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建筑师和学者参与的国际建筑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以及在交流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强.特别是中国当代建筑师及其实践日益受到国际媒体和欧美著名展览空间的关注,中西建筑跨文化交流的现象也开始得到学界的研究和重视。为此,《时代建筑》以“对话:中西建筑跨文化交流”作为本期的主题,就试图在中西建筑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和当前的交流活动之中.探讨“对话:中西建筑跨文化交流”的前景及其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出发,对“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中展出的22件建筑作品展开阅读。基于形式语言、技术表达、功能组织和城市回应这四组主题,文章阐释了这批建筑师是如何通过专业训练、实践经验与国际交流来不断发展每一个作为独特设计问题的建筑项目的。文章认为尽管这批建筑师在宾大接受了美式布扎教育,布扎体系与现代主义建筑知识的构筑均在“成为现代”的过程中不断适配、调节与整合,从而得以回应具体语境中的设计议题。  相似文献   

3.
秦蕾  杨帆 《城市建筑》2013,(21):29-30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文豹  王明贤 《建筑师》2022,(216):5-10
访谈从“实验建筑”说起,介绍了张永和教授创办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还有他辞别北大前往MIT担任建 筑系主任的一些情况。文章最后,谈及北大建筑教育的启示性以及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辰 《建筑师》2020,(1):92-95
"中国近现代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历程较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而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该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少概念定义不清,观念方法落后的学术研究基本问题,乃至研究目的也不清晰。本文试图再次回述"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的历史,以建筑文化的空间与时间之本意,论述"中国近现代建筑"正是起始于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中国建筑与国际建筑文化相融的关系,正在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引起"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陈植,20 世纪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他是现代中国第一代职业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一位现代建筑 与城市建设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也是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成长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陈植先生诞辰120 周年 之际,本文基于前人的回忆和作者近期的研究,对陈植先生建筑人生的各个阶段展开回顾,以呈现这位前辈的 成长历程、事业成就与历史影响,并通过一位历史人物,再来回溯20 世纪中国建筑的职业形成、学科建立以及现 代建筑探索的历史进程及其现代性特征,认识与思考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实践经验与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8.
李海清 《建筑师》2017,(5):29-34
检视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出材料结构技术观和环境调控技术观两类叙事路径,并指出其相互分离、缺乏互动与融合之不足。应基于营造人工环境、控制能量交换的整体环境观,从建造的意图(目标)与路径(手段)之互动关系入手,进一步扩展与深化相关研究。"内在的美"跳脱了经典建筑学对于"建造的诗学"之视觉依赖,而从更为贴近建造活动本质属性的层面扩展了研究视野;对于中国近现代建筑而言,在保温型、选择型和再生型三种环境调控模式中,前二者因建造模式更具在地性而应更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邹德依 《华中建筑》1998,16(3):16-19
该文在回顾了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史,并分析了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界的现状后,指出:应当把对建筑的引进和研究从外学科和边缘学科拉回建筑本身,以确立建筑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为解决现代社会 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1.
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建筑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关联的现代转变及其影响至今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还鲜有讨论。本文考察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性质的变化对中国现代建筑专业的影响。文章论证,在近代中国,伴随着外来势力和文化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多元的公民社会出现并成为建筑商品化和多元化建筑价值取向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话语权的把持者,即建筑职业标准和审美评判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建筑师职业在中国社会分工中的独立。传统国家与建筑业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被以租界为代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取代,建筑形式从传统等级社会的制约下获得了发展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不仅延续了外国租界对于建筑活动的法制化管理方式,还出于国家认同和改造国民的需要,推动了建筑中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对于政府行政建筑、纪念物和国民教育空间等特殊类型建筑的建造。国家与建筑学形成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国家与建筑再次经历了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多元化格局为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新的条件,国家正在重建与建筑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贾若 《建筑师》2022,(6):108-112
本文从细读MoMA 中国建筑展及其周边讨论出发,发掘在其强调的新的可持续建筑背后的隐含关键词 及所引申并限制这一倡导方向的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国家主义,以及地域情结。  相似文献   

