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空气源热泵用于冬季供热时存在的不足及太阳能热泵应用特点,提出可同时利用空气和太阳能两种低位热源的复合热源热泵模式:制热工况时,该热泵机组有两个并联的蒸发器;制冷工况时,机组有两个并联的冷凝器.建立了复合源热泵系统的稳态仿真模型,对复合热源热泵机组样机进行了测试,模型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风冷热泵机组.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热泵技术将太阳能、空气能、地源热泵等两种或几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结合成联合供能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改善单一形式可再生能源在应用中的条件,既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能保证系统能量供应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空气-水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地源热泵、余热/废热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案,为复合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空气源热泵作为冬季燃煤供热的替代品,具有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系统能效比明显降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几种复合热泵性能提升技术,如热水式复合换热器、PV/T式复合换热器、传统的循环式复合热泵,并对它们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空气-水双热源式热泵系统,对该系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旨在指出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的巨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将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水冷PV/T集热器与双热源热泵相结合,提出1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蒸发器热泵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种运行模式的切换,以满足复合建筑的供热、供冷、热水和部分电力需求。实验主要针对于冬季制热工况和夏季供冷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从室外温度、太阳辐照度、热泵COP、制热量、集热效率和发电效率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制热实验时,空气源热泵制热、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工况下COP分别为2.15、2.5和2.6,均能满足冬季室内的采暖要求。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实验的平均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分别为12.1%和48.6%,11.3%和38.8%。空气源制冷实验时,热泵的EER平均为2.08;制冷兼制热水模式实验时,热水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2.26,空气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为1.96。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及其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采用的供热热源主要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太阳能和热泵等。其中,热泵是一种利用空气、浅地下水、海水、湖水、河水、生活生产排水,或浅层常温土壤等作为冷热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低运行成本,且既可供暖又可制冷、同时还能提供生活热水的新型供热技术。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该系统具有太阳能供热、太阳能辅助热泵供热和热泵供热3种运行模式,可根据环境工况及供暖负荷的变化自动切换运行模式,保证室内供暖的稳定性。在通辽市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供暖季内,该系统可持续提供42.6℃的热水,维持室内温度在21.3~24.1℃之间;平均COP为3.6,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可节约标准煤21 t;与电供暖、燃煤锅炉供暖及燃气锅炉供暖系统相比,年运行费用可分别降低62.2%、49.1%、46.2%,回收期分别为4.7、9.8、10.3 a。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中央热水系统在太阳能与热泵结合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系统可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太阳能全年稳定供热水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为2008绿色奥运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与双源热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结合多种节能技术的系统,有必要对其节能性进行研究。在对该系统与常规太阳能热泵、空气源热泵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冬天开启双源模式和单独开启水源模式、空气源模式时的3种工况,通过比较供热水箱完成制热水的时间和热泵输入功率,分析得出双热源热泵机组比单一的空气源热泵、常规太阳能热泵机组具有较高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沈阳市某办公建筑的实际工程进行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模拟研究。本系统在冬季以空气源为主要热源、土壤源为辅助热源进行供热,夏季由土壤源热泵单独制冷。本文主要应用DeST软件及TRNSYS软件对所研究工程的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并与单一热源进行比较。在能耗方面,双热源热泵系统的全年能耗为25962.23 kWh,单一土壤源热泵系统全年能耗45573.78 kWh,双热源热泵系统相对节省了43.03%的能耗,在运行费用和节能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关磊 《暖通空调》1990,(3):23-24
太阳·空气热源热泵系统是在传统的空气热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太阳能热源而新开发的系统。它可以制冷、供热、供生活热水,是一种利用自然能源、无污染、适用性广、效率高的新型冷热源系统。一、系统的构成及原理由压缩机组、冰(水)蓄热槽、设在屋顶上的集热/放热板及冷媒管道组成,制冷工况见图1。1.制冷工况运行原理制冷运行是在夜间进行,一是利用夜间电力(较白天便宜一半);二是利用设在屋顶上的放热板在夜间向室外散热。冷媒首先通过压缩机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屋顶上的放热板向夜空辐射、对流放热后成为液体,再通过膨胀阀变成低压低温液体进入冰蓄热槽的盘管进行制冰蓄冷。蒸发后的冷媒又成为气体返回压缩机,如此反复,形成制冷循环。在夜间制得的冷贮存到  相似文献   

11.
