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预制保温外墙免支模一体化是将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体系保温板和外侧混凝土在工厂预制,混凝土保护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该体系施工采用现浇与预制相结合方法,有别于装配式整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本文介绍了预制保温外墙免支模一体化施工过程方法,包括构件定位、连接、接缝处理等,确保施工便捷,不增加建造成本和工期,为该体系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润泰连接”装配式混凝土体系有其广泛的适用性,但对装配式体系的叠合梁板的施工过程是否采用临时支撑,在应用中并未有标准和定论,通过施工案例分析了临时支撑的采用对施工周期的影响,探究“免撑免模”形式的装配式施工的适用性,提出临时支撑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临时支撑的形式,以期对“润泰连接”装配式体系的施工有所帮助,进一步发挥装配式体系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胡兰英 《建筑》2023,(7):119-121
某高层工业厂房,由于荷载大、工期紧、标准化程度高,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和装配式建造方式,预应力双T板和预应力叠合梁的结构体系,同时采用定型柱钢模,实现免支撑建造方式,从而打造了绿色节能环保的高品质建筑产品。绿色建筑涵盖设计、施工及运维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水平拼缝构造做法,提出了一种预制叠合板水平拼缝模板免支撑施工技术,对定制化吊模工具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应用验证,该施工技术能有效杜绝胀模和漏浆问题,使得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规范,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梁连接无法做到免撑免模的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结合钢结构连接方式,介绍一种混凝土主梁与次梁通过钢制连接器以螺栓形式连接的创新性节点,并给出计算方式、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某工程创新性的采用了一种装配式带钢连接件的预制混凝土柱,通过竖直设置的空心筒形的钢筋骨架和钢连接件,实现多节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快速连接,该预制混凝土柱结构简单、稳固,其装配式连接方式能够免支撑施工,施工方便,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9,(11):176-177
从"装配道路建造,强化连接节点"的技术角度,介绍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后浇暗梁加强节点道路构造设计,主要分为预制叠合板后浇节点道路和预制叠合板后浇暗梁加强节点道路。在道路建造中采用叠合技术,主要包括叠合梁和叠合板在构造上的有效结合,预制加现浇技术,实现快速道路铺装技术水平。整体从结构构造设计及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化设计,为我国装配式道路建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制玉米秸秆轻骨料混凝土板作为楼板底模,在底模及肋梁部位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密肋叠合楼板。拆除肋梁及楼板底模支撑系统后,施工时作为现浇楼板底模的预制玉米秸秆轻骨料混凝土板,与现浇肋梁及现浇叠合板形成整体,永久嵌固在楼板与肋梁间并协同工作。工程实践表明,秸秆轻骨料混凝土免拆模密肋叠合楼板施工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具有良好承载性能和节能、隔声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子厂房大深度多规格SMC华夫板免拆格子梁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合肥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工程结构的特点,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大深度多规格SMC华夫板免拆格子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1根免拆模混凝土梁和1根现浇对比梁,对2个试件进行单向静力加载,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特征值、荷载 混凝土应变曲线、荷载 钢筋应变曲线、荷载 跨中位移曲线,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件屈服前,免拆模混凝土梁与现浇梁的裂缝发展有较大区别,但最终破坏时2个试件的整体破坏特征基本相似;免拆模混凝土梁的预制U形混凝土模块与内部后浇混凝土结合较好,整个加载过程未出现U形模块脱落或撕裂现象;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相比现浇梁试件要小8%,但2个试件的极限荷载基本相同,实际工程中可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进行计算,结果偏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恒盛大厦装配式项目预制构件深化及关键连接节点设计与施工内容的分析,论述了装配式项目深化设计施工的重难点。分析表明:游牧式预制剪力墙通过现场的预制生产及安装,既可有效保证剪力墙构件的成品质量,其抗震性能与工厂生产的预制剪力墙等同,采用此技术可节约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运输费用;复杂异形预制外飘阳台通过标准化拆分设计,采用整体预制方法,有效减少现浇异形阳台的繁琐支模施工工序;架空层采用无支撑叠合梁板设计的预制构件可节省庞大的支撑体系的搭设费用,为特殊结构部位的无支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的管理、操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改进,形成了成套的施工过程。