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363-366
邵梦扬教授认为直肠癌发生的最根本病因是正气亏虚,基本病机可概括为正气不足,脾胃虚弱,外邪内侵,损伤肠络,凝聚肠道。治疗上主张以"三观"为治疗思路,以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以清利湿热、解毒消壅、活血化瘀、益气补血、温补脾肾、滋肾养肝六法为治疗方案,针对不同证型分别予以槐花地榆汤、黄连解毒汤、血府逐瘀汤、归脾汤、四神丸及知柏地黄丸口服,以达到全方位综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目的基于中医文献分析并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中医文献中筛选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方法,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前四位中以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然后依次为补气药、理气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且活血化瘀药中以丹参最为常用,补气药中以炙甘草最为常用,理气药中以薤白最为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则以瓜蒌最为常用。此外,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所用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后,将其聚为12类组药,且各组药均有所对应的适应证。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重用活血化瘀、补气、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药,丹参、炙甘草、薤白、瓜蒌为常用药物;用药方面,多以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组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1)
胡晓华教授治疗经期延长,非经期以调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西医治疗为主,经期以通因通用、益气升提、祛瘀止血的中药治疗为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期延长,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0):60-62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乏力、长期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从中医辨证论治,从刮痧治疗、脐疗、膏方治疗、针灸治疗、推拿疗法6个方面就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予以概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
中医药内外相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以疾病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而行辨证治疗,治疗以消为贵,以通为用。郁滞期以瓜蒌牛蒡汤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结合揉抓排乳法和外敷金黄膏,使毒邪消散于无形,成脓期以切开引流为主要治法,同时配以透脓散清热解毒;溃后期用以补虚温散法以促进伤口早日愈合。中医药内外相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好,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3):30-31
中医药治疗产后发热有独特优势,傅金英教授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以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1609-1612
旨在以六经辨证为纲,相关方证为目,构建咳嗽的六经辨证体系。太阳伤寒咳嗽,大部分属于麻黄汤证;太阳中风咳嗽,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子;太阳伤寒兼水饮咳嗽以小青龙汤为代表方剂;阳明中风咳嗽特点主要是不恶寒、咳嗽、咽喉疼痛伴有头痛,脉以浮滑为主,类似于后世风热咳嗽,治以桔梗汤;阳明气阴两虚咳嗽,属于余热未尽,气阴两伤,胃气上逆,治疗以竹叶石膏汤为基础方酌加润肺止咳、健脾养胃之品;少阳胆胃失和,多见于素体胆胃郁热者,治疗以小柴胡汤加减;少阳痰阻气滞,治疗以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化裁;太阴病,选用理中汤加细辛、五味子、麻黄、杏仁、桔梗、苏叶等宣肺理气;少阴热化证为阴虚咳嗽,治疗以滋肾润燥为主,用麦味地黄丸治之,心火偏亢者可以选黄连阿胶汤以清热滋阴;少阴寒化证,治疗以温肾利水为主;厥阴病,以麻黄升麻汤主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西医治疗乳腺癌以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等治疗方案。但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可能造成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中医各家辨证论治的经验,发现临床多将乳腺癌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肾亏虚、气血亏虚四型;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再结合具体证治分型确定相应的治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4)
痔病治疗的关键在"津",以滋阴润燥为主要治法,并举验案一则,以阐释清热润燥、补阴生津、润肠通便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6)
介绍王海东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王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以肝肾不足为本,寒、湿、痰、瘀为标,治疗上尤擅将药物治疗与小针刀治疗相结合,并强调日常锻炼、调护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疗效尤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