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鹏  陈曦 《建筑师》2018,(4):28-3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保护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建成遗产保护,并促使其走向了与欧洲传统不同的发展道路。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后现代主义在哲学、艺术、文学和政治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其理论和实践也影响了美国的遗产保护。本文从遗产价值多样性的再认知、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合、遗产的文化意义与身份认同、更具批判性的保护方法四个维度,结合案例对后现代图景下美国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美国的遗产保护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8,(6)
法国南特作为一座传统工业经济急速衰败的城市,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具体保护实践,着重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该城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成功经验,即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保护间的互动、依托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工业遗产文化内涵、拓宽工业遗产保护路径、营造城市工业文化氛围、推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以期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徽州建筑为例,以可视化的视角,从建筑本体展示、建筑遗产活态展示、文献资料展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徽州建筑遗产展示利用现状,并以此从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展示、可视化虚拟展示、建筑遗产实体模型展示、徽州建筑文创产品创作等方面提出了徽州建筑遗产可视化展示基本途径,以期为徽州建筑遗产可持续保护、发展及利用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所创造的,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区的参与。首先阐明社区参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是传承遗产价值,保持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再从哈尼梯田现有的遗产保护管理制度、遗产价值认知、遗产资源管理、遗产旅游发展4个层面入手,分析了社区参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困境,构建了基于社区参与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概念模型。并以元阳阿者科村的社区参与实践为例,探讨了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以期对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998—2020年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梳理从事该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和作者信息,归纳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前沿热点,分析可持续性保护发展与适应性再利用的方法,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完善期、提升期等4个发展阶段;并通过关键词聚类量化分析提出当前“基于风险评估防控的预防性保护、基于多领域融合的补救性保护、基于可持续性的保护和管理、基于当代价值实现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等主要研究热点,最后从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科学体系、完善修复技术、重视棕地生态修复、创新再利用模式等方面指出未来适合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在我国工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的诞生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体制改革的先行地,诞生了中国造船工业、飞机制造业、橡胶工业、甘蔗制糖工业、火柴制造业,在工业产品、技术引进、制度改革等方面占据了多项全国第一。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其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类型、技术革新方面的总体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了157处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根据遗产现状、行业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4个层面进行分类整理,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自然、社会、文化3个层面挖掘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广州工业遗产适应亚热带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以及体现务实文化精神的岭南特色。根据地域性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建议增加独特性、稀缺性两项评价指标,提出文物保护类、保护利用类、更新改造类、一般性遗存4个保护梯度,并指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第三部分重点研究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广州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明确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方面,通过研究广州"旧厂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及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提出完善研究体系、扩展利用途径、增强社会参与的保护建议。第四部分针对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实践为研究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广州工业遗产在文化产业、主题性、资金、政策方面的利用优势,以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商业化严重、政策不明确的现实问题。从总体规划、空间改造、立面设计、景观改造四个层面研究广州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阐释说明。保护研究方面,分别从规划、保护、利用、更新4种类型选取相关案例,分析不同梯度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及研究方法。提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以利于城市发展为根本目的,结合区域环境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产价值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钰雪  吴骞 《门窗》2020,(4):213-214
河北省工业遗产种类繁多,而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现代城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省内再生成熟案例分析得出河北省工业遗产再生影响因素,以SWOT-PEST分析,发现挑战与机遇并存于河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设计这个重大课题中,并从发展脉络——保护政策——遗产类型——现状分析4个方面阐述发展趋势与不足之处,以利于河北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筑遗产开发利用与消防保护的平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苏州古城建筑遗产消防安全保护工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优于被当作普通建筑使用的古建筑。根据苏州市建筑遗产消防安全保护的现状,分析建筑遗产耐火等级与防火要求、基础设施与消防需求、现代消防与传统消防保护模式之间存在的不对称,从实现开发利用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平衡、内部消防安全条件与使用功能的平衡、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保护需求的平衡等三个方面就建筑遗产开发利用与消防保护进行探析,并以具体实践予以辅证。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文化遗产不同的产生和延续方式。然而长期以来,作为东方文化体系的重要代表,中国村落遗产的评价与保护却缺乏从自身特点出发的考量,更多地遵从西方主流价值观影响下的遗产保护理念。从历史文化名村到最新的"传统村落"等各类村落遗产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西方"物质真实"理念下的产物,而对居民社会组织、传统工艺技术、组织施工方式、日常生活需求等活态文化的重视不够。对比亚洲"文化真实"语境下的遗产保护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中国村落遗产的评价标准有必要在非物质文化、文化活态性、技术标准的传统性及面向未来的过程性4个方面进行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10.