提出了叠合梁板底部临时支撑快速调节方法,设计了新型的侧向模板,并与预埋在构件中的螺栓连接。加快了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速度,其安全性提高,成本降低,提升了"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可通过使用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预制墙体等综合施工技术达到墙体免抹灰,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响应当下经济发展、绿色施工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值得推广的新施工工艺。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采用铝模+PC的施工工艺,外墙采用全混凝土外墙,内隔墙采用陶粒板隔墙,实现了内墙、外墙的免抹灰,节约了成本,达到了了科技创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16,(17)
正预制装配式结构相较现浇结构而言,克服了现浇结构需要大量的模板与支撑,在浇筑后需要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才能继续施工,施工周期较长,以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产生胀模、漏浆等问题。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只需在工厂预制完,运至施工现场后即可直接吊装,不仅解决了混凝土用量增加,材料浪费,后期拆模后观感较差等诸多问题,而且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要点(一)工艺流程梁、柱、外墙板、楼板、楼梯等预制构件工厂内加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桥梁的工程实况,选取了一种最优的板梁芯模形式,并阐述了伞形骨支撑装配式芯模预制后张空心板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有效解决了后张法板梁预制过程中芯模难以拆除与顶板偏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板、梁的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带外伸齿条的预制板。开展了4个预制装配再生块体混凝土板-梁试件和2个整浇再生块体混凝土板-梁试件的受弯试验,考察了制作方式、板厚及外伸齿条数量对板-梁连接负弯矩区受弯行为的影响,并在某办公楼建筑中对该板-梁连接技术进行了试点应用。试验结果及工程实践表明:预制装配板-梁试件的最大裂缝出现位置与整浇板-梁试件不同;预制装配板-梁试件的极限荷载要高于整浇板-梁试件,但板端外伸齿条数量对极限荷载影响很小;相比于整浇板-梁试件,板厚增加对预制装配板-梁试件极限荷载的提高幅度偏小;与传统预制板、梁的现场拼装相比,带外伸齿条的预制板与预制梁拼装时无需板下临时支撑,可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7.
砌体结构的二次结构施工中,使用免支模代替木模技术能够节省工期、材料和人力,其中U型砖作为免支模技术之一,因其目前预制成本高、运输过程易破损、缺少相关规范及工艺标准,使设计及砌筑往往无法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导致免支模施工技术在国内难以推广.针对此问题,文章对U型砖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与攻克,并提出一种现场U型砖生产设备,具备成型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占用场地小、设备简易转移方便等优点.经实际工程实践与测算,该免支模施工新技术效益可观,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难题,供广大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项目的绿色快速建造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层工业厂房的免模、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由带牛腿的预制混凝土柱、现浇剪力墙、带牛腿或挑耳的预制叠合梁和预应力空心板构成的体系)。工程应用效果表明:通过在预应力空心板板顶设置后浇叠合层、布置单层双向钢筋,有效提高了楼盖整体性;通过在预应力空心板板端上部开槽,端部布置钢筋桁架或钢筋网,端部浇筑密实,避免了预应力空心板在极端工况下脱落。同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构造措施还可提高楼盖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相似文献   

19.
孙林 《建筑施工》2024,(1):52-55
针对传统市政领域用混凝土现浇楼梯结构施工时需进行外围脚手架搭设,现场人工、模板、支撑构件等消耗量大,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困难,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基于一项设计优化后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梯方案,将楼梯结构中的预制梯段板、梯柱、梯梁和平台板构件全部预制,仅部分节点和拉结梁采用现浇,大大减少了现场脚手架搭设和支模板支设工作。通过研究和编制专项构件预制方案、装配式楼梯施工方案,利用装配式施工优势提升了构件质量,改进了现场施工条件,缩减了施工周期,总体应用效果良好。总结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施工升降机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时,大多数采用钢管脚手架、型钢进行回顶,给后续施工带来不便。针对此问题,对超高层施工升降机基础免支撑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加固工艺以及安全监测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计算,电梯基础采取加固措施后,结构配筋能承受施工升降机荷载需求,结合具体超高层工程应用实例验证,施工升降机从开始安装到最终拆除,结构梁板底部未出现开裂等异常情况,电梯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