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本文根据文献[1]及文献[2]试验研究结果,对采用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包裹与传统木结构加固方法相结合的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技术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探索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好地实现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性加固。  相似文献   

2.
CFRP材料加固木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王鲲  牟晓成 《山西建筑》2006,32(23):86-87
简述了FRP材料的应用及CFRP材料的性能特点,叙述了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现状,通过CFRP加固木梁的实验探讨了其在古建筑修复与加固中的应用,提出了CFRP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受自然环境、人为及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古建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下降,会演变成体系性破坏。如何根据木结构的损伤特征,采取适合的修缮方法,是从事文物修缮、保护及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本文通过对孟庙启圣寝殿金柱的加固处理,探讨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为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受自然环境、人为及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古建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下降,会演变成体系性破坏。如何根据木结构的损伤特征,采取适合的修缮方法,是从事文物修缮、保护及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本文通过对孟庙启圣寝殿金柱的加固处理,探讨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为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关规范对某木结构古建筑进行了现场勘查,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建模分析.以勘查结果为依据,参考数值分析的结果,对该木结构提出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将碳纤维(CFRP)加固法与其他木结构加固技术相结合,能使古建筑满足新的使用要求,也能很好地保持古建筑原貌.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6,(8)
中国的古建筑通常为木结构,相对当代建筑来说古建筑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再被还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势必对木结构古建筑加固保护方面起到影响,本文分别阐述了传统的木结构跟新材料下木结构的加固方法,提出了现阶段对FRP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邬樱  李爱群 《工业建筑》2023,(1):223-232+5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对于木材力学性能改善及木结构加固、修复的优良性能使其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FRP-木材黏结加固受FRP材料、木材基体与胶黏剂等多重因素协同作用影响,其界面的黏结状况问题尤为关键,决定着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和寿命。因此,结合木材生物性属性和木结构独特结构特性,从材性变化、预处理、FRP形制、胶黏剂特性、外部环境五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内外FRP-木材界面黏结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厘清FRP-木材界面黏结性能的耦合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现有FRP-木材黏结加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新趋势、新发展与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拓展FRP高质、高效的应用特别是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合理的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保护,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独特的营造技术,系统总结了古建筑木结构不同于现代建筑结构的优良的抗震构造特点;结合四川雅安地震后对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破坏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结构不同的破坏情况,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法。分析结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是一种新型木结构加固方法,本文在榫卯节点试验及受力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碳纤维加固榫卯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古建筑木结构特点,公式推导考虑了木材老化、尺寸偏差及木材含水率对承载力有影响的因素,使公式更具一般意义.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基、柱脚的平摆浮搁、梁柱节点的半刚性榫卯连接、柱架的生起和侧脚、梁端的雀替、枓栱铺作层以及“大屋盖”等特殊的营造技术,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良好的自复位性能,使得古建筑木结构能历经千百年保存至今。在分析古建筑木结构发展背景和营造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古建筑木结构木材材性、台基层、柱架层、枓栱铺作层、屋盖层的力学性能,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以及修缮加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指出了目前古建筑木结构结构性能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尚未涉及的方面,为古建筑木结构结构性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古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外加自然灾害的影响,古建筑的数量与保存质量都成为修复和保护的重点,对古建筑科学合理的修缮加固,能有效保护历史资源。文章以历史上对应县木塔结构修缮加固为例,提出了木塔现状修缮加固的重点及可行的方法,并由此得出对古代木结构建筑修缮保护的策略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文物建筑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修缮保护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本文主要根据四川雅安地震后,笔者对古建筑木结构的现场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破坏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结构不同的破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法。分析结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进行古建筑的维修加固,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施加于结构或构件上的作用,然后通过作用效应与其承载力相比,才能确定该结构或构件能否继续使用或需经加固后继续使用。施加于结构上的作用直接影响维修加固方案的确定。对古建筑修缮设计基准期进行重新考虑,分别讨论了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对古建筑的影响,另外还对地震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木材及其加固材料的强度,为古建筑的维修加固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木结构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长期使用后,木梁易发生老化损伤,导致其承载力、刚度明显降低,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本文完成8根老化损伤旧木梁CFRP布加固试验,研究了不同层数的CFRP布加固矩形旧木梁的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粘贴CFRP布加固老化旧木梁不仅能明显提高其受弯承载力,而且其破坏模式也由脆性受拉破坏转变为延性受压破坏.结合木梁在达到挠度限值时所承受的荷载往往小于其破坏时极限荷载的实际情况,基于截面等效替换原则,建立了木梁CFRP加固设计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今后木梁加固改造时对不同荷载情况下所需CFRP用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木结构古建筑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载体,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检测与鉴定,是进行修缮修复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检测构件的完损情况、力学性能和变形情况,依据实测参数进行结构分析,评定建筑的安全性能。所得结论可以为古建筑的修缮加固提供依据,为建筑健康档案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鉴定的方法和内容,可以为木结构古建筑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淳庆  胡亮亮 《建筑技术》2011,42(7):618-620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加固修缮设计原则和方法都与现代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有所区别,留园曲溪楼加固修缮设计中,较全面地分析了传统木结构建筑加固修缮设计中应考虑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残损状况分析、基础加固、木构件加固、木构架整体加固等。采取以文物保护原则为基准,以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相结合的加固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维修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建筑物加固方法也不断推出,纤维增强塑料(FRP)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例。本文将首先阐述古建筑维修加固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木结构的传统加固方法及其不足,最后介绍纤维增强塑料(FRP)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FRP在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上海某古民居改建工程建设实践,归纳总结了古建筑木结构构件修缮中,在勘查校核、材料选用要求、修缮范围、防腐处理和修缮方法等方面的体会,以求达到古建筑木结构修旧如旧、保持原有建筑形制、构造刚柔、材料生态等传统建筑特征;以存其故、延年益寿并添加现代元素之目的。可供同类改建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燕坤 《中国建材科技》2019,28(3):141-142
目前,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在对木结构建筑修缮的过程中,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推广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都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仅可以保护和提高传统建筑的价值,还可以保障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先对古建筑木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又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修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山西建筑》2014,(27):29-30
介绍了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特点,依据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管理工作特殊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对古建筑工程修缮常见的木结构材料、屋面砖瓦、墙壁及屋顶的油漆彩画等质量通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