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特定的历史街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与尺度,对研究特定区域发展具有很高价值。因此,研究城市历史街区有助于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与沿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本文选取以景德镇珠山中路商业街为中心的历史街区,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空间尺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通过对整合度、平均深度、智能度三个句法变量的解读,解析街区空间的内在关联性,探究景德镇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开发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有着特殊的优势,对其进行资源质量评估是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条件之一。文章通过对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各自不同的特征,利用隶属度表和隶属函数法,确定单项指标的隶属度,采用多层次、加权平均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模型,并以扬州老城区东关历史街区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3.
伴随传统的街区旅游开发,过多的游客涌入街区,势必与当地居民相互影响。打造一个有温度的、从主客共享再到主客共融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成为历史街区发展的重要趋势。以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历史街区为例,运用多种调研方法,通过当地居民与游客对历史街区空间分布、行为活动、时间特征三个维度,对历史街区交融度进行评价,总结出上下杭历史街区在旅游与居住共融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造与建议。旨在通过上下杭历史街区的居民与游客的互动状况分析总结历史街区游居融合的途径,同时也为其他历史街区空间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传统的历史风貌,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和截面流量统计等方式对阊门地区进行分析,以探究其空间形态及其对人流集聚和穿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阊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形态与局部形态相协调,呈现出一套内外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开放的双十字道路骨架和私密的内部复杂街巷空间。整合度与选择度较高的区域多为商业区,较低的则多为居住区,两者对比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浪潮对地方特色的消解,历史街区地方特色正在与传统地方认同相断裂,曾经独具空间魅力的历史街区面孔经历外来资本主导的形象重塑,催生了大批"千街一面"的历史街区空间。该文从地方和认同角度对历史街区空间魅力的内涵进行解析,分析当前历史街区风貌同质化现象的困境,认为历史街区活化需要挖掘和重塑其空间魅力,其中包括原真生活的保护及地方感的构建,为历史街区魅力评价提供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7.
向晨曦  李冬冬 《华中建筑》2007,25(11):146-148
该文对传统街区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其蕴涵的显性物质环境和隐性文化要素两大部分.随后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杭州湖滨大道和南京1912三个脱胎于传统街区的典型时尚街区进行空间分析与评价后,指出在传统街区的改造中,要对传统街区要素进行挖掘、整合,使其成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衍生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毋语菲  林箐 《城市建筑》2024,(5):20-25+74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何通过改造使街区空间与时代变化相适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以北京旧城国子监历史街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将该街区的街巷空间绘制成轴线模型,选取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深度值、可理解度等变量参数进行计算,解析计算结果所代表的空间意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国子监街区的后续发展提升策略,在保护历史基底的同时,合理提高街区的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商业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表征,同时其独特的空间模式和宜人的尺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域环境和建筑文化背景下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咸阳中山街地区空间特色解析与保护更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对传统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咸阳中山街历史街区为对象.详细研究了其整体空间格局.街巷空间特色及其蕴含的丰厚文化积淀.并且指出中山街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更新改造的目标与理念.并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街区整体空间结构.街巷的空间体系、重要节点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希望对古城传统街区特色的延续,对地区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有机缝合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古街风貌.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木塔巷商业街是兰州一条有着传统历史文化的商业街区。通过实地资料的调研和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木塔巷街区的历史沿革、街区形态、街区价值、商业空间、街区定位等特色,明确了木塔巷传统街区节点空间的不足,从道路空间、节点空间、临街铺面、标志建筑物和内部空间五个方面来探讨木塔巷街区商业与历史传统软交接的有效方式,探索传统街区与现代商业柔和连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7,(9)
烟台市广仁路-十字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工作,主要着力探索和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在对其物质和空间形态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史街区空间秩序的重构、建筑风貌的保护、空间活力的营造及地方历史精神的传承,对历史街区当中可控制的要素进行空间设计,进而实现对传统历史街区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屯溪老街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空间句法这一空间研究方法,对屯溪老街历史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整合度、平均深度、控制值等句法变量的解读,揭示街区空间形态的构成逻辑。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7,(3)
结合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深入探讨城市历史脉络及其空间肌理与传统建筑改造设计的关系,通过分析改造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历史街区的改造内涵和整体策略,并结合具体改造设计,阐释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传统风格及构建方式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有助于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为历史街区的肌理延续和文脉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商业街区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以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引入空间句法的理论,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解读其空间特征并归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使其特色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发挥,商业经济效益得到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化、历史及艺术3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提出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及以人为本四大保护原则,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类比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使得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街巷空间之间达到交融共生,也为其他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晖  林紫珊  王雨萌 《新建筑》2023,(6):138-143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易受到交通污染的影响,对其空气污染状况的研究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提供环境品质提升方面的对策。选取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厘清街区空间形态与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重要因素是街区的街道空间形态与建筑布局。继而基于污染物控制,针对性提出外部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街区边缘空间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边缘空间的定义与特征入手,总结了我国历史街区边缘空间的类型与特点,通过对边缘空间的构成要素,即顶面、边界、底面三方面提出传统街区边缘空间的设计方法,旨在强化历史街区空间的场所意义,促进传统街区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