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山取景器位于威海塔山公园半山上的一片树林中,是一个服务于市民的公园服务设施。为了尽可能保护场地里树木的现状,建筑在平面上分成三个枝杈,以避让树木,而三个枝杈分别指向城市的三个景观:刘公岛、海港、环翠楼,使这个小的景观建筑与城市建立起紧密的视线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东威海环翠楼景区和塔山景区建成了一系列与场地环境结合紧密的建筑实践项目,分别是环翠楼重建、环翠楼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环翠书院、塔山公园东管理用房与南门管理房,这些项目的实施启发了本文对建筑与场地关系的思考。1.建筑与场地诺伯·舒兹(C.Norberg-Schulz)所言"场所",是由具体的存在物所组成的具有自身特性的环境。这种具有特性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从功能、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和文化六方面,分析了可持续城市综合公园的特性,通过建立可持续城市综合公园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探讨了可持续城市综合公园评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实现城市综合公园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质量最优化、成本最低化。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出现和介入更新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拓展了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领域,如新媒体公共艺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新媒体公共艺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能够以旅游产品、入口文化标识、对外宣传手段和文化展示手段的方式来实现。而在它的设计中应该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并且适应城市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州建设》2010,(19):61-63
南阳市永庆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重视其城市历史积淀,挖掘城市文化素材,以城墙保护为宗旨,将其设计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相似文献   

6.
王新文  高建洁 《中国园林》2023,39(3):106-111
新时代背景下,改善城市中各类文化空间设施成为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措。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的重要文化设施,在不同尺度上发挥着多样的文化服务功能,其系统性、整体性发展有助于强化城市文化功能。基于遗址公园文化服务绩效内涵分析,建构了服务需求导向下的西安主城区遗址公园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保护绩效、服务绩效、空间绩效和文化绩效4个子系统、11个因素、22个具体指标组成。基于分析评价结果简要提出了针对西安主城区遗址公园文化服务能力的规划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索借助景观途径将林业发展中留存下来的特有的林区城市符号在综合公园设计中加以运用的方法。从研究城市符号和城市综合公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林区城市特点,对林区城市符号的探寻和运用手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为例,对其各景观分区中城市符号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林区城市符号在林区综合公园设计中的运用方法。研究对于城市林区符号表达、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城市公园设计和林区城市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系统研究总结中国现阶段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方法的基础之上,以固原城墙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固原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老城区,占地面积72公顷,设计主张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从保护城墙的原真性、重塑城墙的独特性、保障与城市文化融合性三方面做出突破,以期为未来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城市遗址公园不仅肩负着遗址保护的重担,而且也是展示历史文物、传播历史文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公共场所,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提供高质量的历史经验也是其重要责任。本文旨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保护范围、文化保护内容进行阐述,并以唐文化融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各个功能板块的旅游发展项目为其文化的利用形式,旨在为大明宫遗址公园文化旅游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曲江模式的推进,曲江池遗址在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设计理念指引下,进行了遗址公园的建设。通过对遗址的保护与设计来探究遗址公园模式对城市人文有何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人文建设。城市人文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更是一个城市灵魂之所在。历史文化遗址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面貌,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修复,也是对历史文脉的发展与延续,能够唤醒人们对古老文明的思索与怀念。  相似文献   

11.
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人居文明发展线索,阐明公园城市作为人居文明发展历史的必然性。从中国数千年人居环境发展和现代人居环境科学中寻找公园城市研究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从所创立的人居环境认识论展开,提出公园城市人居环境认识论的生命观、时空观、分析与综合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与价值体系,给出了公园城市的9项综合目标与价值评价标准ECH9,论证了公园城市人居环境理论框架与国家发展战略5个统筹的同构关系,指出了实现公园城市提升多重城市"三力"的可能性。探讨建设公园城市的方法路径,倡导城、人、境、业的"三位一体"结构与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种以生态文化中心区ECD取代传统城市CBD、RBD的公园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公园景观塑造,使三角嘴湿地公园成为具有生态保护,促进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3.
沙鸣娜  杨昌明 《华中建筑》2012,(10):140-143
城墙遗址公园是城市绿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城墙遗址公园建设是以对该地段历史遗迹、文化信息的保护和利用为前提的,反之通过对遗迹和文化的合理利用与表达才能使其得到更好地保护。独特的城墙文化并非要刻意去体现,更不能简单的模仿,只有建立在对其深刻理解之上设计创作,才能使城墙遗址公园作为表达历史文化的城市空间而产生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生态宜居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民 《园林》2021,(1):8-12
“公园城市”的提出奏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宜居环境规划建设新的美好乐章。建设公园城市关键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大公园,这也是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社会公平、国家强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遗址公园的开放性是园林艺术发展适应性的改变,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好的开始,遗址保护和开放式公园这两个"工程项目"看似是相互对立的,其实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并且可以更好地优势互补,达到一个共赢的状态。以西安为例,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和经济的平衡,而且现在问题也越演越烈的趋势。为了改善这个局面,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一直在找发展的关键突破点。现在就以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曲江遗址公园为例,分析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文化建设和遗址保护两手抓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6.
工业遗址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弃工业场地作为城市历史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一直是城市设计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工业遗址公园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形式。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工业遗址公园的社会意义及其存在价值,提出工业遗址公园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工业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及社会价值的重新塑造去传达一种对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进行理性思考的价值观,将工业遗产与现代设计观念、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产业遗址保护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通过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是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的最高准则,各省实施的湿地保护条例没有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条款,亦无专门立法。中国现有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立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立法层级不高;《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大多是宏观性规定,条文含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和定义不清,地方保护制度缺位;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有效保护和治理,应当制定一部全国性的立法规范;地方立法应当因地制宜定实施细则;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应当"因园制法"和"一园一办法";立法应当明确破坏城市湿地公园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9,(16)
遗址公园就是重点针对遗址保护和运用提出的一种方式,它是在遗址保护及城市更新之中,通过专业化的知识内容,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城市解决遗址保护、研究、发掘和展示的一种有效模式。本文重点以宿豫区顺河集行宫遗址公园为例,重点探讨遗址保护及景观设计之间的平衡性,确保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给城市提供休憩和观赏的地方,促进城市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半山取景器     
半山取景器位于威海塔山公园半山上的一片树林中是个服务于市民的公园服务设施.为了尽可能保护场地里的现状树建筑在平面上分成3个枝权以避让树木而3个枝权分别指向城市的3个景观:刘公岛海港环翠楼使这个小的景观建筑与城市建立起紧密的视线联系.建筑结合山地的地形半嵌入坡地中从入口下半层进入建筑内部到达悬挑于山坡上的可观景的茶室和展示空间而通过台阶拾级而上则到达豁然开朗的屋顶——一个景色绝佳的观海平台这里成为市民欣赏城市风景和户外健身的开放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肖竞  马春叶  曹珂 《当代建筑》2021,(11):39-42
文章通过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城市历史公园的文件》中"城市历史公园"概念的辨析,明确了其以公共历史见证与公共文化育化并重的"城市历史景观"遗产价值属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建构了基于公共文化视角,以公园演进时段划分、阶段特征梳理、关联信息解译、遗产价值识别为操作步骤的城市历史公园特征、价值研究方法;并以重庆市沙坪公园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其自1956年对公众开放以来,各典型时期景观特征的演变、层积过程,识别、提炼出公园相关遗产价值,以为我国历史公园类景观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