to the closed-ended steel installation tube ascertained using a Pile Driving Analyz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energy transfer ratios we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hammer drop height, with transfer ratios of 90% and above only achievable for drop heights in excess of 50% of the maximum value. Driveability analyses using measured energy transfer ratios from the fieldwork,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using an assumed energy transfer ratio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drop height, yielded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driving records at a clean sand site. In contrast, poorer predictions were apparent for both methods at another site, where the coarse-grained strata had higher fines contents and significant laye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ssumed energy transfer ratio) over-predicting the maximum transferred energy and concealing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soil properties on driveability.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ould suggest that lower energy transfer ratios may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driveability predictions for these pile types (i.e. steel or DCIS piles) if lower drop heights are used during driv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