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装配式建筑的内涵与外延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从主要结构材质上大体可以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现代木结构建筑和其他符合装配式特征的建筑。这让我们容易将装配式建筑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结构形式或一种建造方式,而从广义上看,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应该包括建筑部品部件的装配和与之配套技术的一体化集成。所以,装配式建筑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住建部推出"绿色建筑"相关文件,建筑工业化已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正是建筑工业化的代表,其在施工周期、能源消耗、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势,是普通建筑所无可比拟的。近年来,福建省内几个装配式变电站成功试点并投运使用,表明装配式变电站具备可行性且优势明显,未来,装配式变电站将成为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形式。本文简要分析了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两型一化"建设要求和全寿命管理要求的大背景下,国内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如火如荼。本文结合国内装配式变电站的工程实践,从建筑技术、主体结构体系的选择、装配式围墙、装配式防火墙、装配式电缆沟、电气设备等角度分析装配式变电站设计特点,为今后装配式变电站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中装配式建筑物概念的不断发展,在变电站建设中使用装配式建筑物已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方式也逐步成为变电站建设的主要形式。在设计装配式变电站时,有两种类型供选择,分别是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两者都可以满足装配式变电站建设的要求。本文在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中比较了混凝土和钢结构,并讨论了使用两种不同结构形式装配式变电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一场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变电站电气布局、土建设计和施工模式。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的建筑形式,通过工厂生产预制和现场装配安装两大阶段来建设变电站,大幅缩短了设计及建设周期,减少了变电站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装配式变电站在全国各地均成功试点,成为今后变电站建设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设计尤为重要。目前各地的中小学校装配式建筑中,装配式结构体系大致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和装配式混合结构等。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条件下,结构设计中如何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结构体系,文章应用实例,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配式钢框架结构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连接节点构造分析,并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经济分析比较,从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给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变电站土建设计理念的更新,其中的预制装配式理念是智能变电站土建设计的核心。装配式变电站目前仍处于试点实施阶段,通过工程案例对装配式变电站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变电站从工期、成本、节能环保等进行对比,并提出装配式变电站推广的意见建议,旨在能够对装配式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推动生态优先,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的战略,建筑行业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推动绿色方法进行节能降污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趋势。目前绿色建筑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运用已初现规模,本文概述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现状,介绍绿色建筑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具体应用,展望未来绿色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LSP板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耐久、节能环保、预制化程度高等优点的新型墙板。介绍了LSP板的材料组成、物理性能、墙板规格及LSP板内嵌轻钢龙骨装配式墙体系统的结构组成、连接构造等。基于LSP板装配式墙体优异的使用性能和装配性能,针对高海拔地区变电站建筑的使用特点,在国网公司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制装配式墙板门窗洞口加强龙骨构造措施,并对加强龙骨的连接方式和优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2)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形式也有了诸多变化,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类型,与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相比,能够减少施工的时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能性、高质量等优点。凭借着诸多优势,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业施工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建筑业又一次新的改革和进步。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优势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高烈度区地铁上盖建筑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存在刚度突变、必须采用隔震层、结构超限及建设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区地铁上盖建筑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包括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配套体系。通过对比装配式钢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性能、建造成本等,得出装配式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结构超限问题,不仅能大幅降低盖下和盖上的建设成本,还能满足建筑大开间灵动性及后期改造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消高烈度区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与盖下间的隔震层,通过大震弹塑性计算分析,证明取消隔震层后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下仍有很好的抗震性能,且可节约综合建造成本,对现有的装配式政策及地铁上盖建筑市场需求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进度快、施工现场劳动力少、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现场噪音小、环境保护减轻、施工成本降低等优点。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有助于我国实现建筑工业化。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发展状况,结合以往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罗佳宁  张宏  陆伟东  王海宁  石慧 《建筑科学》2021,37(11):139-146
变电站建筑是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提升变电站建筑工业化程度的有效手段,而产品思维是保证变电站建筑通用设计与真实建造准确匹配,提高变电站建筑质量、性能和建造效率的重要理念.以某公司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为例,从建筑的产品化、产品化系统集成设计和BIM建造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变电站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产品模式的系统集成技术能够大幅减少工期,降低人工造价,提高安全质量,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预制和装配。这一结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传统建筑方式所存在的零散、水平低、耗时等问题,与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施工速度,推动我国建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并不是完全完美的,相反它也存在许多的缺陷,比如说抗震性能弱、保温性差等。本篇文章首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就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王辉强 《建筑知识》2014,(1):277-277,280
装配式建筑凭借其环保、节能、工期短、经济效益突出的特点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变电站作为变电工程中一个重要建构筑物群,使用可复制性的装配武建筑,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本文分析了工业化建造的程度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中变电站中的应用现状,并思考了变电站的工业化建造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某办公楼地上建筑高度69.6m,需采用装配式建筑。针对建筑高度和建筑平面进行分析,可采用两种装配式结构方案,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或装配式钢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对两种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及预制构件布置,对其成本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成本比装配式钢框架-现浇核心筒低21.81%,但其施工工期较长,预制混凝土构件加工、制作、吊装、安装有一定难度,塔吊成本较高,装配式钢框架-现浇核心筒方案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陈剑松  吴泽  赵瑞仙 《重庆建筑》2021,20(10):56-59
目前,建筑市场中住宅建筑占比较大,且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具有造价低、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如何实现剪力墙的预制是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其中,实心预制墙、双面叠合墙和钢筋焊接网叠合墙是目前装配式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PC构件.该文针对这三种预制墙体生产、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期从中总结出其共通的计算假定、各自构造差异和工程应用优缺点,从而为设计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湖北省内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工程实例,对装配式技术方案、初始投资造价指标、全寿命周期造价进行了对比及分析,指出了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设中的价值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具有绿色环保的突出优点,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的突出工作重点.通过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抗震等级选取、预制楼盖设计、预制楼梯等设计技术问题,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水准,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7,(12)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发展现状,装配式结构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这一建筑结构形式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本文重点针对装配式轻型低矮钢结构房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探究,分析了这一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势与缺点,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