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满足社会对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完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支撑条件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教学内容以城市规划实践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关键,以期为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实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和谐、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在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结合理工科本科教育的特点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培养要点。对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改革和尝试。从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媒体和手段,创建一种多位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3)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着重培养单一的治国精英和学术英才,转变为着重培养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本科院校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正处于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探寻出一条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
协同创新的不动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完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开放式、有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不动产学院产业专业特色,探索协同创新的不动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应用型商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切入,探讨了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制造业亟需的从事研发、转化、生产、管理的人才予以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适应了"中国制造2025"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要真正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为前提,只有注重产学研规划引领,打造产学研融合平台,推进应用型科研发展,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应用型科研及成果转化过程有机融合,才能使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培养行业专业创新人才推动城市产业发展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知识溢出理论,在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整理和分析后,构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人才创新能力与城市产业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溢出、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对于推动城市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效应,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行业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自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提出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校就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系统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支撑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已成为国家和各高校的主要议题.土木工程行业是一个强调工程应用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行业特点,以培养侧重于工程实践、工程应用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结合工程实践,又要体现创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0)
"导游业务"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培养目标有偏差、教师素质待提高、教材内容需丰富、应试教育可改变和实践教学应重视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转变教学思路、提高师资质量、重视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创新实训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来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人才,文章通过开展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双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做到实践教育"三坚持""三结合""三落实"。  相似文献   

12.
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科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文章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建设与实施,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力求在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水力学实验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中,对基础实验实行自选式教学模式,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投入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南京空港枢纽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外语人才广受欢迎。南京地方高等院校众多,新的经济形势对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利用调研数据,从南京空港枢纽经济现状和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现状入手,思考创新型外语人才服务南京空港枢纽经济的积极意义,探讨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对接南京空港枢纽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以地方普通高校为主体的学校逐渐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环保行业对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采用"2+1+0.5+0.5"的培养模式,从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章瑾  余亮 《中外建筑》2014,(6):85-86
结合独立学院建筑学的自身特点,以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筑学专业不断改革传统教学体系,在建立“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拓展实践的建筑特色教学实践体系”中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尝试走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重庆市高中大学衔接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实践出发,通过对重庆大学高中大学衔接活动的实证分析,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基础,总结凝练了"三层次两结合"(TLTC)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与途径,并从构建政府主导,高校和中学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承担着为能源及环境领域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职责,应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专业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创业能力的塑造,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构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及培养课程体系,对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卜德清  张勃 《世界建筑》2014,(5):122-125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设计实践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脱节的问题,我们探索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新的情境教学模式——"模拟设计院"。"模拟设计院"具有整合、拉通和激活的机能。整合:整合多种课程,形成教学活力;拉通:拉通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激活:激活学习热情,构建知识体系。"模拟设计院"属于复合目标、多功能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在课堂教学学时大幅度减少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工作阶段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构建适宜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宏观政策与社会环境以及实施有利于提升个体创新能力的微观组织工作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和分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工作阶段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