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雷  王立峰  曹震宇 《华中建筑》2002,20(6):43-46,49
将主流和边缘的概念引入对城市特质的理解中,定义城市内在特质的属性,衡量城市发展状态和模式,全面准确的理解城市自身发展的个性。着重阐述不同属性的城市在空间形态表现上的差异,并对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引导城市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城市边缘属性成因及空间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雷  朱丽平  王卡 《华中建筑》2003,21(1):67-68,75
参照文化现象研究领域中“主流”和“边缘”的界定,提出城市的“主流属性”和“边缘属性”的概念,并分析城市边缘属性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及其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以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匮乏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建筑边缘空间是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概念,建筑边缘空间的设计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的创造,其对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本结合现象学理论与空间设计理论对建筑边缘空间的概念及其形成进行论述,通过对建筑边缘空间的特点、属性与作用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地提出创造建筑边缘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发展的回顾及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9村交接地带、城市和9村功能互相交错的区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最集中的区域。国外已有的边缘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内容从最初的定义边缘区、分析形成特征,发展到从城市区域出发,从经济、空间、功能等多角度分析边缘区的问题。从研究历程看,边缘区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内容从最初的空间状况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讨论边缘区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跨世纪的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这一功能的转变和目标的确立实质上是上海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从深层次上分析,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是以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城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都统一于城市持续发展过程之中,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优化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城市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通过对上海城市功能转换导致用地置换的分析,并结合当今国际大城市地域空间发展趋势及上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现状,探讨了上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国强 《城市规划》2007,31(10):23-29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在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演化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中心城区边缘区发展的界限范围,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天津的分析,强调城市中心城区以及边缘区的区域群体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以此来探求中国城市化空间构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的自然资源学基础及其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湘  祝文君 《地下空间》2004,24(4):543-54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自然界的空间资源与城市空间战略性发展相结合的规划。本文用比照研究的方法,把城市地下空间纳入自然资源学的研究范围进行分析,得到了新的启发;从自然资源学和城市空间利用两个角度阐述了地下空间的自然资源属性和空间特性,明确了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阐述了评估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及实际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孟珏  周春山 《规划师》2013,29(7):79-84
以各类综合性新区、新型产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新区在城市外延式空间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879个城市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空间连续性与跳跃模式下的城市新区空间增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新区的空间增长模式可以分为边缘连续式、近郊跳跃式与远郊跳跃式;目前城市新区以5~20 km的近郊跳跃式为主,边缘连续式与远郊跳跃式居次;城市新区的跳跃程度同时受到新区自身功能与母城发展条件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桥下空间的更新改造和活化利用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情怀、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因而备受社会关注。在梳理我国城市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城市桥下空间开发与治理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城市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往城市的边缘地区在区位上逐渐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地带转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然而受到现有土地利用、开发组织方式以及制度基础的交织影响,边缘区更新难以顺利实施,难以适应城市重构的需要。本文借鉴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空间重构下边缘区功能、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并以常州市清潭片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转型阶段的发展诉求,为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健康城市系统理论研究是指导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健康城市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共识性分析框架、属性研究滞后等问题。研究阐明了健康城市的五大系统—健康政治、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系统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关系,重点解读了健康城市的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提出基于政策、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形态等层面的促进手段。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历史街区的认识以及城市设计在其保护与更新中的具体运用与原则,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叶菲  陈刚  徐辉 《城市勘测》2010,(3):30-31,40
作为数字城管的基础,城市部件普查的精准度和扩展属性规范化成为管理效能提升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参与江苏省南通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的经验,就拓展部件扩展属性方法及应用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网络研究:由等级到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等级到城市网络转化的研究视角,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城市网络研究的转变模式、网络结构特征、单个城市与城市网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从城市单体来看,可从城市等级的中心性与城市网络的节点性组成四象限分析城市的特性并对城市进行归类;(2)从城市联系通道来看,城市等级到城市网络经过了单向与非对称、通道少到双向、通道多样化的转变,作者从联系方向、联系主体、联系大小、联系空间、联系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3)从城市外部联系角度来看,可从点、线、网络结构方面进行城市网络的分析研究;(4)结合城市网络特征,单个城市与城市网络的基本关系可从节点、关系通道、联系强弱、聚类特征、抗风险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Successful public open spaces are comfortable arenas where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genders and ethnicities benefit from miscellaneous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seeks to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a successful public open space. First,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identifies the users’ evaluations. Seco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explore the experts’ opinions about the relevant iss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succ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making successful public open spaces, while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play the least significant role in such spaces. The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pragmatic suggestions that assist urban designers, landscape architects, architects, policy-makers and urban planners in creating lively communities in city centres,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cities.  相似文献   

16.
单德启  黄颂华 《规划师》2003,19(4):17-20
以威海市文化路及其沿线地段的城市设计为例,对如何在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中,保持和发展城市的地域特色进行探讨和研究,指出融入地域主义的城市设计为我国许多城市中以经济性和功能性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一个反省的角度,恢复城市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应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孙施文  王喆 《规划师》2004,20(8):5-9
滨水区的发展通过对滨水区的开发活动可以更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从而使城市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利于城市在市场上吸纳资源、推销产品和服务,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风景区研究(二)——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风景区与城市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但两者之间互利发展的历史关系又说明他们之间的矛盾是能够协调的,城与景应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基于城景协调发展的理念,分别从城市视角、城市风景区视角及两者相互关联的视角,尝试提出了解决城景矛盾、促进城景发展的10个途径。期望风景园林工作者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作者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理解并应用城景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保护城市风景区的同时促进城市风景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灏 《福建建筑》2013,(2):22-24,65
当代城市空间形态正朝向系统化、立体化渐进,一种开放的城市与建筑共通的场所观念被人们所接受。处于城市空间中的建筑界面设计,就是处理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对于建筑界面设计,我们不能仅仅是满足建筑自身功能需求,还应该更多给予公共价值层面的考量,注重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20.
浅谈建筑的技术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树京  朱杰 《山西建筑》2010,36(12):6-8
在介绍建筑的三个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属性及其内涵作了进一步认识,重点就建筑系统中的技术属性进行了论述,概括了新技术对建筑系统的推动作用,以促进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