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世博会后续利用 1.1 世博精神 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发展的影响将非常深远.其最重要的影响在观念上即促使人们去思考城市的未来、城市的本源人和城市的关系.毕竟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把城市作为主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城市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来进行沟通和交流落实在人的生活中,这就是一种理念的碰撞和交融也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识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聂粉景 《建造师》2008,(10):20-24
世博会中国馆要展示的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作为举办国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展馆,中国馆必须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达中华智慧,并在特定的场合让人享受仪式感,领略大国风范。那么,其设计者们首先就要回答两个问题:何谓中国特色,如何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上海申博成功,赢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骄傲。 申博的成功对未来10年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世博会这一舞台和窗口,中国可以与世界实现零距离的接触。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通过世博会,上海将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的风采。那么我们该向世界人民奉上一个什么样的世博会呢?  相似文献   

4.
米兰世博会 中联重科彰显风采 意大利,米兰. 2015年6月18日,第42届世博会中国馆迎来了来自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军者——中联重科的企业日.中联重科全球首发新VI体系(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以全新形象闪耀世界.  相似文献   

5.
篇首语     
在通往新千年的门槛上,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在6月1日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世博会150年的历史中,德国第一次成为这种国际性事件的东道主。下萨克森州州府汉诺威,甚至整个德国都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世博会是展示各个时期文化、技术、经济的舞台,以往多侧重对一个时代技术进步的欢庆与表演。这一次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则以“人·自然·技术:一个新世界在诞生”为主题,展示人类将怎样借助技术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一个包含整个世界的、回答广博的未来问题的思想车间。近200个国家和组织在170hm2的世博会场地上…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在云南昆明市举办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AI类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被誉为是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这次世博会,是国际园艺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政府在本世纪末主办的一次大规模全球性盛会。它将向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以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园林艺术的理想场地,并展示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1999年适值建国50周年,本次博览会预计参观…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世博会建筑瑞士馆建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未来的建筑材料——内置光电媒质的植物蛋白树脂,这为可持续的节能建筑提供了一个很实际的思路。近些年来,世界  相似文献   

8.
祝元志 《建筑》2010,(6):15-19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最值得关注的展馆是哪一个?很多人会说中国馆。其实从以往历届世博会来看,主题馆才是一届世博会的精髓所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场馆,标志着中国在大型展览场馆设计和建造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向观众讲述本届世博会主题的精髓和要义。到底主题馆建成什么样子呢?在工程建设方面都有哪些亮点、创新和突破?中国设计、中国建造、中国文化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世界震撼?本刊独家专访世博集团主题馆负责人,为读者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9.
“多少年来,我们的队伍风里、雨里、水里、火里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才树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形象,我们要十分注意维护这个好的形象,不能玷污,决不能让少数人的不廉洁行为损害这个形象。 请广大群众监督,请新闻媒体监督!”——辽宁省消防总队总队长张荣昌,在全省消防部队支队党委书记培训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徐伟 《建筑创作》2010,(7):278-279
太平洋联合馆位于世博会浦东园区B02片区东北角。与国际信息发展网、红十字馆同在一个片区。太平洋馆是此片区最具文化特色的一个展馆,各个参展国家在这里利用多种形式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民族风格,让参观者更为形象地了解这些多元化岛国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1.
人间有爱     
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让世界为之震惊;紧急如火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个善良人的心.这是一场灾难,它造成了数以万计鲜活生命的消逝,它让多少亲情从此形单影只,它让多少孩子失去父母,老人失去子女…….  相似文献   

12.
吴志强  邓小兵 《规划师》2005,21(2):75-78
19世纪的世博会主要以展示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为王题,20世纪下半叶世博会的主题则转向对太空、海洋的探索,上海2010年世博会具有独创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活”的概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动题的世博会将为进入“城市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景观与气候是其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2010上海世博会设计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馆,其灵感自然来自于7个酋长国的共同特色——巨大的圆形沙丘。建筑金色的不锈钢反光表面更进一步让人联想起沙漠中变幻莫测的光影色彩。为了响应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承认了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的事实,场馆展出了一个十分前卫的案例——马斯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又称国际博览会.学建筑的人都耳熟能详。”国际博览会”这个词总会让人回想起曾经的求学岁月——伦敦水晶宫、法国机械馆、巴塞罗那德国馆、筑波中心……一个个光彩的名字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冲击着当时坐在课堂里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激荡着每一颗充满好奇与向往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010年世博会特别设置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首次使城市能够直接参与世博会,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大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既是展区,其本身也是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一个展品,为来自世界各城市的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城市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平台。区域内集中地展示、交流和推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国际声誉、创新意义和示范价值的城市最佳案例,对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类居住》2009,(1):9-9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办,占地超过5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展馆有望吸引7000万人前来参观,陈列的展品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公共和私营部门、民间社团和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人》2010,(9):46-46
自1851年首次在英国伦敦举办以来,世界博览会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的展馆也成为记录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书签"。让我们通过这100多年来出现在世界博览会上的中国馆,来回眸世博会的百年变迁,感受世博会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阎瑾  李琳 《城市开发》2010,(5):84-85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回顾世博会的发展历程,从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至今已经有159年之久,历史长于奥运会,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每一届的主题都能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针对这一届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倡导低碳环保和城乡互动"的主题,房地产应该积极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将其引入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战略中.而将整个世博会看作一个品牌来分析,其品牌的培植过程也非常值得房地产的学习与借鉴.本文将从品牌培植、低碳环保以及房地产"下乡"三个方面来探索世博时代地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祝元志 《建筑》2010,(1):10-25
城市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从1851年的第一届伦敦世博会起,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等优秀的建筑就开始名声大噪,以至渐渐地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而这些体形巨大的建筑物最初是来自世博,正是世博会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又将为人们勾画怎样的城市未来?继北京奥运会场馆之后,中国人又一次以"中国速度"完成了"绿色世博、节约世博、科技世博"的建设,并一举创造了园区占地面积、建筑总量、单体展馆建筑等世博会历史上多项工程建设的世界之最。科技创新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管理创新?如何实现大型复杂项目群的系统性控制?透过全新的"三维视角",让我们一同分享现代大型复杂项目群管理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规划首先应该表达的是面对多元世界的文化态度和面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策略,本次规划正是对该问题提出的一个中国式解答。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会理念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以及“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和“美好城市社区的重塑”四个副主题,是确定世博会规划理念和目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