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针对北京某小型河道黑臭现状,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造流增氧、生态修复等组合措施治理。治理2月余,实现了臭味完全消除,水体透明度由8 cm提高至50 cm;治理1年余,除TN外的指标均达到地表Ⅴ类水标准;治理2年余,各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可安全、高效地消除水体黑臭。  相似文献   

2.
养殖伊乐藻治理富营养水体--以浙江慈溪市的实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乐藻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试验研究得出结论伊乐藻能显著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叶绿素a,有效抑制藻类,使水质从富营养、劣V类水,提高到中营养、Ⅲ类水.  相似文献   

3.
以昆山市凌家浜黑臭水体治理为目标,应用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组合技术治理城市河道,通过设置生物膜自净设备、微纳米曝气增氧设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对该水体进行治理修复。结果表明,经过6个多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Ⅴ类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0.5 m左右,甚至接近1 m;恢复了河道中由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水体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河道的景观效果。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透明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同时加强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则可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动力提升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概述了水动力提升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流程,综述了水动力提升技术的主要措施及效果,包括外源引水技术、自水循环技术、联排联调技术、曝气充氧技术和水动力水质模拟技术。最后,对水动力提升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动力提升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合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最新政策要求。以深圳市光明区鹅颈水为例,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建设实践。在鹅颈水水体治理中,雨水径流源头污染控制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长制久清”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协同,在河道整治、绿化景观、雨污水分流改造、正本清源等工程中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作用,实现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协同。鹅颈水河道治理实施效果表明,流域内的光明水质净化厂进水水量及进水污染物浓度实现双提升,河道已经稳定消除黑臭现象,水环境和水景观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以合肥市银河公园水体为处理对象,选择高效生物树脂作为控藻材料,研究其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高效生物树脂能抑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生长繁殖,有效防止藻类水华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降低浊度,提升了景观水体的整体美观性.高效生物树脂在水中无毒无害,保持了水体的原生态性质.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效生物树脂控藻技术的特点及机理,验证了该方法在治理城市景观水体藻类水华中的可行性,为控制藻类水华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中塘河支流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塘河支流(世纪花园小区段)为宁波市内一条黑臭河道,通过曝气造流、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水生微生物种群等措施对该河道进行深度治理。运行结果表明,上述工程措施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溶解氧量和透明度,同时需要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卢松  冯涛  李梦龙  张永 《建筑施工》2021,43(8):1605-1607
针对河道水资源严重污染、水生物数量减少、河道严重阻塞等问题,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理念,对河道水资源治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底质改良技术、微生物系统构建、沉水及挺水植被系统构建、水生动物系统构建等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生态岸线的构建,确保水体水质主要指标在非雨季达地表水Ⅳ类标准,恢复河道自净能力,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河道水质,形成岸上到岸下多层次景观.通过设计、施工与养护等措施,模拟出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重新构建河道生态环境,使得城市河道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高效除磷硅藻土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恢复景观水体功能势在必行。以合肥市包河公园水体为处理对象,选择具有高效除磷功能的硅藻土作为净水材料,研究其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对景观水体中TP的去除率高达93%,对氨氮的去除率>61%,对藻类的去除率>99%,水体透明度从35 cm提高到100 cm以上,并对水体具有明显的脱色能力。硅藻土在水中无残留,保持了水的原生态性。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硅藻土净水的原理及特点,验证了该方法在开放性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为城市大容量景观内河水体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后仓河是宁波市鄞州区中塘河的一段支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曝气造流、人工水草挂膜和投放微生物菌种等措施对该河道进行生态治理。运行结果表明,治理工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内河在技术上切实可行,稳定性强,可有效预防河道突发事件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常州市白荡浜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与景观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州市白荡浜黑臭河道水体治理为目标,应用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通过曝气造流、底质改性、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水生微生物种群等措施对该水体进行治理修复。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调试和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DO从0.21 mg/L增加到3.8 mg/L,对COD、BOD5、氨氮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7.8%、72.4%、41%和55.6%,水体透明度从15cm上升到40 cm以上。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透明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同时加强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则可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  相似文献   

12.
在西溪湿地进行了食藻虫引导沉水植被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现场试验.在修复区水体中引入经过驯化的食藻虫来滤食蓝藻等浮游藻类,然后移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龙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于2010年9月-2011年2月,对水体的水质指标进行了逐月监测,分析对西溪湿地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修复区水体的叶绿素a、TN、NO3- -N、NH4+ -N、TP、PO43- -P和CODMn浓度相比于对照区分别低45.6%、68.8%、97.6%、71.5%、65.7%、68.5%和67.4%,DO增加了88.3%,水体透明度达到2.0m以上,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Ⅲ类水质标准.2011年3月在试验区引入未修复区内的劣Ⅴ类水进行试验,1个月后各水质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区的(P<0.01),修复区水体的TN、TP和CODMn浓度相比对照区分别减少了78.2%、50%和43.7%,DO增加了22.4%,透明度达到1.5m.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生植物种植、曝气造流、投放微生物菌种和底栖动物等措施对余杭塘河支流进行生态治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4.
五家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观河河道截污及水环境治理中,通过对五家堆的废弃池塘改造,建设了五家堆人工湿地系统。对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进行了工程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在公园水体中培养了完整的微生物食物链,既弥补了湿地依靠水生植物治理水体作用缓慢的不足,又解决了工程治理污染水的动物食物链不尽完善的缺陷,使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V类标准,成为滇池沿岸湿地整治水环境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以一个典型的农村黑臭水体作为试点,采用"控制源头+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成功使该水体总体水质从劣V类水改善提高到地表IV类水的标准,并根据试点工程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市政技术》2017,(4):170-171
近年来,位于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水体和水系空间资源出现了超强度开发和无序利用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内和城市周边的水体常常成为纳污载体,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另一方面,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观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开发建设行为,不仅给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了障碍,而且未能形成滨水空间的良好共享格局。可见城市水系是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以汝州市水系规划治理为例,介绍了水系规划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供水技术》2021,15(1)
分析对比了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治理措施的适用条件,并以龙川县鹤市河治理项目为例,探讨了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优化和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通过实施建设生态透水坝和橡胶坝、种植挺水植物、改造滩地等技术措施,河道内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完善,稳定发挥水体自净能力。在微生物、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以及稀释、沉淀和絮凝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干流水质得到提升和改善,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了设计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曝气技术治理城市重污染河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张家港市重污染河道花园浜河中引入了太阳能曝气治理技术(SolarBee),探讨了其对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SolarBee具有较大的处理面积,试验期间设备上、下游30 m范围内水体的DO浓度较之对照区显著升高,特别是底层水体DO浓度升高了5~8倍;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体的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水体中的COD、TN、NH4+-N、TP浓度则显著降低,对其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37.2%、16.9%、45.6%和33.5%.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多种污染源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针对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及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通过对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和污染源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以提升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与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合利用底泥疏浚、造流曝气及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等技术对上海古猗园内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治理,结果显示此项综合技术对园林景观水体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对TN、NH_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6%、95.8%和75.0%,园内水体水质、生态环境、景观效果等明显改善,具备了较强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