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4G移动通信技术覆盖了原始的3G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便捷。4G移动通信技术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它的传输速度更快,也更加人性化,拥有更加安全的技术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
本文主要介绍了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3G移动通信技术,最后介绍了发展前景非常好的4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4G移动通信技术以后的发展趋势,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当我们没有享受完3G网络带给我们地冲击的同时,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研究完成了。4G移动通信的技术是在3G技术后再一次无线通信的研究,它具有了质量更高通信更快等优点。下文我们主要讲述一下4G移动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以来,3G通信技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而在我国通信行业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3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已经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逐渐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4G移动通信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同时对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从整个世界角度来说,在目前也已经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对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更是领域中的关注热点。文章主要是对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及其所能应用的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本人的一些观点,以供他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通信网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方便的实现自由沟通和信息获取。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需要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来替代。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它具有智能化、高效高速、能与其他系统兼容的特点。4G时代到来,人们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4G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效果,探讨了对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2)
<正>日前,工信部发放了国内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来自中兴通讯、华为、三星等品牌的TD—LTE手机获得了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证。加上此前提出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的消息,4G实现商用、进入普通人生活只是时间的问题。4G和3G必然会共存一段时间,但4G的崛起,毫无疑问将再一次改变人们移动通信生活。4G有多快4G手机最高下载速度超过每秒100M,达到主流3G网络网速的10多倍4G其实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但简洁的表达,使它  相似文献   

7.
科技     
<正>5G时代已来,2秒下载一部4K高清电影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风云再起。据说,今年的参会人员是有史以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作为每10年就会出现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则正在以超越以往所有移动通信技术的速度向前发展。除了高速率之外,5G还带来了超低时延、超高密度。资料显示,5G的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达20Gbit/s是4G的20倍,这意味着下载一部4K高清视频不到2s时间;而5G的时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本文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从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着重介绍了5G移动通信的几项关键技术,例如多天线技术、全双工技术、D2D通信技术等。本文还概括性地介绍了5G移动通信的近期发展目标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从移动蜂窝到数字蜂窝,再到近期的CDMA、LTE技术已经过四代演进。现在,曾经炙手可热的3G渐渐退出舞台,4G已经开始商用,但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产生:5G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基于前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析5G的改进,从当前现状开始,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出5G目标,探讨技术演进以及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新世纪时代,信息技术设备的革新已经达到了空前白热化的状态。光以信息通讯领域的发展历程来看,数年前被视为高科技结晶的3G通信技术没等迎来其方兴未艾的巅峰之际,就已在更新款4G移动通信技术的竞争之下,市场行情已显得岌岌可危。4G移动通信蕴含的技术要点究竟蕴含哪些更先进和前卫的功能?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这是科研领域内一个值得深思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
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到今天共经历了5各阶段,目前,4G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成熟正在快速的普及,它是一种基于3G技术结合WLAN能够实现高质量视频图像传输的技术产品。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享受它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要对无线移动通信的缺点加以重视,本文对无线移动通信的特点作了简单的介绍,深入的研究了无线移动通信未来的创新技术,并对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3)
本文通过对5G移动通信技术概念的阐述,分析了5G移动通信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促进通信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0)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传递网络建设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逐渐加快。5G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逐步走进了百姓生活。本课题基于这一发展背景,对5G技术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5G概念所包含的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内容分发网络技术、 D2D通信技术、 M2M通信技术以及信息中心网络技术等关键点的介绍,探索5G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方式的重要影响,以期对后续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也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话题。继3G之后,4G发展与应用的每一个细节都备受市场与用户的关注。在4G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通信如何找寻定位和方向,这一点耐人寻味。本文正是以此为话题,从利弊、得失两个方面阐述了4G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通信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21)
当前,5G移动通信技术正在试用阶段,预计在2020年得以普及,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使用多种先进技术,不断克服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据5G移动通信的特点,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如:网络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全双工技术,实现双向通信的目的,从而推动5G移动通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5G工信部将加强5G研究支持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6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论坛上说,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创造诸多新兴业态和市场,推动更多领域融合。工信部将加强开展5G研究支持,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刘利华说,近五年来,中国每年新增移动用户超过1亿。未来,工信部将着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和创新环境,支持推动运营企业加大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打造优质信息通信技术网络。特别是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开展5G研究,推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持续演进。(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设信息》2014,(23):38-39
根据北京市新计划,今年全市推动市级行政服务大厅、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等领域的WLAN覆盖,新增AP3万个;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规模试验网也将搭建,4G基站年内建成1400个。2015年,全市AP建设累计将超过25万个,4G将覆盖主要城区。在今年的北京APEC会议期间,北京联通建设的三代移动通信宏站和微站达36个,其中"双百兆双4G"的4G基站占到三分之一。在会议主要地点和新闻中心,北京联通采用最新技术和最大容量覆盖能力所建设的WIFI网络,覆盖范围超过10万平方米,可供5000人在不同区域同时上网。  相似文献   

18.
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移动通信发展简史、发展3G的必然性、3G的标准化进程、3G系统的构成等几个方面着手,详细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和不断进步,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面对着新的发展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拥有传输速率高、大带宽、低时延、大规模连接设备的优势。该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现有的铁路通信和运行状况,对保障列车运行智能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G移动通信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成为铁路无线通信发展的方向,文章就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在5G环境下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9)
4G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对于5G技术的可能形态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从功能上来讲应具有规模化的频谱利用率和超低的功耗。本文将简要阐述5G通信技术的概念,并结合通信领域先进的技术(如云计算),以期5G在更真实的虚拟体验中有所突破,使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优化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