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窗》2019,(12)
漩口中学位于汶川地震中极震区映秀镇,系2008年地震遗址。本文主要对该校的框架建筑中的砌体结构震害展开调查,粗略分析了砌体结构的倒塌形式,给出了影响框架建筑砌体结构倒塌形式的原因,总结出框架建筑砌体结构在震中破坏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对甘肃省两当县建筑的破坏情况。主要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两当县建筑震害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对甘肃省两当县建筑的破坏情况。主要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伍世添 《广东建材》2011,27(7):56-58
1砌体房屋设计的必要性近十年来,是全球的地震活跃期,我国也频发地震灾害,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级大地震,造成大量地面建筑破坏和倒塌,其中又以砌体结构的建筑倒塌和破坏的比例最高,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调查和总结震害经验时,对于不同年代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5.
朱俊伟 《山西建筑》2009,35(31):51-52
简要阐述了汶川地震造成的各方面损失,结合从事建筑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经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以及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特征作了归纳,并指出农村民居损毁十分严重,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是建国以来波及面最广,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汶川、汉旺、北川等地区,裂度估计达到10~11度;绵竹、绵阳达到8-9度;远至成都、西安都有震害,震中地区房屋成片倒塌,剩下尚存的建筑也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以后,笔者参与了地震灾区建筑(有砌体、钢筋混凝土、底框等结构)的房屋安全鉴定及加固改造等工作,从中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汶川8.0级地震中各类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汶川地震中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破坏特点,并对破坏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在现场科学调查的近5000个建筑物破坏样本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中不同烈度区的建筑物的破坏特点进行分析。取得以下成果:掌握了设防砌体结构和未设防砌体结构、底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特点,并对上述结构的破坏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统计分析不同烈度区内各建筑物的破坏率;对比分析上述结构在不同烈度区中的易损性。对我国地震工程界认识不同类型结构以及设防与非设防结构的破坏形态及今后修订抗震设计规范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元2008 年5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四川汶川地区,给中国的老百姓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造成了巨大损失,随即,笔者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江油,对当地砖混结构房屋受损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结合在灾区收集的相关资料,结合我国抗震设计相关原理,谈建筑抗震设计在工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建立 《四川建材》2010,36(4):266-267,270
楼梯是房屋的出入通道和重要的紧急逃生通道,本文根据对地震现场考察的情况,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多层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破坏情况,分析了破坏原因,并对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张淑花  张波 《矿产勘查》2018,9(10):1880-1887
普格县活动断层及新构造作为则木河断裂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普格县城区规划重点考虑的活动构造,通过初步分析该断层带的基本地质特征、活动性,为该区防震减灾规划及分析该断裂潜在地震危害性奠定了基础。通过遥感解译、地质测量、隐伏段电法、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综合地震地质调查、活动断层调查研究成果,编制工作区活动断层分布图,研究新构造展布及运动特征,分析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步分析其稳定性、危险性及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发现,汶川8.0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北川—映秀断裂之映秀南西—平武南坝石坎子段,彭县—灌县断裂的都江堰向峨—安县桑枣段也同时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北川—映秀断裂上的地表破裂长约220 km,表现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特征,最大同震位错在6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与先期的研究成果一致;彭县—灌县断裂上的同震地表破裂长约100 km,表现为右旋–逆冲运动特征,最大垂直位错在2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之比为1∶1~1∶3。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及同震位错特征表明,汶川8.0级地震系北川—映秀断裂的逆冲–右旋运动所导致,并同时牵动了彭县—灌县断裂发生同震地表破裂。地震灾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地震波导致的强地面运动破坏、地震地表破裂带直接撕裂、地震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和滑坡等)摧毁或掩埋建(构)筑物和堰塞湖等。根据地震考察资料并参考InSAR和强震仪记录,勾绘的该次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沿龙门山构造带呈N40°~50°E方向延伸,出现了3个XI度的破坏区,具单侧多点瞬间破裂的典型特征,导致了四川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地区灾害较正常地震衰减破坏的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14.

A giant, high-position rockslide occurred in Xinmo village of Maoxian County, Sichuan, China, on June 24, 2017. It was the largest rockslide recorded since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caused great loss. We use field survey data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describe the geometric and zoning of the Maoxian landslide, and we discuss its sliding mechanism and the role of active faults in its formation. The sliding mode of the Maoxian landslide involves a plane failure mechanism (sliding rupture), while the slipp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 rock cracking and deterioration stage, and a high-speed sliding stage. The role of active faults (earthquake and fault movement)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Maoxian landslide formation, while lithology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and rainfall acted as an inducing factor. The fault vertical combination model (“back thrust” dynamic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coseismic landslides caused by the 1933 M 7.5 Diexi earthquake. We consider that a steep slope near the active fault, especially where the active fault intersects, just like the “locked segment” of a fault, is the uppermost area to develop a large landslide.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003,2008和2010年在宝兴、康定地区4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初步揭示汶川地震后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尤其是康定地区,地震后仍然积累有较高的地应力,震后应力调整以积累为主;龙门山断裂西南端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已经达到断层活动应力临界下限值,断裂活动进入临界状态,未来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结合地应力测量结果、地震地质等资料认为,龙门山断裂西南端具有潜在大震危险性,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研究成果对于龙门山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分析、地应力长期监测以及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在龙门山茂汶大断裂带四川省汶川境内映秀镇北纬31.0°N东经103.4°E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约33km,震中烈度高达11度,含北川和汶川以及绵竹汉旺镇等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笔者就地震预报和本次地震部分破坏现象,浅谈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中应思考的部分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建筑在地震灾害控制中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安溪县学校建筑抗震安全调查情况,分析了安溪县学校建筑的现状,并从建筑规划、结构体系、抗震构造和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探讨教学楼建筑在地震灾害控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干线公路典型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基于地震灾区的大量调查、检测、评估与抢通保通的成果,概括介绍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公路总体损毁情况;归纳总结了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典型震害特征,并从地质和工程角度简要的分析了震害产生原因。桥梁毁坏程度与发震断裂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隧道破坏程度不仅与发震断裂距离有关,而且与组成围岩的岩性有关,断裂带附近软硬相间的沉积岩隧道震害较为严重,花岗岩隧道震害轻微。边坡震害与断层带距离和组成边坡的岩性、坡度等有关,断裂带附近花岗岩、石灰岩及砂岩等组成的高陡边坡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9.
震中距作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参数,是地震现场快速评估的重要指标。根据汶川Ms 8.0级地震中378座严重震损土石坝的坐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不同梯段断层距和震中距下土石坝震损密度分布规律。对土石坝震损比例与震中距和断层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震损数量与震中距、断层距的关系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震损密度与断层距的相关性大于震中距。认为大震中宜采用断层距为评估现场震害的指标,中小震则宜选用震中距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汶川县供水现状的调研,提出了供水系统的重建方案,特别是针对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提出了有关规划优先、科学重建、水厂定位、管网布局、管材选择、建筑风格等新的思路和建议,可为同类地区供水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