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有关基坑变形的计算方法对杭州某商业楼基坑工程进行基坑变形的计算,m法计算得基坑最大位移为29.2mm,基床系数法求得基坑最大位移为7.2mm,实际基坑最大位移为174.6mm,基床系数法求得基坑变形特点与实际情况不同。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很多.本研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土的比例系数和桩的变形系数,并充分考虑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之后确定土体参数、支撑条件、支护桩入土情况、施工进度的影响因子,对已有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修正。最后得出合乎本工程的基坑变形计算方法,能在实际工程中对深基坑变形进行及时准确地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23个软土地区逆作法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逆作法工程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曲线,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及位置与开挖深度的关系,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形态,墙后土体最大沉降与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的比值随工况的变化趋势,将这几方面与顺作法工程变形规律作比较,并对各变形规律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对现有逆作法工程设计方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与实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量的实际工程监理数据为依据,总结出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结构最大变形的估计公式,阐述了最大变形与诸工程要素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4.
变形危害巨大,变形监测与变形预测则成为必然,由于变形的过程受到地质、水文、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可视为一种具有混沌特征的动力系统。故本文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形观测模式,并利用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变形监测时间序列中的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0,根据混沌理论,可判断变形序列存在混沌现象,同时预测的结果显示,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法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故研究成果具有的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变形预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隧道会因邻侧基坑开挖卸荷产生变形,对隧道正常使用和安全产生影响,其变形控制至关重要。基于大量工程案例资料,以天津市某邻近既有隧道深基坑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对基坑施工对坑外既有隧道变形影响规律进行了参数分析,结合不同规范变形控制标准,划分了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和最大水平位移条件下坑外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区。研究结果表明,坑外变形影响区大致可简化为直角梯形形状。根据实际工程基坑围护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形形式、最大变形和隧道与基坑的相对位置,可根据该影响区预估隧道可能产生的变形。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和变形控制值相同条件下,变形影响区范围随着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增大而增大;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和变形控制值相同条件下,围护结构悬臂型变形模式下变形影响区范围最小,内凸型和复合型次之,踢脚型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某工程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验证了最大变形所在位置基本符合工程经验。采用有限元软件拟合了实际监测数值并模拟在不同厚度下墙体变形情况,发现曲线呈现类似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不同厚度对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影响的显著曲线大致可以用双曲线y=k/x来拟合,可以结合设计围护结构厚度,预估最大侧移值。  相似文献   

7.
隧道侧墙和顶板的受力变形容易导致其产生裂缝和漏洞,从而给隧道安全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以苏州漕湖大道准快速化工程中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顶板及侧墙变形,并对侧向土压力系数、埋深、上部荷载、弹性模量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的顶板和侧墙的最大应力和变形与外部荷载呈正相关;隧道侧墙底部出现应力集中,顶部出现最大变形,当埋深为10 m,弹性模量为30 GPa时,二者分别为15.66 MPa和5.24 mm;顶板的最大变形和最大位移均发生在顶板中部,当弹性模量为30 GPa时,上部仅受埋深10 m的土压力时,顶板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分别为24.19 MPa和21.51 mm,其变形量较大,需要考虑提高配筋率以提升抗拉强度;隧道侧墙和顶板的应力分布和大小不随弹性模量变化,但弹性模量增加能有效降低其变形,其大小与最大变形成反比。可为隧道顶板和侧墙的受力变形研究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近接工程,例如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周边、或既有道路、建筑周边出现基坑开挖工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坑开挖卸载对周不同的构筑物产生变形影响,超过相应控制要求,就会对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及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文中在Plaxis有限元软件平台上,基于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HSS)分析典型类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对周围土层的位移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坑外土体变形影响区可简化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在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相同的情况下,就变形值来说,踢脚变形最大,复合变形和内凸变形次之,悬臂变形最小;就影响范围来说,悬臂变形最大,复合变形和内凸变形次之,踢脚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9.
