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演化过程和形成背景回顾入手,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其对名城保护的层次架构建立、理论方法突破、保护实效检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实问题和战略机遇的分析,从完善保护体系、弥补制度缺陷、示范保护经验、深化理论方法、推动精细管理5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的目标和意义。提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工作要务。  相似文献   

2.
《华中建筑》2021,39(4)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其保护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微更新的理念下,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同广府角历史文化街区和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契合微更新的理念,提出了传统民居改善整治的措施、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完善的方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功能业态引入的原则,从而逐步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和活力,推动街区走向良性保护与更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践,在古镇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上,为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同时,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协调、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的哪些原则;三是如何从不同的层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四是如何以城市控制性规划管理的手段保持街区风格。  相似文献   

4.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自信",有关历史街区的研究不断拓展,"非保护类历史街区"首次在2016年提出,但在近四年的发展中,其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文章从历史街区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入手,对比性地提出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概念,运用文献对比分析法,对历史街区和非保护类历史街区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得出现阶段历史街区与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差异性可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概念界定的差别;(2)街区规模范围的差别;(3)街区情感认知的差别;(4)街区所处地域差别.  相似文献   

5.
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作为近代商业中心,商业文化极具地域特色。随着福州城市的建设,街区更新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文章根据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提出的历史保护七个主要价值,以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为例从美学价值、建筑多样性价值、文化记忆价值、商业和经济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详述了双杭街区的空间形态、建筑类型、商业文化和宏观区位,诠释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多重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各类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通知强调,2016年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各类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通知强调,2016年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工作进展缓慢、存在漏查漏报等情况,拆除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盗卖历史建筑构件和异地迁建等问题时有发生,对城镇风貌和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碑林历史街区作为西安市仅存的两个历史街区之一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基于分析碑林历史街区形成的原因从空间布局、肌理特点、空间尺度和平面形态四个方面研究碑林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特征,为西安城市历史街区更好的得到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见证一个城市漫漫历史长河的画卷。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繁盛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衰败,如何通过规划有效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从业态更新及形态保护两个方面出发,对南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寻找将业态与形态有效结合的、重新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到激活本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柳州市历史街区的景观文化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并结合城市意象中提出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基本物质形态要素,在此基础上,以柳州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和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两个街区为例加以分析,提出针对性地历史街区景观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为推动柳州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一定...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以重庆市主城区为重点,将管控区域拓展到整个重庆市域范围,研究当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建立分级的名城保护体系、解决传统保护要求的矛盾、特色的地域文化保及利用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历史地段保护的演变以及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概念的形成,进一步阐明了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温州古城特色和历史街区保护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观众 《规划师》2005,21(7):36-39
温州古城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城”的布局特色和以永嘉化为代表的商城特色上。温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护古城格局的大前提下,重点围绕“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格局进行分片筛选,选定商业性历史街区、居住性历史街区、公其性历史街区各两个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的保护中没有形成一套独立完善的调查研究工作体系,对于调查研究成果也少有评判。日本针对历史街区、历史村落保护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在调查研究阶段的具体落实形式是"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对策调查",它是保护工作开展的首要步骤和必要前提,其独立完善的运行方式确保了调查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其调查研究工作的独特机制,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罗翔  孙黎  张石石 《规划师》2011,27(2):69-76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区域绿地保护规划、水源保护规划和市政设施规划四个部分.规划通过打造区域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构建"一圈两翼""一心四带"的交通总体布局结构;以绿色廊道和绿地斑块为骨架,采用分类、分级空间管制模式,打造"三片一带八十二斑二十二廊"的区域绿地空...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民居生态化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保护是颇受关注的城市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提供相关生态化的保护策略。文中首先对典型的三种民居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民居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阐述生态化保护的概念,并说明这种保护方式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生态化保护的策略——功能再利用策略、技术普及策略、因国制宜策略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制定,并就每种策略列举相应实例,为历史街区民居的生态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空间特色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东  徐宁 《华中建筑》2005,23(Z1):80-82
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应对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研究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城市意象分析法阐述了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指出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若干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出台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展到40片,而且明确提出北京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与文化遗产,应高度重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北京旧城区的更新与发展问题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总结以往北京旧城保护与建设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重在提出建立北京旧城新形象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9.
韩昉 《山西建筑》2012,(30):11-12
从扬州老城区的彩衣街和"双东"街区两个历史街区出发,剖析扬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面临或潜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持历史街区内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用地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扬州新的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Problem, research strategy, and findings: Despite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GBTQ community and historic preservation, there is no analysis of unmarried partnered same-sex households (UPSSHs) and historic district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ly designated and National Register historic districts and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housing changes—specifically, UPSSHs, racial and ethnic subgroups, and median household income—in 46?U.S. cities. Although the U.S. Census data capturing UPSSHs are time limited and only capture one segment of the broader LGBTQ community, they are the best available national data. We find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share of male UPSSHs from 2000 to 2010 in census tracts where historic districts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1990s. Tracts with higher shares of male UPSSHs in 2000 are more likely to establish locally designated historic districts from 2000 to 2010. Finally, we also find evidence that historic distric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ater changes in race, ethnicity, and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Takeaway for practi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storic districts can help grow the presence of UPSSHs, one segment of the broader LGBTQ community. Planners concerned with protecting queer spaces should consider incorporating preservation-based approaches. The presence of male UPSSH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locally designated historic districts, and preservation planners should work to ensure LGBTQ social histories are included in new designations where appropriate.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losses of racial and ethnic subgroups and increasing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after designation, indicating the need for proactive efforts from planners and preservations to help protect existing vulnerable residents. The timing of these changes is not the same for all variables; thus, planners should focus attention on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shifts in historic distri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