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拉梁设置位置及设置方法的分析讨论,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如何设计拉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用具体实例计算说明了在选用不同设计方法时拉梁配筋的变化,以推广基础拉梁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弦梁结构作为一种自平衡体系,在大跨度屋盖结构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设计状态下张弦梁上弦构件受到檩条、支撑等屋面结构的约束,其平面外稳定问题并不显著.但在施工过程中对平面张弦梁进行预张拉时,一般要设置临时面外支撑,因此需对张弦梁张拉过程中的平面外稳定性问题予以研究.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张弦梁张拉过程的平面外稳定问题进行弹性屈曲分析,研究了张弦梁主要几何参数对失稳临界索力的影响,提出了确保张拉过程平面外稳定的措施.此外,针对张弦梁单步张拉和分级张拉2种常见施工方法,通过算例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5.12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强梁弱柱"与"柱脚塑性铰"等实际震害特征,通过对一座典型框架不同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比,对采用独立基础并设有基础拉梁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分析计算模型进行了讨论与参数分析,建议可仅按柱底嵌固于拉梁上表面的分析模型进行上部整体结构的计算分析与配筋,这样梁端设计弯矩略有下降而柱端设计弯矩有所增加,更易于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目标,这样的分析模型设计简便并更符合实际结构受力情况。对拉梁以及拉梁以下柱及柱基础设计配筋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预张拉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开发的锚具和张拉加固施工工艺,对12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预张拉碳纤维布加固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分析了持荷力水平、碳纤维布预张拉应变和加固量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张拉工艺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梁端锚具具有很好的锚固作用,能有效避免碳纤维布端部剥离;提高碳纤维布的工作应变,可使抗拉强度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碳纤维布预拉应变和碳纤维布用量可提高梁的承载力,改善梁的使用性能;对于极限状态下碳纤维布被拉断这一破坏模式,加固时梁上的持荷水平对预张拉碳纤维布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另外,给出了加固梁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加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又称为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由预拉应力和预压应力混凝土结构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由于工作性能上的优越性,目前越来越多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相对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一些施工工艺尚在研究改进中.通过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制作过程,对其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提出局部受拉钢筋暴露梁的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受拉区缺口梁有限元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模型奠定基础,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7)
对拉压杆模型的基本理论以及它在桥墩盖梁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说明,通过实际桥墩设计数据进行讨论研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盖梁模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验证。将拉压杆模型和传统平截面模型进行比较后得出,在类似桥墩盖梁这类深梁结构中,使用拉压杆模型设计所需的钢筋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对预张拉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总结.考虑碳纤维布预张拉应变和构件上的初始弯矩.对处于正常使用阶段的加固构件刚度和裂缝进行解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的预张拉应变越大,梁的刚度越大;预张拉加固可明显减弱持荷对构件刚度的影响;碳纤维布预张拉应变对裂缝间距影响不大,但预拉力可减小裂缝宽度.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U型梁混凝土结构属于薄壁精细构件,且为开口断面,梁体抗扭刚度差,同时由于梁体荷载大部分由预应力承担,因此对后张拉预应力质量要求较高。从以上可以看见,U型梁预制工艺中的过程控制是保证质量合格的首要工作。本文结合了南京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U型梁的预制,介绍U型梁的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论RC基础联系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盛晓杰 《四川建筑》2012,32(6):108-109