结合河道开挖工程实例,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河道开挖对邻桥墩桩基的影响。对桩基变形作了初步预估,发现同等条件下开挖深度越大,扰动变形越明显,靠近河道位置最近的1号桩身的变形最大,位于12.72 m埋深处的最大水平变形约-0.98 mm,桩端水平位移约-0.19 mm,桩顶水平位移约-0.92 mm;同时给出了合理的桥墩监测变形控制值,为以后的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结构周边施工道路,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层及地铁结构的变形,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工程配套道路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施工过程中的12种工况进行模拟,得出各种工况下暗挖区间、车站、C出入口及3号风亭、D出入口结构的变形值,根据最大变形值,为施工最大变形时工况提供安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际工程中,以经验公式预估支护桩的变形,往往与实际变形有较大误差。针对邯郸市某桩锚支护工程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并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支护桩水平位移误差约5.1%,验证了ABAQUS模拟基坑开挖的可行性。地表最大沉降量发生在约0.5倍的基坑开挖深度,沉降量约0.75倍的基坑最大变形量,进而探讨了支护锚索的应力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对杭州及上海软土地区十几个成功基坑工程的围护体最大侧向变形、最大侧向变形位置、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以及变形的时间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文中还根据建筑物沉降产生机理及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一种考虑邻近建筑物存在的地表沉陷估算方法。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工程界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软弱围岩隧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能描述岩体大变形特征的几何非线性程序FLA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揭示了软弱围岩隧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 ,即软弱围岩隧道的最大变位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存在相互垂直关系的变形规律 ,这一结论与人们已认同的通常情况下隧道围岩所表现出的相互平行关系变形规律截然不同。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相互垂直关系”的围岩变形规律 ,与一些工程实例的现场位移量测结果 ,却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例如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已发生大变形的家竹箐隧道工程 ,其围岩变形规律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机制及“深部”界定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5,他引:17  
通过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和变形破坏多阶段、多水平的性状,揭示巷道围岩最大支撑压力区的体积变形状态及其后果,得出深部围岩区域破裂现象的发生条件、岩体的初始压力和围岩全过程变形状态,尤其是围岩峰值后状态下材料的残留强度芙系。根据分区破裂现象的出现条件,提出界定浅部及深部工程活动的标准:浅部工程——坑道最大支撑压力区不破坏的深度:深部工程——坑道最大支撑压力区发生破坏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马炎 《安徽建筑》2012,19(1):127-129
结合某大桥锚碇基础工程实际,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现场监测,对圆形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圆形嵌岩地下连续墙最大变形点的深度显著上移,最大变形值减小,现场监测成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狭窄基坑变形较小的工程实际,针对基坑变形的尺度效应,通过二维有限元模拟,对宽深比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和基于尺度效应的基坑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宽深比的增加,坑底最大隆起量增大;围护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先增加,而后基本不变;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基本不变。对于通过增大插入比或被动区加固来减小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的效果,基坑宽深比的影响并不显著。抽条加固对坑底最大隆起量的减小效果随基坑宽度的增加而减弱。宽深比较大时,裙边加固对减小坑底最大隆起量没有效果。不同的变形控制措施对于不同尺度的基坑效果并不一致,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基坑尺寸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隧道穿越大偏压、潜在滑坡体而造成隧道局部出现裂缝、变形等工程问题,文中以韶新高速公路寒山口大断面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控量测,研究隧道洞口及滑坡的变形情况,分析隧道洞口滑坡的诱发因素及形成机理,并提出有效的处治措施及监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在穿越潜在滑坡体时发生较大的挤压变形(最大变形量为44.4cm,最大变形速率为30mm/d);洞口滑坡是由偏压地形、不利的工程地质、施工扰动、降雨等因素综合导致;通过采取裂缝封堵、洞身加强、坡脚加固的临时紧急措施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洞内注浆、超小导管支护等综合处治措施,隧道及滑坡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滨海快线莲花山站—大数据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数值模拟手段,重点探讨工后地表规划路基填土对下卧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采用桩板体系控制隧道变形,而后进行桩板体系的防控效能及其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任何防控措施时地表规划路基堆土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显著,最大沉降已超过控制值,而桩板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在最大填土厚度作用下,隧道最大变形仍处于控制值以内。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实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某超深TRD工法下基坑逆作法开挖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基坑开挖对周边管线的变形影响数值分析模型,并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对围护结构变形、地面沉降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管线变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及监测结果较为接近,基坑施工对围护体系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围护体系最大水平变形值为26.4mm,周边土体最大沉降变形值为22.6mm,南侧管线最大沉降变形值为7.08~18.99mm,西侧管线最大沉降变形值为6.04~19.03mm,坑外水位最大变化值为地表下600mm,均小于监测报警值。TRD工法的连续性、封闭性、隔水性及稳定性较好且施工深度远大于常规双轴及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中,受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的影响,其围护结构的变形千差万别。以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Ⅷ标东环南路站基坑工程为例,根据现场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出变形规律。研究成果发现:基坑最大变形与挖土深度成高度正关联关系,基坑不同深度的变形呈“弓形”,并对同一深度附近的土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