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以负荷不平衡率为基础,对不同地埋管布置形式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温度逐月变化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为地埋管布置形式的合理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冷热负荷特性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以一实际建筑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冷热负荷不平衡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出口水温的动态变化,并由此给出研究建筑冷热负荷不平衡率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蓄水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应用系统,展示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又一全新应用方式。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拓宽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方法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对蓄水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应用系统运行情况的总结和分析,可为地源热泵不同应用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特性是判定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地温的恢复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物性、桩群布置、系统运停比、冷热负荷强度和冷热负荷不平衡率等。根据某实际工程的桩群布置情况和地源热泵系统实际的运行情况,对典型区域典型年和五年土壤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模拟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大规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光  刘梦云  吴晅  毕文明  赵雪茹 《建筑科学》2020,36(2):51-55,86
以吉林省长春市某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每延米换热量、土壤温度及机组的COP,分析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对土壤热失衡的缓解作用。结果显示,在冬季典型月,太阳能系统为土壤进行补热,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所有负荷的工况下,土壤温度基本维持在6℃,每延米的平均换热量约30 W/m,系统运行良好。SGSHP系统可有效减小土壤温度降幅,在-70 m处,SGSHP系统土壤温度降幅仅为地源热泵(GSHP)系统土壤温度降幅的2%;在-100 m处,SGSHP系统土壤温度降幅为GSHP系统的3. 9%。SGSHP系统在严寒地区能够高效运行,能有效缓解土壤热失衡问题。机组的COP平均值约为4. 01。  相似文献   

6.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中土壤温度场变化特性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一地源热泵系统的实测土壤温度场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冬季、夏季及过渡季工况下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地下能量堆积问题是一个长期效应,记录分析土壤温度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调控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态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使用地源热泵供暖时,由于建筑负荷特性,地源热泵长期运行后会使土壤平均温度降低,造成供暖效果不佳甚至浪费更多能源。本文对拟采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的办公楼进行DeST软件建模,得到其动态热负荷;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拟平台,通过改变地埋管深度,模拟供暖工况下热泵系统动态运行。从不同深度地源热泵系统运行10年后土壤平均温度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变化情况可知,单独供暖工况下1200m深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场的温降幅度比100m浅地埋管土壤温度场低6.0℃。上述结果可为严寒地区深地埋管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东华大学图书馆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地源热泵系统全年运行进行测试,得到了热泵机组的供热量、吸热量及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在实验数据基础上,采用CFD软件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模拟,并验证实验数据;研究表明,图书馆类公共建筑采用地源热泵间歇运行模式,土壤温度场恢复良好,地源热泵第一年投入运行无热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突破,在保证室内舒适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能耗.通过选取5栋别墅样板间,进行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全过程跟踪.设计过程借助了全年负荷模拟工具校核设备选型与地下热平衡.施工时定期巡视以实现质量把控.项目建设了地温监测与能耗监测系统,监测全年冷热负荷对土壤温度波动的影响,对运行能耗和室内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影响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技术应用推广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影响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负荷特征与特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付祥钊 《暖通空调》2008,38(5):48-51
地源热泵系统在动态负荷下运行,其性能受所承担工程的负荷的影响.分析了地源热泵负荷特性,提出了影响地源热泵性能的负荷特性和特征参数,利用特征参数,结合不同功能建筑的负荷特征,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建筑负荷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给出了2个建筑负荷特性指标: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比R和建筑峰值冷热负荷比K。针对寒冷气候区的典型办公建筑,计算了5种R值和2种K值条件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进出口温度、土壤温度及热泵性能系数,得出了适用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R值范围为0.6~0.8,同时给出了不同K值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冷却塔辅助冷却地源热泵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土壤温度的全年温度变化特性,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COP。但是当建筑以冷负荷为主时,若完全依靠地源热泵来供冷,则地下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初投资均比较高,热泵系统的循环效率也较低。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在部分负荷时,完全依靠地源热泵供冷,在峰值负荷或冷负荷较大时,启用辅助冷却装置,使辅助冷却装置和地源热泵机组联合运行。分析表明,采用冷却塔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适宜大庆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方案,利用TRNSYS软件模拟了大庆地区某建筑的全年动态负荷和地埋管地源热泵不同运行模式、不同地埋管间距情况下土壤温度场及系统COP。模拟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土壤温度恢复速率为0.45℃/月,在考虑土壤温度自身恢复和经济性的情况下,该地区冷热负荷相差25倍的建筑的地埋管间距应设置为6 m。若在类似大庆的严寒地区使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对建筑供暖供冷,应适当增加地埋管间距并增加辅助装置来消除土壤热失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客运站的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对条形地埋管区域的土壤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与比较了两种不同运行策略下全年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就全年运行而言,地埋管的换热效率在高负荷间歇运行方式下优于低负荷连续运行。在高负荷间歇运行的方式下全年土壤温升也远小于低负荷连续运行的方式,土壤温度恢复特性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典型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与冷却塔复合运行模式优化为目标。针对南京地区公共建筑夏季负荷的特点,通过分析地下土壤温度和空气湿球温度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和冷却塔散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土壤源热泵与冷却塔复合运行的优化策略,并给出了优化策略运行模式下暖通空调机组的设计建议和节能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夏热冬冷这种冷负荷占优地区,若由土壤源热泵系统承担所有的空调负荷,则会造成全年土壤取放热量的不平衡,从而出现常年运行后土壤温度的逐渐上升,降低系统夏季的运行效率,不利于系统持续稳定高效的运行。为此首先利用模拟软件TRNSYS搭建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对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从冬夏累计负荷比、埋管间距、埋管深度、土壤导热系数、回填料导热系数这几个影响因素出发,研究土壤源热泵长期运行的热平衡问题,以期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合理应用和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小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最近一年运行数据的调查和其运行管理现状分析,获得该小区的运行费用水平。通过对该建筑的运行费用评价并分析其特点,指出了该小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源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针对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分析研究,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供热水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设计分析,并采用C++编程模拟地下水渗流和土壤热物性动态换热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为缓解地下土壤冷热负荷累积效应提供设计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能效,促进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热水系统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渗流作用下地源热泵系统跨季节土壤蓄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热渗耦合作用下的土壤传热数学模型.针对单U形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在不同地下水渗流速度和土壤热物性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针对管群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全年跨季节土壤蓄热、取热运行工况模拟,得到一个周期内不同工况结束时的土壤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20.
地源热泵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产业和日常活动中,地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短缺,地源热泵技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地埋管换热器作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效果对热泵运行效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工况运行对周围土壤温度产生的影响,研究埋管周围土壤的温度场变化。对夏季土壤温度场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分析,地埋管周围土壤在地下2m处和地下30m处会有明显的不同。地下土壤在5m以下埋管越深的地方土壤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