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4,(8)
本文紧密联系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从课程地位与作用、教学改革与建设、教材选用与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与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的优化,并探讨了优化思路,提出了具体措施,给出了经验做法,初步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优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4)
首先分析了矿山环境治理绩效预测的传统预测方法,对其中的细化方法进行了细化研究,将经济技术分析研究法、物元研究法、聚类分析法、OPSIS法、据网络包分析法的应用情况与优缺点进行了具体阐述,接着对灰色综合型评价与预测方式与糊综合型评判与预测方法进行了阐述与讲解,对与今后矿山环境治理绩效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许丰功 《规划师》2002,18(8):70-74
作者总结了商业街设计的缘由和现状,探讨与延伸了距离、道路曲折度、面积与人流密度等概念,得出在商业街设计中一些有益的启示,从经济效益、心理感受与服务设施方面提出了步行商业街设计目标理念,并对历史文脉的继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澄清,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街发展方向的3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代晶  朱晓冬 《山西建筑》2014,(22):18-19
对室内设计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三种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关系的内涵与特性,并对三种关系的协调手法作了探讨,使室内设计营造出安全性、舒适性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1)
从空间形态、尺度、色彩、光影、空间行为方式与文化意识几个方面阐述了空间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空间与人的行为是一体共生的,二者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我们可以通过空间设计以支持或抑制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刘智磊 《山西建筑》2008,34(9):352-353
从园林与景观设计观出发,探讨了当代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与区域化、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美学与社会环境及人性化的关系,以期提高和完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儿童游戏场地对于儿童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场所。其设计与建造水平,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风貌与形象的体现。首先介绍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的4种基本类型及特征,然后分析和总结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在设计上所遵循的安全性、健康性、吸引性、益智性、兼顾性和参与性等原则。最后,探讨了其在设计布局上所体现和追求的,包括集中与分散、规则与自由、简约与精致、主题与无题、自然与常统、现代与传统等在内的多样化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构筑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构筑技术潜在的表现可能性。构筑是意匠与诗意的融合。本文中的构筑被理解为建筑中材料、结构的逻辑性与适应性的表现,它既能体现材料、结构自身内在逻辑特征,又能动地反映了自然、人工、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条件,体现了技与艺,也就是匠与意、器与道、物与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航站楼的变迁,分析了航站楼发展与改扩建的必然性,阐述了机场航站楼的规模与容量的扩张、登机方式、旅客流线与移地新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水源热泵的概念与工作原理,并在能源利用方面与锅炉与空气源热泵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各种水源、水处理技术、打井技术、回灌技术,指出了系统在方案设计与使公众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儒家眼中的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万婷婷 《中国园林》2006,22(11):81-85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之一,它源于周朝礼制,被孔子和孟子加以阐述和发展,在汉以后影响中国文化各个领域,在园林方面亦有深刻影响。其精义如入世、治世、仁政、德行、同乐、娱人、孝义、礼乐、中庸、重农等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园林的创作主题,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比比皆是。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主景创作、环境营造、文联匾对、绘画雕刻,有时是综合多种表现方式,从而达到名符其实,情、景、名相得益彰,使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交流更为便捷,生动而不失高雅。  相似文献   

12.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应创造出轻松、流畅和交融的建筑内外空间,打破传统校园空间的封闭、破碎和不连贯。关于中小学校园的复合型规划设计,已逐步成为当代建筑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校园空间的设计中,引入复合型规划设计的概念,将校园空间中的广场、院落、底层架空和绿地串接成为整体的校园空间,从而把各个分散的校园场所连接起来,使校园充满流畅、生长和具有内聚力的人性化场所。该文以宜昌市花艳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尝试就中小学校园的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统一性等复合型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力图把它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4.
马中军  覃焱 《中国园林》2012,28(7):67-70
ILM公园位于德国魏玛,是古典魏玛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同时具有古典、后古典和浪漫主义风格的园林。它具有完善的生态环境,同时承载着魏玛的历史,传递着德国人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传统价值、尊重自然的理念,为魏玛人和慕名而来的人营造了宜人舒适的自然空间。介绍了ILM公园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公园中的主要景观及建筑、公园的布局和特点、发展和管理模式,以及对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园林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Given the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presented by historical water infrastructures in urban contexts, this article states the evidence of a not much documented urban phenomenon in Portugal, the refurbishment of water heritage protected areas motivated by European-based regeneration projects. By employing a case-study design, four good practices -placed in Évora, Lisbon, Braga and Guimarães-are chosen to enlighten this growing and aware trend. The assets located there -the Água de Prata Aqueduct, the Águas Livres Aqueduct, the Sete Fontes water-supply system and the Zona de Couros industrial area, respectively-ar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ly characterised, while the projects that concern them are documented by visiting the areas and analysing the available sources. Then, open-data platforms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decrees are processed to graphically code the topography, hydrology, urban land use, infrastructures, landm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employing QGIS free software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s a result, the four practices are documented, discussed and compared. A table assesses and summarises their pre-existing and currently added values and a series of diagrams illustrates the landscape changes generated. These graphics validate the practices and update the status of the assets, enhancing the rediscovery of the existing landscapes and showing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16.
对建筑自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莉 《建筑师》2008,(2):31-36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正当学科陷入特别的危机之时,建筑自治的论点重新出现,引起建筑理论家、建筑师的激烈争论。学科内在自身的观念体系、学术逻辑的演变和外在的社会学、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学科的边界和领域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自治”概念的起源切入,在回顾历史的前提下对建筑自治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对自治的原因进行了总结。着重论述建筑“内”与“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对自治的可能、自治的度及学科的边界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矿渣等量取代水泥,并将偏高岭土与粉煤灰、矿渣分别复掺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用作混凝土掺合料且掺量合理时,其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优于粉煤灰和矿渣,配制的混凝土抗腐蚀性和抗冻融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立 《华中建筑》2014,(9):103-10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街道风貌整治现已成为再塑城市新风貌的重要手段和深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许多沿街空间出现的脏乱差,以及城市空间无序混乱的现象,该文运用类型学的相关理论,把城镇沿街空间解构为沿街建筑、环境设施、绿化水体三要素。根据各要素构成元素的特点,提出在街道风貌整治活动中,应依据各城市发展特点和现状环境的不同,以环境整洁、外观清新、风格协调、形象美观为整治目标,采用分类型、抓重点、做细节的整治策略和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塑造新城风貌。  相似文献   

19.
Daodi Flood Land, located in Mentougou District of Beijing, is a relatively separate flood land in the lower reaches and on the east of Yonding River. This largest landscape character area in the west of Beijing along the river illustrates the history of human–water interaction and discloses the trends and problems of rural urbanization. Focusing on Daodi Flood Land, this paper expands the research on adaptation by introducing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trends from spatial, temporal, and participant aspects. Considering the typical characters of the study area, this research employed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such as mapping and problem and solution trees, due to the lack of continuous and accurate data. Basing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on issues of floods,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water adaptive development visions for the study area were proposed from perspectives of landscape and culture. Finally,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adaptation problems, natural and social systems, passive and active adaptations, and planned and unplanned adaptations,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daptation approaches in other cases.  相似文献   

20.
郑婧 《山西建筑》2010,36(20):24-26
从水对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出发,结合现实状况和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特点以及设计中应整体把握的生态、安全和景观要素,并进一步探究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具体设计方法,以期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