增加供热时间及供应生活热水成为供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但对于以区域供热锅炉房或热电厂为集中供热热源的供热系统,会造成较大的热损失及产生较强的交变热应力冲击。引入太阳能热源系统与集中供热热源联合供热是实现增加供热时间及供应生活热水的有效方法。介绍了太阳能热源系统的关键装置———全天候真空集热管,阐述了联合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恒温恒湿环境仓模拟室外环境条件,对空气–水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的单水源制热、单空气源制热和空气–水双热源制热3种运行模式在不同环境温度和湿度、低温水箱水温、水流量等参数条件下的系统性能系数COP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水源制热模式系统随低温水箱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单空气源制热时空气温度变化对系统COP影响较大;蒸发器进风温度和进水温度的有效温差是空气–水双热源制热时影响从空气侧和水侧同时获取热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将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技术的新型水冷光伏光热(Photoveltaic-thermal,PV/T)系统与双热源热泵相结合,提出1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热泵复合建筑供能系统。本文介绍了该复合建筑供能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模式及实验台的设计,并对PV/T系统与双热源热泵联合运行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PV/T系统峰值功率为1 170 W,压缩机功率为1HP的系统,在室外环境平均气温为4.0℃,平均辐照度684 W/m2条件下,热泵平均制热COP为2.7,平均发电功率为620.5W,平均发电效率为11.7%,全天(9:00~15:00)发电量为4.39 k Wh,平均集热效率为22.3%,光伏光热综合效率为34.1%。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热泵各自优势,通过能源互补,提高系统综合利用效率,满足建筑所需的多种用能需求,在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小区中央热水系统改造为背景,对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电加热器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板式换热器+电加热器热水系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等几种热源供热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空气源热泵+板式换热器+电加热器热水系统最节能,与小区原电加热系统相比可以使热水工作费用降低76.8%.  相似文献   

15.
王少华 《云南建筑》2013,(6):127-129
云南省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为节能减排,按相关政策要求,新建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必须配置太阳能系统,不足的热量由空气源热泵补充,必要时再辅助其他热源。本文以实际工程为案例,介绍太阳能、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欧洲太阳能应用的经验及国内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小型太阳能复合供热系统(包括生活热水和供暖)常用形式的流程和特点。介绍了集热器、蓄热水箱、辅助热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着日益艰巨的能源压力,越来越多的住宅、宾馆、游泳池等开始采用太阳能作为中央热水系统的主要能源。这些场所一般要求24小时供应高品质热水,间断性的太阳能难以解决全天候供热,太阳能一热泵系统以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太阳能辅助热源,可提高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冬季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设信息》2006,(3):64-64
0前言 当今世界热发电机组通常选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等高品位能源或聚光太阳能为热机提供高温热源或空气源用热机的低温冷源[若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40℃-709C的热水用作高温热源,仍以环境温度下的水源用作热机低温冷源则由卡诺循环效率η卡=1-T2/T1可知该熟机效率太低,经济性差,缺乏市场竞争力,阻挡了人类至令未能将非聚光型低品位的太阳能有效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从而也使真空管没能向热发电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太原高新区姚村拓展区的规划范围,结合该地区热源与热负荷现状,从集中供热、热泵利用、分布式能源、太阳能、燃气锅炉房等方面,提出了其热源方案,并探讨了供热的环保措施,有利于实现供热工程低碳化与生态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供热效果,分别建立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空气换热器)、蒸发器(直膨式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房间的数学模型,通过Simulink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两种供热系统的动态供热过程。搭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试验平台,对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过程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系统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室内空气温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证明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热过程。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能效比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至平稳,空气源热泵系统能效比最终稳定在2.25左右,太阳能热泵系统能效比最终稳定在2.81左右。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及室内空气温度均由10℃开始逐渐上升,然后逐渐稳定。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维持在27.1℃附近,室内空气温度维持在18.6℃附近;太阳能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维持在34.1℃附近,室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1.7℃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