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门窗》2019,(6)
建筑外门窗属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其抗风压性能对建筑物安全、质量存在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检测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问题及方法,分析了检测方法在检测外门窗抗风压性能时的有效运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筑外门窗新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国标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和GB/T 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与原国标建筑外门和外窗的气密、水密、抗风压以及保温性能的分级不同.新国标将上述建筑外门和外窗的4个性能分级指标进行了调整、合并.为协调统一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和验收,文中对新、原国标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孙晋  常永奇 《门窗》2012,(7):8+13
本文依据GB/T 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在试验室条件下检测了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并对其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简称外窗物理三性)检测,无论试验室的室内检测还是现场检测,以前均采用GB/T 7106--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7--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和GB/T 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检测方法,2007年8月21日建设部首次发布了JG/T 211—2007《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与过去现场检测沿用的国标相比,除继续沿用国标的性能分级指标外,在适用范围、检测步骤、结果评定等方面都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5.
廖拓  李雄祥 《广东建材》2009,25(7):187-188
分析研究GB/T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中气密性能检测方法,及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重庆某广场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及高低温循环性能等试验结果,分析了现代建筑幕墙的几种性能参数的变化,在本领域的检测中,首次提出并实践了温度循环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外门窗(包括外门及外窗)的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事,所以做好建筑外门窗施工前的质量检测尤为关键。建筑外门窗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是依照门窗工程设计要求,检测外门窗的抗风压性、水密性和气密性,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门窗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结合工作经验,重点探讨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方法,并就检测结果分析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炎  陈可君 《工程质量》2011,(10):26-32
针对建筑幕墙工程,探讨了其气密、水密、抗风压和平面内变形性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中举  王学武  胡成群  郑展 《门窗》2011,(12):45-48
本文通过对建筑门窗三性检测方法的新旧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对原标准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并对在升级和改造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解决措施和方法,使其完全满足GB/T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的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负风压性能现场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外墙外保温系统抗风压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费用高,检测结果不能真正代表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阐述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试验方法,模拟负风压的作用方式,通过能使拉力均布的拉拔装置来检测外保温系统的抗风压性能.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能真实反映外保温系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倪世元 《安徽建筑》2009,16(3):141-143
文章以肥西县某宾馆桩基工程为实例,对大直径钻孔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出本次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塔机最大安全载荷的分析中,考虑了随机性较大且影响相对较大的风荷载因素。通过简化风的因素,固定一些浮动较小的变量,进而确立风荷载简化计算公式。以常用的F0/23B型塔机为例,进行力学分析,并引入影响最大安全负载的风荷载系数ζ,对塔机整机受力、转矩平衡进行了详细计算。  相似文献   

13.
浅谈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洪琴  马丽霞  管明福 《山西建筑》2009,35(22):316-318
指出桥梁静动载试验是分析桥梁特性的重要手段,在综述静动载试验的主要项目、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提出了静动载试验的改进方面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桥梁的安全运营、维护、加固、改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确取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是关系到桩基础是否安全与经济的重要问题.采用现场静荷载试验所得到的单桩垂直承载力标准值是最基本、最合理的,它是桩基础设计最主要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BS5400规范中的荷载及荷载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建增 《山西建筑》2004,30(11):33-34
结合对英国规范BS5400中有关荷载规定的理解,就对国内桥梁设计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内容,从恒载、二期恒载、活荷载、荷载组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于大跨度桥梁横向的动力分析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风荷载是强风区高层建筑的主要侧向控制荷载,确定脉动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借助于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和风压测量试验,分析讨论了沿建筑物高度分布的平均风力、脉动风力、风致振动惯性力以及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要的等效静态风荷载的确定问题,可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楼梯设计是结构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设计中常有设计师对楼梯设计荷载取法较为混乱或人云亦云的输入荷载值。更有甚者,只要是梯间,无论什么样的楼梯,对楼梯荷载通通按恒载8.0kN/m2,活载2.0kN/m2。论文通过对典型双跑楼梯、单跑楼梯、剪刀楼梯等的受力进行举例分析比较,总结出通常做法的谬误之处,提出了合适的楼梯荷载输入法,希望对设计师在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高层建筑对局部构件进行强度验算时,不应采用整体结构的风荷载计算公式.局部构件自身及其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风荷载内力效应,应为主体结构由于风荷载引起的振动,对于局部构件的支座动力输入,另加局部构件的直接风荷载.本文给出与规范相衔接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transmission tower by substructure tes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paper, a half-scaled substructure tes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failure mode of an existing transmission tower subjected to wind load. A loading scheme was devised to reproduce the dead and wind loads acting on the prototype transmission tower. The load was enforced on the model structure using two actuators and a triangular jig mounted on the reduced model. Preliminary numer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member force of the specimen for the design load. When the substructured transmission tower was loaded by 270% of its maximum allowable buckling load, local buckling occurred in joints of leg members with weak constrai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ch as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displacements, and strains of member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buckling was due to the additional eccentric force caused by unbalanced deformation of the specimen.  相似文献   

20.
关依据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的特点,分析了风作用的基本特性和高层建筑的结构抗侧移特征。通过风作用对高层建筑所产生各种效应和影响的剖析,揭示了建筑平面形式、体型设计与高层建筑所受风荷载大小的关系。进而从高层建筑的平面、体型、比例、刚度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抵抗风荷载的建筑体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