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王子涵 《安徽建筑》2010,17(5):1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当代的城市意象模糊,城市个性与文化特色逐渐消逝。针对当前城市"失语"现象,分析当代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系,从根源上挽救城市的生机和未来,营建理想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历史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表情"的意义和丰富内涵,并对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特色丧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保持城市特色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的特色。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倾向,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研究城市特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4.
《建筑创作》2010,(5):80-81
<正>城市中的建筑,时空要素至关重要。然而,反映过去物质环境的想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已变得过时,尤其是今天,迅速发展的中国与"单一世界文化"的简单叠加助长了这种消极文化的蔓延,甚至导致城市文化的理想存在于充满信号和虚幻的网络时空里。  相似文献   

5.
付宝华 《建筑》2012,(23):21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建筑,就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如果一座城市的一些建筑没有文化内涵,就可能被人称为"建筑垃圾"。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丑陋的建筑。这凸显了一些建筑设计者在审美方面的落后与盲从,也说明了一些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上的迷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总体基调的定位、整体色彩区域的控制以及单体建筑色彩的色彩规划时所出现的一些后期不合理现象加以分析说明,揭示城市色彩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及属性,并通过对"迁安城市色彩规划"所总结的实践方法提出了"城市色彩区域论"及"城市色彩文化"的新理念,最终为指导并构建未来城市色彩环境的模型提供新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的特色.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倾向,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研究城市特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特色风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危机"问题的剖析,指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视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为例,指出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建设艺术类型,它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城市广场自古存在,中外皆有,它承袭着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又使它成为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 1."广场风"及其恶果 大约从十几年前起,国内开始刮起"广场风",方向是从北到南,几乎波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近几年来,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滥建问题、尺度问题和风格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甚至作了一首打油诗来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风格雷同只是广场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它所暴露的根本问题在于,目前不少广场已经背离了广场在城市中应具有的使用功能和文化艺术的特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盲目建造已经造就了城市建设性的破坏和浪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换、激发创新驱动和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城市中文化艺术要素的交换、转移和集聚现象,指出"艺术流"是一种可以左右城市空间利用和形象特征创造的特殊力量,由此从动态与人本视角探讨了"艺术流"塑造城市空间环境的多元途径,进而提出利用"艺术流"提升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举措和相关政策保障,以期为艺术介入环境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0)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城市特色"的危机,不少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在城市绿道规划过程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我们应该结合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下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设计中协调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当前建筑文化的各种现象,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建筑形式的把握、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水文化是山水之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与古代中国人最为根本的空间观念—"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出一辙。赣州独特的山水格局孕育了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小盆地农耕经济和堪舆文化背景下的山水景观,对古城选址、空间发展、景观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对新时期赣州的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山水文化的利用将是赣州城市空间发展永恒的主题,将不断引导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生活的渐趋于全球化以及城市文化的空虚蔓延,李凯生工作室一直关注于"地方性"的存在和城市现象的地方性意识,努力寻找地方性和城市文化的一致性。本文通过介绍工作室的几个作品以及工作状态表达工作室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光文化"理念,剖析城市文化与光文化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主要载体照明设计的光文化表现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归纳和总结论证"光文化"理念在城市照明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与体现,以期对城市照明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一份宝贵的遗产,园林的"便生利人"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该文从古典园林"便生利人"的思想入手,阐述了山水城市的基本概念,从城市生态、城市规模、城市交通等方面为建造21世纪的和谐社会探讨了一种理想的山水城市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鹤年 《城市规划》2012,36(7):87-96
经济学的"经济人"和道萨迪亚斯(Doxiadis)的"人居科学"启发出"城市人"理念——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规划工作是匹配典型"城市人"(主要以年龄、性别和生命阶段为变量)和典型人居(主要以人口规模、人种组合、人居密度为变量)。"城市人"可以作为建设解释城市空间现象的理论的砌块。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2012,(6):113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伍新凤在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上呼吁:近些年,中国城市同质化现象严重,变得"千城一面",城市"丑建筑"扎堆出现。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的急剧发展变化,同时也在吞噬建筑原有的文化。如果设计师没有这种长远的对自身文化的认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6)
文化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体现了社会文化多元共生的需求,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质积累和意义象征。使城市广场设计和周围城市环境达到协调与统一,是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目的和设计者追求的目标。全面进行考察研究才能更好地处理"艺术、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形成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脉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城市有了记忆和熟悉感;城市因文脉而有了生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城市文脉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断裂的情况,失去了原先特有的精神与内涵,"千城一面"的现象愈发明显。而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体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审美品位。因此,文章旨在探究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希望找到有效传承城市文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