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作为兴起的主动加固技术,充分利用碳纤维高强、高弹材料特性,有效地改善了结构构件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成品预应力碳纤维板产品加固T梁桥的施工工艺及关键要点,工程实践表明该加固施工方法有效,施工工艺简便,周期短,对桥面交通影响小,成本经济,可为同类梁桥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肖慧坚 《四川建材》2013,39(3):36-37
笔者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阐述了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方案与施工方法,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的桥梁荷载,指出加固后该桥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加固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贴碳纤维布对某砖混住宅部分预应力空心板进行加固。对加固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外贴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空心板能够显著提高其抗弯承载力。该加固方法施工方便、速度快,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国外建材科技》2016,(5):10-13
采用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对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孝南互通A、B斜拉桥塔柱进行加固。加固时选用碳纤维板及碳板专用粘结胶作为加固材料,针对不同部位设定预应力张拉初始应力为360 MPa和720 MPa,并在塔柱上设置了永久性锚具设施。加固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桥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改善了塔柱结构内力分布,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受弯试验大多建立在结构“一次受力”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固工程中结构大多为“二次受力”的实际情况出发,试验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受弯结构。作者利用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预应力碳纤维板专用锚具的基础上,完成了2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试验梁、1根非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试验梁受弯构件的模型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试验梁的受力性能。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对试件承载力、使用阶段变形、碳纤维应用效率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显著提高受弯构件开裂及屈服荷载,减小构件使用阶段内的变形,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性能,对延性下降趋势加强设计。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6,(2):169-172
结合分布式长标距FBG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结构应变及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江苏汾灌高速公路新沭河大桥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监测工程为例,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采用了分布式长标距FBG传感器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FBG传感器可较准确地对桥梁加固过程中的应变状态及安全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长期监测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过程中的工作性能及碳纤维板预应力的长期损失,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对连续箱梁桥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2,42(9)
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分析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借鉴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分项进行计算,并给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分析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借鉴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分项进行计算,并给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鼓楼立交桥至今已服役20余年,在一次桥梁结构安全检测中发现该桥本部分预应力连续箱梁存在预应力缺失的状况,危及桥梁整体结构安全,须对其进行加固,以提高承载能力。通过该桥梁加固施工的案例,介绍了桥梁加固技术中外粘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施工方法,了解碳纤维材料应用在桥梁加固领域中所具有的独特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支梁桥的力学性能。从顶杆间引入碳纤维板预应力筋,既能对主梁施加预应力,又能在主梁底端提供一个向上的顶升力,减小原结构的挠度。因此,通过顶杆间引入碳纤维板预应力筋,可以提高加固施工的速度和效率。通过缩尺模型静力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用量、预应力筋尺寸、顶杆数量等参数对组合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在张拉组合梁的弯曲试验中,通过增加预应力水平和CFRP板数量,有效提高了组合梁截面的弯曲惯性矩,对组合梁屈服承载力和极限弯曲承载力的加固效果提升明显,并且加固试件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对于第三个组合梁,使用15%预应力水平和3 mm厚度的CFRP板进行加固时,其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47.9%,下翼缘的屈服荷载提高了39.8%,弹性阶段的刚度提高了21.66%。  相似文献   

12.
在自主研发的一套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技术基础上,探讨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梁的承载力满足加固设计要求,且裂缝和挠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是具有明显加固效果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加固技术,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研究是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设备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借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分析方法进行分项计算,并提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碳纤维板张拉及锚固装置对3根钢梁进行加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行。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值的15%。  相似文献   

14.
采用MIDAS/FEA建立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和普通碳纤维板加固后预应力空心板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工程中使用碳纤维板加固类似桥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行研制的碳纤维板张拉装置,完成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并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设计、加固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试验结果表明:与非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相比,使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刚度以及碳纤维板的利用率;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技术成熟可靠,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桥关键设计要点,综合利用极限平衡状态等式、有限元工具,并根据既有桥梁缺损状况及评定标度按规范考虑各分项检算系数,对既有承载力、应力状态进行加固验算;另外介绍了相关施工工法及要点。工程实践表明,该加固设计、施工方法有效,施工工艺简便,周期短,对桥面交通影响小,成本经济,可为同类梁桥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程实例中不同构件的受力特点,采用了碳纤维加固混凝土T形梁和双向板;体外预应力加固双向板以及预应力拉索加固柱。并分别对各构件进行了设计计算,给出了各自的施工工艺要点。实践结果表明,加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3根长度均为4.2 m的钢筋混凝土梁试件为例,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二次受力加固试验,分析已屈服钢筋试件、使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试件的力学性能。将未经过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构件的一次受力,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的构件二次受力进行比较,分析该技术在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的抗弯刚度、延性、构件强度等方面优势。可得到经过碳纤维板加固后的试件,自身开裂荷载明显提高,与未加固的试件对比,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提高效果显著;试件截面的刚度被大幅减弱,但试件变形程度依然与比对试件相似。说明对结构已剧烈超载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能够令材料抗弯刚度性能恢复至超载之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补强加固技术。与传统的粘贴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相比,该技术能充分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抗拉强度,有效地减小结构原有裂缝宽度和限制裂缝的发展,显著改善结构的工作性。本文以长沙市东二环团结立交桥预应力砼空心板,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为例,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板梁底加固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总结了此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实践证明该梁底加固施工技术先进可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相关经验,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8根试件采用碳纤维板配套锚具及张拉装置,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侧面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预应力、配筋率、加固长度和高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对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挠度、裂缝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侧面加固可明显提高构件的受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