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一样,预应力砌体也会发生预应力损失。因此,确定各个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是进行预应力砌体结构设计的基础。通过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砌块砌体的预应力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试了各个阶段以及最终的预应力损失量。结果表明,预应力砌块砌体的预应力损失值不大,且前期发展较快。详细分析了预应力砌块砌体结构中预应力损失的各个组成部分,研究了预应力损失各个组成部分的大小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砌块砌体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和总损失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出缓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固后预应力的变化情况,对缓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固后的预应力损失做出试验研究。在试验中,通过缓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固后,随着缓黏结剂固化时间的增长,读取试件两端传感器的数值,得出缓黏结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试验表明,张拉锚固后,锚固初期缓黏结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较大,随着锚固时间的增长,预应力损失逐步降低。张拉锚固110d后预应力损失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5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加固梁制作各工序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应力水平分别为20%和30%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的平均预应力损失(相对于初始预应力)分别为14.38%和15.36%。对碳纤维板采取超张拉和二次超张拉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预应力损失。基于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将预应力损失分为三部分:碳纤维板和锚具间的滑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弹性压缩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碳纤维板应力松弛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三部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表达式,为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以及影响预应力施工的因素,阐述了公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绞线以及预应力锚具的应用情况,结合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提升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措施,通过对人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确保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结构技术与工程应用》一书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介绍了体外预应力结构技术与工程应用实例,全书共分3篇,即预应力材料篇、体外预应力体系与施工篇、体外预应力结构技术研究篇。主要内容有:预应力材料概述、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预应力筋材料的分类与制造工艺及标准和参数、预应力筋材料的检测技术、体外预应力束的布置、体外预应力体系的构成、体外预应力结构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问题成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重要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大量试验及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很多相关理论和计算公式。本文以某办公楼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工程为背景,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进行了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正常使用近三年的现场长期跟踪监测,意在探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损失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全过程健康评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将某一阶段第i次对i预应力杆增加的预应力值作为未知数,通过结构力学方法建立该阶段预应力准则方程式并求解之。然后可计算该阶段i次预应力各预应力杆的控制值(包括各预应力杆原有的内力值),后张预应力对先张预应力的影响值,以及网架结构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直至该阶段最后一次预应力时得到该阶段各预应力杆的设计内力值及网架结构内力和变位。重复这样的分析计算可得到多阶段预应力网架结构预应力杆的最终内力控制值及网架杆件内力和节点变位。采用该方法,预应力杆的内力值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无需调整,可一次性完成预应力施加操作过程。该文中附有算例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预应力空间网架结构一次张拉计算法是正确、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目前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压缩、徐变、钢筋的应力松弛等因素会导致预应力筋预应力的损失。当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损失过大时,建筑物的破坏将是无先兆的,破坏性很大,因此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进行检测,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和检测的一个重要课题与难点问题。本文以梁的动力试验为基础,结合损伤理论的相关知识,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振频率与预应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实践和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预应力结构施工工艺。按照预应力结构的实现方法 ,预应力构件可以分为先张和后张预应力构件。其中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施工时一般均需要建立张拉台座 ,然后才能施加预应力 ;另外 ,先张法张拉的预应力束一般均为直线束筋。本文提出了不用张拉台座制作先张预应力构件的施工方法和运用张拉台座制作折线预应力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对于先张法预应力结构的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介绍了一幢高层建筑的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的应力比“预应力度法”的设计和预应力筋的布置与构造.该工程设计表明,采用应力比“预应力度法”设计部分预应力扁梁及有限预应力楼板的无粘结预应力工程,预应力度、应力、拉应力限制系数和抗裂系数及部分预应力比PPR的概念明确,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箱梁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哈尔滨市一公路桥修复工程为背景,介绍预应力钢箱梁的计算方法.文中所建立的简支索梁的基本概念及其假设和方程,为模型试验和实桥检测所验证.文中还推得张索对梁刚度提高系数,亦称张力参数,并建立其控制式,便于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屋盖预应力梁板结构设计过程,并对SP空心板与梁板结构这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得到了类似工程应用预应力梁板结构作屋盖,不但可以降低造价,而且可改善结构性能,方便施工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体外预应力钢束在汽车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栋  刘超 《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50-54
利用研发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弹性阶段非线性分析专用程序 ,对几种典型跨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在汽车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幅进行分析。研究了简支梁中结构跨高比、体外预应力钢束与结构的粘结关系、转向块间距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以及连续梁中施工方案、体内钢束和体外钢束的配束比例、连续跨个数和钢束布置形式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体内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钢束的应力变化幅度进行比较。这项研究是体外预应力钢束体系疲劳评价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大型分析系统软件FINAL,采用特有的接触界面单元模拟潜在滑动面和特殊的锚索单元模拟预应力锚索,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潜在不稳定块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高边坡开挖、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界面单元、锚索单元,充分考虑了岩体中的不连续结构面以及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和刚度对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和应力场、位移场的重要影响,较好地反映出预应力锚索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性态及加固机制,对工程中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加固设计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某火车站站台改造工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悬挑雨棚为例,采用AR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迎风面各节点的脉动风载时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雨棚结构进行了数值建模,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了脉动风作用下结构的风振响应,得到了雨棚结构特征点处的位移和加速度时程曲线,为预应力悬挑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某体育馆多次预应力钢网壳屋盖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昌铁路分局体育活动中心屋盖采用了“四加三卸”加载顺序的多次预应力钢穹网壳新型空间结构。设计时确定了预加应力体系结构的方案,配置了合理的预加力值,制定了可行的张拉工艺。实践证明该结构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新颖的大跨空间承重结构体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锚索在安装后,即有一个初始应力,并且应力随地下洞室后期开挖而变化。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初始张拉吨位,使锚索在洞室开挖完毕后达到指定的应力,既保证发挥锚索的作用,也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将该问题转化为求解锚索初始张拉系数的最优化问题。介绍预应力锚索的应力计算理论后,对常规的变尺度法进行改进,利用基于Broyden族的最优自调节变尺度法对尺度矩阵进行修正,使用向前差商来逼近梯度,采用Wolfe准则进行不精确线性搜索来确定最优步长,从而得到带一维不精确搜索的最优自调节差商变尺度法,用来反演预应力锚索的合理的初始张拉系数。同时针对反分析计算量大的特点,采用增量变塑性刚度迭代法,避免因预应力改变而需要重新组成刚度矩阵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反分析的计算速度。最后将其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预应力锚索初始合理张位吨位的快速反分析。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数值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波早期预制方桩与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工程应用调查与分析,结合现在预应力管桩与沉管灌注桩成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采用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结合的新组合桩型,对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型施工工艺与构造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当前土木工程中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出发,全面地介绍了预应力结构工程中针对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受力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的各种技术、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对预应力筋受力状况的检测,提出应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结合,大力发展动力无损检测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宽度及裂缝闭合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转化为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求解非预应力筋的应力,然后采用现有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求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并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