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框架梁,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本文以一实际工程为例,对粘结预应力结构框架梁进行施工设计,在施工关键点进行分析计算,使其质量、安全及进度满足工程要求,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框架梁在梁端存在较大负弯矩及混凝土不能承受较大拉应力的状况,提出了在框架梁的负弯矩区段采用T形钢梁加强的组合框架梁模型。通过两个组合框架梁单层框架足尺模型的试验研究,得到新型组合框架梁的荷载一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曲线。从组合框架梁与一般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对比可看出,T形加强截面能有效提高梁的刚度,使框架梁刚度分布趋于合理。最后,提出并验证了按T形肋截断位置分成三段刚度不同的梁分析组合框架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论述了某两跨连续、跨度40m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设计施工过程。设计中采用先铰接后刚接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考虑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可能出现的预应力摩擦损失、振动荷载等方面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在施工中通过合理工序及工法使设计中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得以吻合。  相似文献   

4.
组合框架梁直用于住宅钢结构中,能起到减小框架梁梁高,增加建筑净空的作用。介绍两榀1:1比例、1×2跨、单层的由钢与混凝土叠合板组成的组合框架梁结构模型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篇作为全的最后部分,主要是用两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实对各种自控环节在复杂工程中的组合应用,作进一步的说明。两个设计实例中,一个是常温环境试验空调工程,另一为低温环境试验空调工程。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9,(6):674-678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但其设计计算过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手算耗时费力,给设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内力计算,首先参照柱下十字交叉基础梁计算方法对纵、横梁节点力进行分配;然后在文克尔地基有限长梁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叠加原理,得出了弹性地基梁在多个集中力作用下的内力及地基反力分布规律;最后,结合算例,探究了支护工程中的纵、横梁的位移分布特点,并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内力计算简化方法。以期为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构设计中均是根据材料强度、截面属性进行计算分析,框架梁开裂后对其本身的工作性能的影响难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进行量化.在实际工程中框架梁开裂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开裂后框架梁工作性能进行实荷验证,能够较为直观、简洁的反应框架梁的工作状况.通过对开裂后的框架梁进行载荷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了框架梁开裂后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BIM在铁路行业的发展快速而迅猛,在铁路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其自身对工程的优越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在完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对工程的三维模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推动BIM技术在铁路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本文以一个简单的路堑边坡支护工程为案例,根据对铁路路基边坡的支护原则,选用路堑边坡的支护方案为锚索框架梁+深层排水孔+新建盖板侧沟。针对此类路堑边坡支护方式,利用REVIT软件对该路堑边坡的设计施工图进行数据参数化和三维可视化建模,讲解了建模步骤以及REVIT软件的大致应用,介绍了Revit软件与CAD链接过程、建模步骤、流程和内容,并对建模过程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锚杆(索)与框架梁组合构件在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锚杆(索)与框架梁组合构件在某高位水池边坡支护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的支护设计、施工工艺及检测情况等,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边坡支护方法,在地质条件较差或位置较重要的永久性边坡支护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程晓燕  杜新喜 《建筑技术》2007,38(5):354-356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和分析中,通过引入有效翼缘宽度的概念考虑混凝土翼板中剪力滞后的影响。在组合框架的试验基础上,对组合框架梁的有效翼缘宽度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规范GB50017—2003、欧洲规范4和英国规范BS 5950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试验实测应变计算的有效宽度均大于规范取值,而由实测挠度反算的有效宽度均小于规范取值,规范中推荐的有效宽度值用于计算组合框架梁的变形和刚度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包头钢铁公司新建住宅楼为底层框架、上部5层砌体结构,因设计错误,致使整个结构可靠性严重不 足。针对其各部分可靠性的差异,分别采用增设混凝土剪力墙和型钢组合梁、外包钢加固柱、外包钢加固梁、 预应力螺杆加固梁及局部砖墙外包钢板组合柱等方法,对原结构进行了全面加固。  相似文献   

12.
The estimation of the flexural stiffness and bend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lim beams is rather complicated, because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se factors include variable section dimensions, development of cracks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composite slim frame beam, in which the sagging moment region and the hogging moment region should both b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two specimens of composite slim frame beam with deep deck under monotonic loading.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mulas of calculating the bending capacity and flexural stiffness in the hogging moment region of the slim beam with deep deck has been proposed. Combining these formulas with existing formulas of sagging moment, formulas for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frame slim beam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s and design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巢沧海  刘秀华 《山西建筑》2010,36(12):52-53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刚接框架的设计方法及钢结构设计规范,给出了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设计流程及方法,并通过设计算例说明本文推荐的简化设计方法简便易行,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框架的经济性比较,说明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舒睿彬 《工业建筑》2014,(Z1):467-471
普利中心主塔楼为总高度300 m的超限高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环带桁架+等效伸臂的混合结构体系。介绍该工程地基基础的设计、结构体系的特点、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和方法、整体弹性计算结果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着重阐述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核心筒的剪力墙、外围钢管混凝土钢框架、仅设置环带桁架的加强层、全楼层角部全刚接钢框梁形成的等效伸臂等。  相似文献   

15.
重庆新华国际大厦局部托柱转换体系承担了上部54层的荷载,为追求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对钢筋混凝土深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空腹桁架、叠层空腹桁架、斜腹桁架、叠层斜腹桁架6种方案进行了试算和比选,最终拟采用型钢混凝土空腹桁架方案。介绍了空腹桁架方案的受力分析、构造措施等,并对分析模型、计算参数、杆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叠合梁-柱端节点的梁中采用了端头锚、剪力键等不同于传统的锚固、连接构造措施。这些构造措施有效地将单个结构构件联成相互统一的整体,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能。在现浇等强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伪静力试验分析了梁-柱端节点的抗震性能以及节点连接构造措施、薄弱部位的处理等方面对其各性能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框架体系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布与其端部受到的转动约束条件密切相关,而在不同方向的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的抗弯刚度又差异显著,要准确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等效弯曲刚度必须充分考虑与其相连的梁柱变形对其端部产生的转动约束刚度。为此,采用分段刚度建立了框架中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等效刚度理论模型,以考虑不同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和楼板开裂前后截面特性差异对组合梁等效刚度的影响。基于该理论模型进行大量参数分析,识别了影响组合梁等效弯曲刚度的两个关键参数:转动约束刚度与组合梁开裂后截面线刚度比和梁开裂前后截面刚度比,得到了随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变化的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等效弯曲刚度的计算式,在框架设计时可方便地用于组合梁的变形和内力计算。对比讨论了建议算式和现有公式的计算精度,并通过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对建议算式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表明,组合梁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负弯矩区长度和等效弯曲刚度随梁端转动约束刚度变化显著,必须在设计中准确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京银大厦裙房预应力转换梁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京银大厦裙房框架柱柱距8.20m,因使用功能改变需将底层两根中柱拔除,使框架梁跨度增加一倍。经方案比较,采用了预应力转换梁加固技术,介绍了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并对拔柱过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工程的加固设计方法和施工措施正确,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徐献福 《四川建材》2011,37(1):34-35
屈服机制是设计框架结构的重要指标。中国、美国等规范采用柱梁受弯承载力比来控制试验强柱弱梁屈服机制,而日本采用整体屈服机制。本文采用柱梁强度比设计的一榀二层框架,采用1/2比例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和地震反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层间柱梁强度比是控制钢框架结构整体屈服的有效参数,框架各层加速度响应及位移响应能够较好的反映出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