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与文化》2008,(10):36-37
设计说明 旴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陈列馆位于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东南面,用地西侧边界距离主干道100米,四周为农田。  相似文献   

2.
4月15日上午,南昌市政府重点工程。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拆迁安置房(抚生佳园项目)首幢安置房封顶。  相似文献   

3.
丁宏伟 《建筑创作》2003,(8):82-107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近代中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或与此有关。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是以“总统府”旧址为基础,以近代历史建筑遗存展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遗址型博物馆。在近代史博物馆规划设计过程中,作者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整体功能更新、与周边城市建设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历史建筑,依时期可分为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当代建筑。古代建筑的命名非常注重名称蕴含的教化意义;现当代建筑的命名包罗万象,命名的方式或以时间地域,或以人物事件,抑或以美学特征。而近代建筑,尤其是近代文物保护单位之命名,因历史缘故,建筑命名多以历史事件为标志。文章借对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的相关梳理,旨在探讨近代文物保护单位命名的艺术,准确了解历史存续和城市记忆,为近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庄昉  姚君娴 《山西建筑》2007,33(27):63-64
介绍了江苏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陈列馆设计项目的背景,从布局和空间构思、建筑造型和细部处理等方面对其方案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表现特定建筑的个性,沟通当代与历史,并满足纪念意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浙海关旧址一直是宁波外滩近代建筑群中较早的精彩案例,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简洁明快的风格,又具备了殖民地式的英伦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从浙海关旧址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结构与装饰、功能布局等层面入手,分析了其建筑风格与细节,并结合实际调研、勘察与构思,论述了浙海关旧址博物馆建筑所反映的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仿石装饰是中国近代历史建筑中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对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东吴大学旧址的科学馆葛堂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建造历史沿革、立面风格形制及仿石工艺做法,旨在为当代语境下的仿石装饰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傅欣 《华中建筑》2009,27(10):147-149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校园历史建筑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近代高等学府建筑的佳作和典范。在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后依然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记录着它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历程中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银龙  姚远 《华中建筑》1998,16(2):62-65
作为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的过渡环节,近代中国建筑史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代意义。文章有选择地比较近代建筑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异同,对近代建筑史进行客观地评价,并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尝试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7,(10):41-42
"满洲弘报协会"大楼是长春历史建筑发展的见证者,是长春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分析研究"满洲弘报协会"大楼旧址的建筑风格,可以初步认识到"满铁长春附属地"历史建筑发展的概况,对总结伪满风格建筑思想在中国东北的近代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近代中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或与此有关。1998年-2002年,由南京市政府出资,“以总统府”旧址为基础,为整个景区进行了彻底的修缮和改造,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景区内原有的20多家单位进行了搬迁,并以“历史建筑遗存展示”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复原和修复,而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范罗山和雨耕山上有四栋近代西式建筑,2013年四栋建筑合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驻芜领事署旧址。然而,这处文保单位的文化内涵不仅是芜湖近代英国外交机构,而且是芜湖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的海关行政机构税务司署所在地。该文结合现有的芜湖近代历史文献资料以及近年来搜集到的外文资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近代英驻芜领事署旧址建筑群的历史变迁,目的在于理清其中各建筑遗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东交民巷曾经作为旧中国的使馆区,见证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史。如今,尚存在道路两旁的一些西洋建筑仿佛还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那段曾经的历史。"苏联豁子"—李大钊的革命活动在这里被发现过去东交民巷地区集中了众多公使馆,被称为"国中之国",当时使馆界外设有铁栅栏、围墙和铁门,不许中国人随便进入。这里尚存的一些洋建筑—比利时使馆旧址、法国使馆旧址、法国邮政局旧址、日本公使馆旧址、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旧址等,仿佛还向人们述说那段屈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南昌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传统城市肌理一直遭到吞噬和破坏,微妙的建筑结构和空间不断丢失,城市的现代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为此,文章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对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改造,实现传统建筑方式与现代生活标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喻汝青  钱锋 《南方建筑》2020,(2):97-103
中国近代体育场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体育场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体育建筑类型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三个主要的历史演进阶段。从空间分布、建筑风格等特征解析了体育场的现代转型过程,探究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研究凸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海铁路是近代吉林省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修筑的铁路。吉海铁路总站暨吉林西站是唯一留存的站房类建筑,至今仍作为货运车站使用。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备受关注,其关于设计者问题,多次引发了国内史学界、新闻界、建筑界的激烈讨论。文章以吉海铁路总站为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主要从建造风格、建造时间及史实记载的角度上,对吉海铁路总站旧址的历史及设计综合考述,以期有补于现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曾凡普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4):23-24
论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出现以及一系列背反现象,探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指明了其发展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建筑话语或思想的形成无疑是近代建筑史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中国近代建筑的文化观所导致的对建筑民族性的认识,是民族形式新建筑创作的理论基础,而对科学性的追求则是建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作为建筑的民族主义基础的文化观和作为建筑现代化基础的科学观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想发展的两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