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 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 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 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 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 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 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 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 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 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 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 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 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杨思然  王树声  李小龙  韩冰倩 《城市规划》2022,46(3):后插1-后插2
<正>1.何谓“四方景附”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追求聚落与四向环境的融合,善于发现潜藏于不同方位的风景秩序,通过巧施关键点的空间创造,吸纳各方景致,营造“括山川奇秀、收风景都丽”的人居意境,使有限聚落别具无限境界。由此累代形成“四方景附”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亦有“四面景全收”“以收其势,以呈其秀”“综一方之秀,收四远之景”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  相似文献   

3.
赵龙 《南方建筑》2018,(4):88-93
目前,针对乡愁的相关研究以文学领域和文化地理学居多,建筑学领域内对城乡改造过程中乡愁、原乡风景的研究还是有限的,与“乡愁”、“原乡风景”相关的设计与规划实践在理念上也大致浮于表面,没能够透彻地将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文化认知注入地方土地,项目实践者尝试以同理心去感受“乡愁”、“原乡风景”在当地人情感与生活中的价值,但仍旧与本土的契合性不高。研究试图从建筑学的视阙,针对原乡风景背后的场所依赖、地方精神和文化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原乡风景置于乡愁的情感语境中,通过研究文献解读对“乡愁”研究现状以及“原乡风景”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曹竣 《建筑知识》2013,(10):140-140
苏州古典园林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身后的积淀之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孕育出的产物。苏州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苏州的风景式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曾对周边汉文化圈内的国家产生持续而深渊的影响。其中,“对景”是苏州园林构景手法中的核心,本文将重点利用实例来分析“对景”的一些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5.
<正>1.何谓“联景成径”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葆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风景创造要与人的“游观”体验实感紧密融合,注重依托和塑造特色游径,整合景群、串景成链,使人们在往来行走中、登山临水间,能够有主线、有节奏、连续性地体验一地风景特色,建立对风景格局的整体意象感知。由此积淀形成了“联景成径”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中亦有“游踪”“游息”“游眺”“游赏”等诸多记载,皆蕴含此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城司马迁祠为对象,探析了一种中国地方风景营造的内涵与价值。阐释了司马迁祠风景选址及其相址择位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宏观山水“场景”设计、风景图景设计、地景建筑设计等研究,探讨了司马迁祠风景营造的本土智慧,提出了一种结合山水地景的人居风景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7.
何崴 《建筑创作》2020,(1):46-67
本文以笔者近年来设计完成的4个风景建筑为例,阐述了笔者在中国"山水"语境下,对风景建筑,及其设计这一命题的认识与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山水自然观没有主客体之分,人将山水视为有灵的伙伴,因此用"山水建筑"一词来定义风景建筑更为准确。关于它的设计,则应从寻景开始,通过营景完成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最终运用题景,将"景-物-人"三位一体,实现情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8.
“蓬莱仙岛”是古人追求的人与自然及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庄老哲学“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现代筑岛极大地拓展了“仙岛”的功能内涵与类型模式.东钱湖综合整治工程利用清淤排泥工程在湖内筑岛,打造集生态性、景观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平台,既改善湖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又提升东钱湖水域的空间景观价值和风景旅游价值,并通过品牌形象、主题意境、文化内涵的塑造、提炼和挖掘,构建返璞归真的湖中“仙岛”,以期实现再造蓬莱的梦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风景营建传统的当代价值发掘为核心,从“人文—空间”一体化的视角阐述风景营建传统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文”与“空间”互动的空间范围、功能区划和空间层级,并结合福建永泰县月洲村的风景实践特征解析,从保护、规划、研究等方面提出传承策略,旨在为当前乡村风景营建提供新视角。研究表明,古人在“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始终将聚落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在遵从空间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构架“四望—生态”“近村—生产”“聚落—生活”的风景层级,实现人文与自然系统的融合。当代传承应跨越社会形态的认识束缚,从科学体系上弘扬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晖 《中国园林》2021,37(1):17-21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实践,在北欧风情街特定语境中以场所营造、愉悦的空间与简约精美的外观表现等本体性的设计策略,去构筑一个建筑风景。设计形成四条解读脉络:1. 采用黑白对比的色彩格调;2.轻快地与美景对话的场所; 3.处处有景,步移景随的空间;4.节点精致,表达技术美感的表皮。本设计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场所和构造思想为核心,探索了地方文化和全球化文明之间交叉影响下的建筑作为风景的诗意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亭”组景的旷奥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唐亭"袭古增妙""结亭组景"的先锋实践,总结其模式,再认识柳宗元旷奥思想中"游之适"的内涵、要素、目标与价值追求,从"形适"与"意适"2个层面,提炼概括出时空节奏体验的"环-中"旷奥原型——"凌阻峭"与"抵丘垤"的2类空间感受。研究发现:秉承"游所之往""风景求中"的价值取向,借助空间形态与序列组织调节游-息节奏、实现意境塑造,正是风景旷奥思想的"初心"。在与后来的造园组景、直至今天的绿水青山美之间,旷奥追求虽有间断但初心未变,对此"亭"功不可没。"亭"作为园林组景基本要素逐渐转化为中国园林典型的文化意象符号,作为实现风景旷奥初心的"结亭组景",逐渐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建筑的主题母语,开启了中国风景园林感受序列的新天地。进一步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与湖北2019园博园灵犀园为例分析探讨了旷奥理论结"亭"组景结合现代条件的运用思路与方法,以期不忘初心,与古为新,弘扬优秀的中华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3.