13.
曾忠忠  张波 《建筑师》2023,(5):31-37
“非线性建筑”充分体现了数字建造的先进性。本文以“伞亭”的设计建造过程为例,讨论了数字建造在更大量性的“线性建筑”中的实践潜力,在基地信息数字化、多方案比较、发展方案确定性、结构深化、细部设计、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七个阶段中,讨论了数字建造平台、设计师、设计成果之间的互动关系,验证了数字建造广度、深度、精度、效率四方面的优势,也发掘并记录了设计师的能动工作和有效身份。在数字建造中,数字技术工具重塑了设计媒介、工具与人的关系,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互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日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正举办一场关于概念阶段和理论阶段建筑形态的展览。此发展龄被命名为“空间环境展”,它将这两种阶段之间的界线模糊化,并将它们分为空间建造、表现及体验等内容。建筑学能吾离开具体的建筑形式?如果墙壁和地板无限延伸,建筑将会是怎么样?当人们从一个房间里穿过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从具体的设施到复杂的图纸,”空间环境展“展出的作品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空间建造、表现及体验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此攻展监收集了一些知名艺术家或建筑师,如TaubaAuerbach、DanielUbeskind、RafaelLozano-Hemmer、SolLeWtt以爱LebbeusWoods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回顾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通过展览将其建筑理念传播给主流社会,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城市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两次建筑展,不仅成功地将先锋建筑师推向大师之列,更预测了近20年建筑范式的转变。之后的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和21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展,则重新定义了建筑、城市与艺术的跨界关系。作者通过阐述过去近10年来在中国的几次个人参展和策展经历,思考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策展对建筑学和城市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百年对话——历史与现代虹口,黄浦江与苏州河相拥之地,与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隔江相望。如果说,鳞次栉比的陆家嘴诠释了"现代城市",那么,虹口无疑是"历史城市"的缩影。虹口地区历史建筑林立,传统商业荟萃,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城市的历史脉络。我们的课题并不是在"历史城市"中建造"仿历史建筑",而是在"历史城市"中建造"超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7.
余迅  卢求 《时代建筑》2004,(1):124-125
“中国当代建筑展”于今年10月10日至12月20日在德国莱茵河畔著名城市杜塞尔多夫市“建筑之家”举行,此次展览在德国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近二十家中国大型设计院和中小型建筑事务所参加了此次展览。这次展览是由“德中建筑协会-DCB”及德国最大的北威州建筑师协会AKNW联合举办的。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2012,(4):20
2012年9月4日,"程泰宁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将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杭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联合承办。程泰宁院士将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筑境·山水间",意为人与环境、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会展信息     
《新建筑》2008,(4)
中国抗震“纸砖宅”将现身威尼斯,整体预制的现代住宅建筑展,21世纪的博物馆建筑展览.  相似文献   

20.
自 19 世纪末,有机建筑区别于欧洲理性主义作为广义现代建筑的分支而发展。1950 年代,正统现代建筑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挑战,而倡导有机建筑的建筑师们躲避了他们的围剿。恰逢其时,两位现代建筑大师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与尤恩·伍重(Jorn Utzon)以各自背景出发,设计并建造柏林爱乐音乐厅与悉尼歌剧院,产生深远影响。两位建筑师在有机建筑思想上的表达不尽相同,意喻着有机建筑演变的分野,两座建筑是对广义现代建筑的扩充与探索。本文从有机建筑理论的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两位建筑师“有机”思想的来源,通过讨论其形式来源、几何性、自然表达等方面,区分出三组“有机建筑”的特点,发现其都来源于建筑师根据自身不同背景对“有机”与“自然”要素的思考。伍重和夏隆的建筑分别从精神性和实际性出发,以“有机”的思想呈现自然的生命力,代表着两种有机建筑,成为现代建筑“新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