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仍然远远大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速度。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未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付出了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我国稀有资源与能源的永续利用,代际、人际、区际公平发展和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为吸取许多发达国家曾经先高速发展经济、破坏环境,然后治理的深刻教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3.
《工业建筑》2005,35(12):66-6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但在城乡建设中,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盲目扩大贼市规模,规划布局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下,中国的经济保持了相对较高速度的增长,确保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关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则相应提高0.7个百分点左右。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长时间里有赖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此付出的资源损耗严重、资源环境迅速恶化、生态持续退化的代价,转变经济结构,寻找经济、资源、环境平衡发展的新增长模式已是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初中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使当代中学生明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一、在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同时必须重视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害问题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一样,都是当今世界考虑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类的出现就是地球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随着地球的运动和发展而前进的。地球由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组成,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与发展,才为人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同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晕。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吖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住宅设施》2014,(8):16-4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住宅建设迅猛的发展,住宅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住宅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实现我国从资源消耗型向资产持续型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9.
《建筑创作》2006,(1):i0002-i000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但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惊人的。能源资源的消耗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2003年、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均高于15%,而经济增长速度均为95%。我国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据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国高2.3倍,比欧盟高4.5倍,比日本高8倍。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而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占比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碳排放指数相对较高的国家,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生态环境下降和自然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加强全民资源节约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宣传和教育,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保持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相对平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1)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计划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所以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的旅游资源利用不当,最终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的持续性开发。  相似文献   

13.
落实城乡建设科学发展,必须抓好着力点。 坚持转变发展模式,着重处理好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环境约束与城乡建设及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以较低的资源消耗和较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境资源保护法越发的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我国正在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变中,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本篇文章将浅析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2)
文章对我国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造成的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评析,并从学术的角度对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过度,破坏旅游环境,开发利用率不高,开发层次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却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我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能源消费还将大幅增长,伴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将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住宅建设还未摆脱高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低生产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能源、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率先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显著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上海市委、市府也提出了要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5)
本文根据2005-2010年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河北省三系统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发现河北省人口与经济系统轻度失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从协调转为失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从失调转变为协调,总体上三系统协调系数不高,并且针对这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7)
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具有负外部性,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构建环境资源保护审计体系对推动环境资源审计极具理论意义,对助力环境资源保护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环境资源保护审计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涵盖内容等进行探析,从政府、企业两个视角考量环境资源保护审计体系构建的要求与意义,并从我国资源环境保护现状出发,分析构建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通过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保护审计体系实现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但面临土地资源浪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制约。本文探讨了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途径,认为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符合城市发展环境基础对城市规划的约束和导向、有效克服当前城市病的合理发展模式,并提出了营造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城市发展控制在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合理范围内、科学选址与布局各重要项目等几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