《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是明代朱之 蕃等人对彼时“金陵四十景”的总结集称,其景 图与题咏共时关联,集中揭示了金陵名胜的风景 特色和品题风尚,对解读金陵风景名胜的地方 意识和传统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现代 声景理论,以声要素识别及其环境特征为契入 点,结合《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的景图诗词 判读,在景观空间建构、听觉系统感知等相关理 论的基础上,针对“金陵四十景”声音要素及其 动态场景进行联立解析,进而总结归纳传统声 景营造手法。以“天印樵歌”为例,通过图文解 析展现了朱之蕃笔下声音场景及其想象空间的 内在关系与变动趋势,分析论证传统景图声环 境与风景境域的同一性。相关研究为传统景观 集称图册的当代阐释提供了现代声环境分析视 角,为当代风景名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传统 声景解析的研究坐标与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4.
李雅婷  邱坚珍 《风景园林》2023,30(4):130-136
【目的】月是中国园林中最常见也最深入人心的景观意象之一,以光景为研究视角,从构成要素、构景特征和营造手法逐层分析,可探寻中国传统园林月色光景构景价值。【方法】基于光景学的理论框架,通过搜集整理园记、绘画、诗作等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中月色光景的构景模式进行解析。【结果】总结了“空山对月”“水中月”“高台望月”“横斜带月”和“掬水月在手”5类经典的月色光景构景范式;从月色光景的人、光、环境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概括出“移世界的视觉效果”“月相变化的时空体验”“仰观俯察的空间层次”,以及“多维度的感官渲染”4种构景特征,并从中归纳月色光景主要的营造方式。【结论】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月色光景的营造不限于对亮度、照度和舒适度等的物理层面上的追求,而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语境以及场域中人的思想感知。可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月景营造研究及现代园林的光景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口三山作为重要的风景遗产之一,拥有较为丰富体系的图像与论述。明中晚期在镇江当地士人的自我审视与外来者的他者想象的交融互动中,形塑了京口三山这一地方性风景的多重意义场域。乾隆时期则更注重满清文化身份的建构,对南巡景观游赏与营造活动的分析可部分揭示乾隆重塑文化格局的权力运作方式。研究以京口三山中的焦山营造为焦点,借鉴艺术史分析方法,以图像本身的内证分析为基础,结合题跋、游记、志书等相关文本解读,通过对实景空间与图像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探析焦山“图 - 景”转译过程中的权力表达与政治意图,指出乾隆采用了复杂的文化延续与修正机制:一方面通过延续已有文化模式,构建与当地汉族精英的文化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化手段对文化模式进行修正,以巩固自己作为文化引领者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其原因是多方利益难以平衡,难以定义风景名胜区内部和外部的产权,并且不能正确处理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导致保护与发展不平衡。城景过渡空间是解决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城景过渡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特点,从而为实现城景一体化提出更科学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概要 以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扬州城市的互动发展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如何兼顾遗产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整合城市风景文化、保障城景生态格局、引导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空间发展的城景协调规划策略。目的是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战略层面实现城市与风景的共同发展、和谐共生,让目前较为封闭化、破碎化的风景区破茧化蝶,绽放光彩,唤醒扬州人对淮左名都、千年古城——扬州的乡愁。  相似文献   

18.
杭州“钱塘十景·浙江秋涛”是中国时景主题风景名胜的典范,彰显着时间统摄空间的独特风景观念。通过文献研读,解析“浙江秋涛”承载着天下奇观“八月十八(钱塘 / 浙江)潮”的时序地域特征“秋江潮汐”;仲秋民俗节庆场景与自然“涌潮”盛景融糅的时节地方特征“浙江观潮”;夜潮(汐)与满月声色相得益彰的时宜风景特征“汐声月色”;明初入选杭州“钱塘十景”之承上启下的时代名胜特征“盛世献景”。研究为整体理解时景主题名胜的形塑与特征提供重要参考,并为风景遗产“钱塘潮 / 浙江潮”的价值认知、评估与保护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杭州“钱塘十景·浙江秋涛”是中国时景主题风景名胜的典范,彰显着时间统摄空间的独特风景观念。通过文献研读,解析“浙江秋涛”承载着天下奇观“八月十八(钱塘 / 浙江)潮”的时序地域特征“秋江潮汐”;仲秋民俗节庆场景与自然“涌潮”盛景融糅的时节地方特征“浙江观潮”;夜潮(汐)与满月声色相得益彰的时宜风景特征“汐声月色”;明初入选杭州“钱塘十景”之承上启下的时代名胜特征“盛世献景”。研究为整体理解时景主题名胜的形塑与特征提供重要参考,并为风景遗产“钱塘潮 / 浙江潮”的价值认知、评估与保护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薇  李小龙  张瑶  冯晓欢 《城市规划》2022,46(4):中插1-中插2
<正>1.何谓“景无大小”中国疆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各地风景资源禀赋多样。纵观本土城乡规划与建设实践,不论在风景繁盛地区,或风景贫瘠之地,皆不乏精彩的人居创造,强调适应地域自然环境特质,因地制宜、因境置景,营造饱含地方特色的风景胜概与空间格局。由此累代形成“景无大小”的优秀风景营造传统,亦有“景物无小大”“风景小观,然忘乎其为小”“不以一篑为卑,九重为高”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