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一些实施”退二进三”策略的城市旧工业区先后面临改造的需求,这类地区改造的关键在于目标模式的选择和运作模式的确定,涉及区块产业功能更新、土地利用调整、城市空间格局重构、建筑更新方式、实施政策法规等内容.该文以近年参与的宁海时代大道区块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了这类地区关于城市功能与空间的重构的改造原则与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合理选择开发模式、加强与城市区域功能空间协调的研究、打造区块自身的亮点、以及关注近期产业建筑利用的规划实施步骤等开发与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运用城市有机更新、街道美学等理论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于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的规划管理: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如何协调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Conzen根据城市形态学理论提出的城市景观管理理论被西方学者广泛运用于分析和评价城市改造和建设所引起的城市景观改变和相应的规划管理。通过运用城市景观管理理论和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作者推理出了一种方法论体系用于研究中国对于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4.
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整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飞  谷凯 《建筑师》2009,(2):53-58
本文系统介绍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近年来新的学术探索。综合形态与类型学的研究的方法强调利用地图与规划图分析城市历史变化过程和理解城市结构及其构成规律。全面与确切的类型和形态研究是城市景观管理和旧城更新规划和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讨论近年来国内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研究极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跨文化的综合形态与类型的研究方法对城市设计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如何协调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Conzen根据城市形态学理论提出的城市景观管理理论被西方学者广泛运用于分析和评价城市改造和建设所引起的城市景观改变和相应的规划管理.通过运用城市景观管理理论和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作者推理出了一种方法论体系用于研究中国对于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城市修补策略下的环境更新为研究背景,结合第22届米兰三年展提出的"米兰2030"城市计划和米兰理工大学基于SF地区(Scarlo Farini)城市空间改造设计课程,介绍笔者运用城市修补设计策略对该地区进行更新设计的概念方案。笔者从功能修复、环境改善、融入城市等维度展现如何运用该策略修补米兰SF地区破损的城市环境,使废旧空间片区转化为具有活力的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修补策略在环境更新中的作用。最后,从社区功能再生、环境改善和城市弥合作用等方面对城市修补策略的价值进行思考,以期对中国城市的环境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环  徐雷 《建筑与文化》2021,(9):143-145
新时代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将由高速的"增量开发"模式向高质的"存量更新"模式转变.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及城市活力的展示门户,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存在趋同性及低效性等问题.文章通过瓯海漫游天地修补更新的设计实践,基于对城市街区外部空间形态改造与活力形态学要素展开研究,进而分析论证形成活力营造策略,试图为相关城市公共空间的修补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9,26(6):8-12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颀  于爽 《建筑科学》2004,20(2):60-66
以滨水地区的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更新的常见类型和改造方式,并以城市滨水环境为依托,重点关注滨水旧建筑外部形象的改造和环境空间的改造。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城市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当前国内滨水地区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具体实践,希望对我国的滨水地区改造实践有一些指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中的小区已经变得陈旧,客观上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通过一种合理的更新方式来解决当前老旧小区所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从而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微更新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对城市的原有结构与风貌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内部微小地块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本文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重现老旧小区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吴晨 《城市规划》2003,27(3):58-62
在城市复兴 (UrbanRe generation)的理论框架下对有关城市设计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从基本的概念入手 ,对城市设计在城市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设计的要素 ,国家城市设计框架 ,城市设计的评估与管理 ,城市设计与空间总体规划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复兴中的公共空间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晶 《山西建筑》2009,35(5):19-20
介绍了城市复兴产生的背景、目标和途径,对目前城市复兴中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建设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城市复兴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城市复兴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Urbanism》2013,6(2):95-112
In response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recent decades, many European cities and towns have invested i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s, marketing and branding measures, and urban design schemes, in order to manage and stimulate urban regenera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a discuss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structural change, emphasizing the consequences that such change has had for urban heritage and the sense of place. The paper addresses two cases from Swedish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practice to constru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out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urban landscape should not be seen as solely resulting from deliberate planning and design measures. Rather, understanding the regeneration of that landscape requires a deeper consideration of decisions related to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s well as emergent processe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spatial processes of structural change. We put forward the term Emergent Urbanism to describe this expanded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4.
刘晓星  卫红  王毅 《新建筑》2012,(5):140-143
以湖北省黄石市后河堤地区城市更新设计为例,讨论了城市废弃空间再生的相关议题,提出城市废弃空间的再生一方面应基于城市整体发展框架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应立足于空间本身的价值挖掘,在此基础上寻求与废弃空间本身形态相适应的发展定位与策略,并积极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最终实现空间复兴与城市整体品质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更新一直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城市更新自1949年发展至今,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对其7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更新特定的诞生逻辑、阶段问题与经验教训。根据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宏观政策变化,将中国城市更新分为相应的4个重要发展阶段。并且,对每一个阶段城市更新的政策背景、代表性案例、更新思想、学术活动以及更新制度建设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中国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历史演化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更新应倡导多元价值观、多元更新模式、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方向转型。未来,建设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城市更新体系,将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戚冬瑾  周剑云  赵睿 《城市规划》2019,43(10):67-68
分析传统规划方法在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应用横断面规划的方法分析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地区的形态特征,拟定各分区的发展愿景和规划策略。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性规划定义为7种形态区划类型,编制形态条例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引。强调横断面规划以形态分区为基础,提供了从现状形态分析到规划愿景设计再到形态条例的连贯性工作方法,把城市(社区)发展愿景转译为强制性的形态条例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该方法可适用于城市更新或"微改造"。  相似文献   

17.
佘高红  朱晨 《建筑师》2009,(4):15-19
通过对欧美国家内城复兴政策的动因、演变历程及其主要经验教训的梳理,揭示出城市再生与城市更新相互之间的演变关系;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再生和传统城市更新在理论基础、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区别.试图为新形势下中国的城市更新研究和城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旧城更新中城市文化再生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全儒 《山西建筑》2009,35(8):53-54
阐述了城市更新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城市更新中城市文化现状的分析,从五个方面研究了城市更新中城市文化再生的途径,最后指出探索、实施城市文化再生对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求、满足市场机制要求的特色城市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城市政体"理论,对1973年以来台北市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动态博弈格局以及由此引起更新策略、法令及实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城市更新领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政体",可分为"管制型"、"增长型"和"服务型"3个阶段。台北市城市更新由早期"政府主导"模式演变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合作"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是其内在动力,并通过城市更新实践在城市空间上得以体现。认为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多元合作机制的构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尤其应重视培育和发挥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城市规划的社会评估体系是实现完整的城市规划评估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地区开放式城市设计实践为例,构建了适于我国的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规划绩效的社会评估体系。本文利用该评估体系,分析评估了主体在南锣鼓巷地区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参与程度、对地方形象和城市设计定位的认可度及对城市设计实施效果的满意度,总结了城市设计实施的经验与问题,衡量了城市设计实施后地区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最后,对城市设计过程后期实施措施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