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红波 《建筑技术》2007,38(3):183-185
结合上海地区26栋高层建筑钻孔桩基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桩端持力层的种类、桩端压缩层中砂土比、桩周土层特性等因素对钻孔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和压缩层内的砂土比对桩基沉降有较大影响,钻孔桩沉降受桩周土的影响明显小于打入桩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桩基施工过程中会对桩周土体产生扰动,在桩侧、桩端产生沉渣及泥皮,影响桩基质量,造成桩体竖向承载力大大降低。后注浆技术能固化桩侧及桩端土体,提高其刚度及强度。以福州市某高层住宅工程为背景,对一组钻孔灌注桩进行桩侧、桩端后注浆处理,研究后注浆桩竖向承载力增强效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注浆后,对桩端土体产生预压作用,改变了桩土界面条件,使桩侧摩阻力显著提高,同时后压浆固化了桩底沉渣,加固了桩端土体,提高了持力层强度,使得桩端阻力提前发挥,从而在桩端位移较小的情况下,桩基发挥出了较大的桩端阻力,降低了桩基沉降量,增强了竖向承载力,提高了桩基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3.
王海恩 《施工技术》2022,51(1):32-35,43
为了探究某蠕滑边坡上桥梁桩基的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降雨影响的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对边坡蠕滑导致的桥梁桩基力学特性变化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墩台下的各桩基:后排桩基弯矩极值大于前排桩基,后排桩基的边桩和内桩弯矩极值差值约为内桩弯矩极值的6.7%S(S为横向桩间距),中、前排桩基中边桩和内桩弯矩极值差值约为内桩弯矩极值的10%S;后排桩基的位移极值最大,中排次之,前排最小.在进行边坡上桥梁桩基础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坡体滑动产生的推力,还应考虑同一墩台不同位置桩基的差异配筋.  相似文献   

4.
王瑞亮  向继兴 《四川建材》2012,38(6):185-186
桩端后压浆技术可减少桩底的沉渣和桩周泥皮对桩基的不利影响,改善桩土相互作用关系,能大幅度提高桩基承载力、降低桩基最终沉降量。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桩基端后压浆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描述,为了判定桩端后压浆承载力提高幅度及压浆效果,选择4#主墩7#、9#桩进行后压浆竖向静载荷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在桩基施工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东江双层桥嵌岩桩自平衡试验实测数据,探讨了大直径、嵌岩深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分析了桩端压浆对于提高桩基承载力及减少桩基沉降的作用,研究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展规律及注浆前后的变化,得到了桩端承载力在桩基承载力中的比重.试验结果表明:大桥嵌岩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并有较大富余;桩端压浆对提高桩基承载力,改善桩基沉降效果显著;桩侧阻力的发挥程度与桩土间的相对位移有很大的关系,桩端阻力增长与沉降近似成线性关系,桩端承载力为整个桩基承载力的30%~50%,该嵌岩桩属于端承摩擦桩.  相似文献   

6.
考虑流变性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并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了由桩体变形和桩底沉降时效特性的桩基沉降位移计算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了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的演变规律、对应承载模式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软土地层中桩基荷载通过桩周阻抗自上而下传递,桩基承载模式随荷载增大存在摩擦承载模式、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与环境条件逐步演化的动态关系;当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时,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桩体压缩瞬态弹性变形;当桩基承载模式处于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状态时,桩基总位移为桩体变形和桩底土体沉降位移的叠加,受土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且随荷载增大桩端承载效果以及桩基位移的时效性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学报》1993,15(6):125-126
<正> 一、全国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学术会议征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拟于1994年11月在南京市召开第二届联合年会,年会主题为: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征文内容如下:①桩基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②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桩基差异变形处理方法;③复杂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实例;④桩基工程观测结果与分析;⑤大直径桩施工技术;⑤超长桩、嵌岩桩施工技术;⑦钻井平台、码头、桥梁桩施工技术;⑧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⑨建筑密集区高层建筑桩基施工经验;⑩新型桩的施工设备、方法;⑾桩基工程设计、施工事故实例分析;⑿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标准应用、问题及讨论。  相似文献   