在工程实际或是在教学当中,发现有人对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的概念不清,文章简单介绍了他们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阐述了基础联系梁的作用、设置依据及设计方法,并通过简单的实例探讨了基础联系梁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HRB500钢筋和LC50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剪跨比为3的不同受拉纵筋率的无腹筋梁试验,研究了试验梁开裂和极限承载力阶段的受力特征,并着重研究了低受拉纵筋率对梁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合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我国现行《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规程》(JGJ 12—2006)中梁的最小受拉纵筋配筋率取值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当考虑受拉纵筋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前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设置分配梁构造的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轴压1∶5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为考察分配梁构造对竖向荷载的传递机制,试验中竖向荷载仅通过加载梁施加于钢管壁,混凝土不直接承担荷载。通过对试件破坏模式、分配梁破坏模式、管壁应变分布、试件承载性能及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试件表现出良好的延性,根据试验竖向荷载-位移曲线得出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前具有较长的屈服平台段;混凝土承担的荷载取决于分配梁截面面积及截面刚度,并随分配梁截面面积的减小而降低;分配梁破坏模式为在梁端产生剪切屈服区域并产生较大塑性变形,部分试件分配梁下翼缘及腹板处形成了贯通撕裂裂缝;分配梁试验屈服承载力略大于梁全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极限承载力接近梁全截面抗拉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PKPM结构设计软件是国内结构工程师的主要设计工具之一。从独立基础设计要求和设计规范出发,对PKPM结构计算软件中独立基础设计时荷载的读取及基础拉梁的设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2根未加固直接加载的钢筋混凝土梁和4根粘结型钢加固二次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在承载力、挠度及裂缝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得出了加固型钢对受拉混凝土有一定的约束,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不仅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而且还提高了梁的刚度.  相似文献   

15.
彭张立  袁行飞  董石麟 《空间结构》2007,13(1):60-64,25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人们深入地研究了正圆柱形张拉整体结构和球形张拉整体结构,但对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对一种新型的环形张拉整体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首先介绍了这种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拓扑,然后总结了该结构的找形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初始预应力解析解算例,最后提出了一种以环形张拉整体结构作为环梁的新型索穹顶体系,分析了其结构性质.本文工作可为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吉平 《山西建材》2011,(12):34-36
PKPM结构设计软件是国内结构工程师的主要设计工具之一。从独立基础设计要求和设计规范出发,对PKPM结构计算软件中独立基础设计时荷载的读取及基础拉梁的设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圆形环梁节点基础上提出方形环梁节点,借助ANSYS软件建立了两种节点形式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通过分析方形环梁节点抗剪环、环梁混凝土及其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了节点的抗剪、抗弯机理,并与圆形环梁节点进行对比,推导了方形环梁节点抗弯承载力设计公式,就影响梁端弯矩分配的几个主要几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形环梁节点中环梁受力较为均匀,其配置直线型的钢筋更有利于内力的传递;方形环梁梁端弯矩一部分由环梁上部受拉纵筋和下部受压混凝土形成抵抗力矩来承担,另一部分则转化为环梁扭矩,这两部分弯矩分配的比例受到节点几何因素的影响,其中环梁高度的影响最为敏感,环梁越高,分配的扭矩越小。  相似文献   

18.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现实中大量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经验,对施工图设计中诸如振型参数的选取、基础拉梁设计及框架柱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玻璃梁延性化破坏的目标,借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思路,通过在玻璃梁底部受拉区配置不锈钢的方式制成加筋增强玻璃梁。玻璃开裂后通过不锈钢传递拉力,以形成开裂后承载机制。文章对加筋增强玻璃梁的受弯性能展开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受弯的受力行为,识别不同破坏形态;通过对试验现象、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裂缝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构件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受力机理;通过定义6个力学性能指标,定量描述加筋增强玻璃梁受弯的力学性能;通过对不同玻璃种类、配筋率、截面高度的加筋增强玻璃梁试件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识别对加筋增强玻璃梁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加筋增强玻璃梁的分析和设计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伟庭 《广东建材》2008,(9):173-174
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由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双向板为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大时板厚也随之增大,但板下部受拉区混凝土一般均不考虑其抗拉能力,拉应力由板下部钢筋承担。因此,我们可设想当双向板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可将板下部受拉区混凝土挖除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双向相交的几条线上,并适当将它们增高而形成梁,使钢筋与混凝土更经济合理的共同工作,使双向板变成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板,这两个方向的梁道常为等高和不分主次,即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或称网格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