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以扬州市城郊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非农人口的城乡流动及其原因和空间差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了当地半城市化地区城镇化的特点,分别是市民化程度高、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以及乡村"空心化"严重。最后,为了推动半城市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针对该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特点,在市民化、政策差异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和技术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安溪德苑片区控规为例,系统地梳理了片区存在的问题,从城乡规划角度探索其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近郊范围内、城市建成区以外受城市物质建设活动与非物质要素影响的乡村地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是指集镇规模以下的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等。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与建设也有其特殊的矛盾。 一、城乡结合部住区的特点及现实矛盾 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城乡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战略任务,城市规划学科也迫切需要拓展对乡村地区发展和乡村规划的研究。从乡村发展角度,分析乡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保护乡村地区活力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取向;围绕现行规划体系转型和乡村规划的地位,提出需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和乡村地区规划整体内容的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体系由城镇规划向区城规划、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多级体系的转变,并进一步讨论乡村规划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以及规划研究、规划实践及规划教育等方面亟待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大兴区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试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乡结合部是兼具城市和乡村复杂特征的城乡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具体区位和综合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城乡结合部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单靠"规划"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现阶段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破解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实施难题,大兴区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试点工作就是通过创新探索一种新的规划、管理、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共生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化中后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应当重新审度城乡划分标准,完善乡村聚落集聚体系,提高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的道路。最后依据我国乡村地区的基本特征探索性的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城乡共生的乡村聚落体系——"城市—集镇—集聚点"体系,用以解决城乡人口单向流动造成的乡村发展衰败问题和城市密集地区拥挤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道路,而土地流转又是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解决城乡发展中土地容量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文对城乡统筹与土地流转的理论和二者联系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土地流转的案例进行剖析研究,总结出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实践的类型及联系,以及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雯 《建筑与文化》2020,(8):127-128
随着苏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绿地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对城乡结合部绿地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城乡结合部连接城市与乡村,苏南地区从自身的现状和自然条件出发,保护和利用苏南地区依托的自然环境。文章以常熟市董浜镇为例,将开放空间、道路交通、河道水体、农田林网和未利用地等用地纳入规划之中,形成完整的区域绿色网络,建构城郊一体的生态系统,发挥城乡绿地的总体生态效益,这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其他系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城乡结合部是经济活跃地区,也是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目前城乡结合部正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活跃且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城乡结合部兼有城市、乡村的优势,紧靠市区,正成为城市发展直接延伸地带,房产、建筑等产业活动迅速兴起,这些都使结合部变得越来越活跃.但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多样化,主要由本地农民或原居民,因经济扩展到结合部的城里人以及外地来的暂住居民构成,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与乡村交界地带,是一个充满生机、矛盾和困惑的区域。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结合部进入快速扩张与发展时期,其发展演化历程折射出经济、社会、制度的种种变迁与烙印。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处于混乱状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备受关注。经济利益驱动下城乡结合部的农副产品供应、生态保障与城市边界增长约束功能逐渐丧失,在被动、盲目的发展状态下日渐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社会空间体系,且结构、效率与各种利益关系趋于恶化。城乡结合部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及对此区域的低价值判断和机会主义思想等共同作用,使其发展陷入困境。城乡结合部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其高端化发展带来障碍。今后,必须突出城乡结合部自身的功能,统筹规划、适度发展,并创新治理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北京在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同时,也与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城镇化质量与市民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城乡结合部不断蔓延,成为城镇化与市民化的难点地区。2010年启动的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改造,通过对土地、户籍、社保等制度因素的重组,初步改变了人随地转的城镇化模式,使得本地农民成为拥有土地资产的新市民。北京实践给出了重要启示:“城乡结合病”源于以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基础划分城乡造成的新老二元结构问题,使市民化与土地脱钩,进而实现城镇化模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将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是城市,而是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传统的规划模式对城乡结合部的用地以保护与控制为主,导致其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研究构建了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框架,该框架采用系统论的动力机制与反馈机制来控制用地开发,具体对建设用地的开发总量、非建设用地的生态斑块等进行主动控制,并对建设用地的布局模式、用地功能和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等进行主动引导。基于主动性战略的城乡结合部用地规划模式在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中取得了成效,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这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混合,既有本地人口,又有外地流动人口,常常是火灾隐患的重灾区。从9月份开始,北京市公安机关以城乡结合部60个重点地区为核心,成立了13个直属派出所,重点解决“城中村”消防难题。一个多月过去了,治理现状如何?针对改善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环境有什么好办法?带着诸多疑问,笔者走进了黄村镇狼垡地区——  相似文献   

14.
吴燕婷 《城市住宅》2021,28(4):89-92
随着快速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已达较高水平,但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解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分析苏南地区乡村发展概况及战略,并以通安镇树山村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该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5,(Z1)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指明了方向,给城市近郊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均未真正突破城乡二元的定式,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从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城市近郊不同区位的乡村与邻近城市地区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休闲农庄型、产业互补型和城镇发展型3种典型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模式,并分别编制乡村发展导引示例,以期为类似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策略指引和设计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潘昆  田嘉  杨祥楠 《规划师》2015,(1):245-248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指明了方向,给城市近郊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均未真正突破城乡二元的定式,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从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等方面出发,通过分析城市近郊不同区位的乡村与邻近城市地区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休闲农庄型、产业互补型和城镇发展型3种典型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模式,并分别编制乡村发展导引示例,以期为类似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策略指引和设计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实施,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开启了新篇章。但受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仍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发展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将成为广大乡村地区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通过对团岩坡产业规划项目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未来乡村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生态主体功能地区由于生态的强约束和发展的弱基础而无法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传统路径。本文以云南省景洪市为例提出了欠发达主体功能地区向柔性城镇化模式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应立足于对乡村本底优势资源的挖掘,以城乡统筹为基础,通过乡村空间多功能化带动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为乡村人口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升乡村非农化水平,推动乡村城镇化。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景洪乡村生态、农业、非农产业等资源基础进行评价,基于不同主导功能将乡村划分为三大分区和八类功能地区。其次,针对三大分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城镇化策略,并对八类次区域提出了产业发展指引。最后,对支撑城镇化策略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设施体系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广袤的乡村地区,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传承至今的伟大中华文明,并为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稳固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化转型中,乡村地区经历着城乡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面临着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发展、消除人口贫困等任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给乡村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引发了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2008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将乡规划和村庄规  相似文献   

20.
英国乡村分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乡村面域广阔、人口分散、发展历程迥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乡村地区日益分化,乡村分类工作急需开展。目前国内地理学界对乡村分类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但在涉及城乡动态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仍存在不足。学习英国乡村分类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构建我国的乡村分类体系。本文从统计学和类型学两种分类视角,选取英国有代表性的四种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和实施效果评述。包括:保罗·克洛克提出的"乡村性"程度分类,由政府部门提出的英国城乡分类体系(RUC2011),特里·马斯顿提出的"后生产"时代乡村模式,以及基思·哈法克雷提出的乡村空间情景模式。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城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乡村地域类型识别和城乡空间系统的优化在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面提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