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地方的积极实践与科学探索.以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实践为研究案例,围绕历史风貌保护机制的特征、城市生活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以遗产保护经典理论和国际文件精神为理性基础,从城市生活遗产的概念认知、历史城区物质肌理维护、建成环境遗产可持续性、基于社区的城市生活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全面探讨了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健全的基础理论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筑遗产在经历了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保护失控后,全社会对其保护的意识日趋强烈。如何辩证地看待其保护、更新、利用和发展?国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案例,接轨国际主流观点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之路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本单位中外合作建筑遗产保护教学总结和国内实践案例,从可持续发展、历史建筑适应性更新与活化、历史建筑适应性更新与活化、文化景观遗产等方面为当今国内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动态做宏观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遗产的保护思路与方法、发展历程和再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反思我国目前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上的欠缺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力求开辟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群众关注、研究、传播、体验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群众基础,并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群众基础潜力发掘的四个着力点。对当下新型城镇化和工业遗产保护的方向和路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期的主题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特约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从事遗产保护工作和研究的人士为我们撰写文章,介绍上述两个重要的遗产保护国际组织的活动,同时两组文章分别介绍了北美和亚洲地区的遗产保护制度,还有一篇文章批判性地分析了东南亚几个城市的保护实践.就内容而言,这些文章并不都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保护规划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从多个角度涉及到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文章为规划师展现一幅有关遗产与保护的较为宽阔的图景,使之以更全面综合的眼光来看待保护规划的工作.而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粗浅认识,这其中包含着编辑这组文字的最初意图.  相似文献   

15.
朱晓明 《建筑师》2012,(4):81-87
挪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突出的木结构建筑遗产从1 984年起,每隔两年在挪威文化遗产理事会与ICCROM的共同主持下举行"木质遗产保护技术国际培训",距今已经举办了15期。1999年由ICOMOS颁布的《历史性木结构保护原则》强调遗产保护教育,该国际培训是对木结构保护原则的贯彻与呼应。将挪威典型的乡土木结构遗产、国际保护原则与国际培训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实践和挑战三方面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遗产村落规划的主流理念是"保护第一,利用第二",但实践中往往与村民的发展诉求产生矛盾。如何营造让村民持续居住的活态遗产村落是当前的实践难点。本文以文献研究的方式,从文化景观视角梳理了遗产村落"作为日常场所"和"作为文化遗产"的差别,指出遗产村落是动态变化的活态遗产;基于国际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以及对日本街区保护型社区营造案例的实际考察,提出遗产村落保护再生途径。笔者认为过于泛化的静态保护方式在长效上有损于遗产村落的真实性与人地关系,指出:(1)遗产村落的保护目标应转变为维护人地关系;(2)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主体应转变为本土社区;(3)遗产村落的形态意象应转变为演化的乡土风格;(4)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手段应转变为动态反馈的多次局部设计优化。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的活态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谈起,综合建筑遗产保护史谈了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认识;并结合欧洲地区和中国相关方面的实践,初步探讨了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遗产建筑是城市文化和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近现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的武汉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武汉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并从社会记忆视角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工业遗产的实践类型为切入点,从博览建筑、景观公园、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综合开发5个方面分别阐述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现状,把握各类型的研究视角与侧重方面,探讨各类型改造的相关技术路线与经验意义,进而探寻实践与研究的趋势和思路,提出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低碳可持续的改造、以及对其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的关注是未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追溯营造学社朱启钤社长在学社初创时对开展建筑遗产研究的3个方面的期待,并选择4个方面阐释中国的东方文化积淀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影响:古代土木水工、农耕文明影响着营造文化的特征;礼制文化影响着对祖先、遗产的态度;中、西绘画修复理念的差异性影响着修缮方法;?"善"的执着影响着对真实性的解读。认为注意保护后代享有遗产的权利是我们工作中应该努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