8.
倪正田  詹金林 《山西建筑》2010,36(35):89-90
对软土地区地面堆载对邻近桩基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分析了填土对邻近桩基的地面沉降水平位移、桩身变形、桩身轴力、桩身弯矩等的影响,得出桩身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填土高度对桩基影响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9.
林智勇  戴自航 《土工基础》2013,(6):51-54,64
针对密桩桩基、疏桩桩基两类桩型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沉降压缩层的分层原则、沉降计算点、应力计算点的选取原则;探讨了附加应力、沉降计算深度、压缩层厚度等指标的影响因素、计算指标取值,并给出了压缩层厚度计算公式;对长桩疏桩桩基,分析了沉降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减少桩基沉降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常规桩基、复合桩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筏连接形式的不同和桩身的垂直度对桩身内力有显著影响,现有规范和计算方法对此仅作定性描述,没有定量分析,给设计和计算带来困难。文章通过具体算例,针对同一工况,分别按照常规桩基、复合桩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基于"m"法计算出上述3种情况下的桩身应力并进行了对比,同时按规范允许偏差范围,计算了垂直度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仅考虑水平荷载,常规桩基和复合桩基在桩顶1/4范围内产生较大弯矩,而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身内力则远小于前两者,如考虑桩身在规范允许的垂直度范围,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身内力迅速增大,数值接近常规桩基和复合桩基。建议在桩身1/4范围内应加强配筋,刚性桩复合地基在该范围内不宜选用素混凝土桩,该范围外的其它部位可适当降低要求。  相似文献   

11.
萧俭广 《建筑技术》2009,40(3):261-263
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关键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成孔过程不出现漏浆,或虽产生漏浆但不引起塌孔等质量事故,确保成桩质量及安全,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结合工程实际,着重论述建筑基桩施工时,若遇复杂岩溶较成功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潘黎萍 《建筑施工》2021,43(3):358-360
为保证现场桩基工程中的钢筋笼施工质量,结合上海市闵行区某住宅建筑桩基施工的应用案例,从混凝土坍落度、泥浆相对密度、导管操作、吊筋焊接以及混凝土初凝时间等方面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产生上浮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钢筋笼上浮现象的处理措施和预防对策,可为施工现场浮笼问题的处理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泥浆质量控制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泥浆制备、循环、净化等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钻进速度和成孔质量、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挥。结合上海某超深钻孔桩基工程,从地层物理力学性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试验测试,确定了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静钻根植桩是采用专用的单轴钻机,按照设定深度进行钻孔,桩端部按照设定的尺寸进行扩孔,扩孔完成后,注入桩端水泥浆和桩周水泥浆,边注浆边提钻,钻孔完成后依靠桩的自重将预应力管桩植入设计标高,通过桩端及桩周水泥浆液硬化,使桩与桩端及桩周土体形成一体,制成由预制桩身、桩端水泥浆和土体共同承载的桩基础。具有泥浆排放量少、对环境影响较小、桩身质量稳定可靠、桩基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论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其设计方法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解忠明 《山西建筑》2011,37(11):81-82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冲击钻孔桩基漏浆处理的技术要点,并总结了质量控制及安全保证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冲击钻孔桩基漏浆问题,保证了周围桩间原状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某住宅楼的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剔除桩头浮浆过程中发现桩头浮浆层过厚、混凝土不凝结的质量问题,为此对基桩桩身混凝土质量进行了钻芯法和成像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对基桩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其工程经验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直径长桩钻孔泥浆制备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直径长桩钻孔泥浆的制备和控制是关键工艺。通过对滨江大桥桩基施工介绍钻孔灌注桩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的施工技术,特别着重介绍了聚丙烯酰胺(PHP)钻孔泥浆制备、新浆制备、泥浆循环系统以及钻孔过程泥浆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第 《中国建材科技》2023,32(2):115-117
本文以某城区高架桥桩基础施工项目为例,在总结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从桩位施测、护筒埋设、钻进成孔、泥浆制备、钢筋笼制作、水下灌注等方面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结束后对桩基施工质量就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钻跟管桩是一种桩侧后注浆的非挤土PHC管桩桩型,是近年研发出的新型大直径桩基础。为了研究这种新桩型的竖向抗压承载性能,对现场5根直径1m的随钻跟管桩进行静载和高应变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静载试验结果为校核标准,高应变承载力检测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嵌岩0.5m的随钻跟管桩极限承载力可达到20000kN,比同等直径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承载力经验计算值大13%~23%;桩侧后注浆工艺和桩端嵌岩深度能有效提高随钻跟管桩的侧阻力发挥,实测值比灌注桩的规范计算值大28%以上;虽然现场4根随钻跟管桩均嵌入中风化花岗岩0.5m,但端阻比小于30%,呈现摩擦型桩的承载性状。试验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机理,可为其工程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买燕 《建筑施工》2021,43(1):5-6,33
为解决特厚粉细砂覆盖型喀斯特地区桩基础施工存在的坍孔、漏浆、钻孔偏斜等问题,进行了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冲击成孔+抛填弃土(拌和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块(片)石加固、护壁等施工方案。实践证明,上述施工方案能有效解决喀斯特地区桩基础施工难题,保证成桩质量,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弃土,降低了施工成本,对类似地质条件的桩基础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