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8,(9)
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需求,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0)
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而且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有效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实现高效的学习。基于此,主要针对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如何培养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2)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这是因为通过高质量的预习,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入且全面的印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好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预习,掌握提升预习质量的方法,这些做法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是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的最佳时期。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多阅读、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习惯。先对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6)
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预习、学习以及复习。而在这三个阶段中,预习关系着整个学习的基调。从小学语文的角度来看,预习又有其他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从语文的全局角度考虑,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注意方法,避免对学生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例出发,具体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0)
语文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当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多方面努力,其中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以实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识了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才能让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锐利武器。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预习达到高效水平?下面,根据本人二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所见所闻,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课前高效预习的内涵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大概了解新授课文的情况,使学生在上课时不至于盲人摸象,增强学生掌握、驾驭新知识的自信心,激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7)
近几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为重点学科一直都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数学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门学科,那么想要提高数学水平,进行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课前预习不仅仅能够让学生预习第二天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则成为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预习,不仅仅是打好学习的第一基石,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首先分析现阶段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接下来阐述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求精神,是提高小学生个人素质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兴趣做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1)
语文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课文提前进行了解、思考、质疑、探索的求知过程,既有利于对旧知的回顾、复习和运用,也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学习的技能。要想达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效果,需要教师有方法的引导,要在预习中做到由易到难地循序渐进,保证任务具体而引人思考,并在适当切合的方法上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