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使城市与建筑在保证环境质量的情况下持续地发展,此文提出了六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创造城市特色与保存建筑历史文化环境;2.控制城市建筑容积率与保护环境;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环境;4.发展第三产业与创造环境;5.重视城市整体开发与发展环境;6.增加城市绿地与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2.
建筑应充分重视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为环境增色.研究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是“如何”构筑成的;而探究其深层的文化意识,则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为何”而得如此形式,正确理解、认识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创造出适应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并以西安钟、鼓楼广场工程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建筑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卓群 《规划师》2004,20(5):115-116
中国建筑文化的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兼容性,这几种特性相互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延续、经久不衰,发展成一大体系,屹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而建筑地理环境在历代建筑兴衰中占有很大的份量。中国建筑传统思维,强调天、地、人同步,在哲学上推崇历史、感情、理性三者的结合,同时更注重人的直接经验和人际关系,这些都构成了建筑发展中的不定型的定势。在总体环境上,只有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建筑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渗透,方能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历史上庄园、庄第、状元府、进士第的建筑模…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的环境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克俭 《新建筑》2001,(3):71-72
回顾了古今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过程,论述了建筑文化与人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了建筑文化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建筑文化应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只有保持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吸收和整合世界各国建筑文化的精华,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中外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才能建立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建筑师工作的真正价值在于协调过去与未来的建筑环境关系,建立环境空间新秩序,表现出建筑文化的延续性和创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使用共同的建筑形式语言;2.运用符号传递信息;3.寻求新旧环境关系潜在因素的对话;4.历史文化的联想。  相似文献   

6.
文化建筑的创作除满足功能、经济、技术等要求之外,首要的就是主题和环境的构思。笔者结合几项文化建筑的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如何通过主题构思和环境表现使建筑作品达到思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6)
就建筑本身而言,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依然转变成强化建筑文化价值的不可或缺手段。而开展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研究,时认识我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建筑装饰的社会性表达、建筑装饰的文化性表达,对传统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现代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效结合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最高双峰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不,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是重建环境与开拓环境……从各方看这山,诸峰近高远低都不同。建筑在此山中,此山也在建筑中么?合二为一,是综合性的建筑环境。它们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贯通工业时代的欧洲文化,无视精神环境,且认识取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很片面,使建筑环境观至今残缺肤浅。西方工业时代重物质轻精神,重社会功利轻自然,目前在反思中开始重视环境,但积重难返,仍无视生态之外的自然环境,功利之外的社会环境,特别无视精神环境。建筑学视人的精神生活仅在于观赏建筑样式,极其陈腐。腐草不成莹的美…  相似文献   

9.
董国红 《新建筑》1995,(4):32-36
建筑是文化的积淀和综合体现;对旧建筑进行更新设计,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又能保持和延续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归纳总结出七种旧建筑空间环境的再创造手法,并结合大量实例进行了较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类文化发展在自然环境上留下的标志,同时,它又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人文景观.因此,任何建筑都处在一个相应的环境之中,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筑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本文对建筑与环境的互渗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西欧国家学习、考察回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环境好。现结合长宁区的实际,就如何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创建花园城区谈点个人的看法。 1 规划的基本目标实现了为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1 西欧旧城区积极保护体现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和街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总体环境重于单体建筑。 法国巴黎的城市规划给人形象深刻,总体规划实施得好,文化艺术融合于建筑、广场及街区中,使  相似文献   

12.
人建筑环境     
李尔重 《华中建筑》1994,12(2):56-57
人·建筑·环境李尔重有幸阅读了辛克靖所著《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和《民族建筑线描艺术》两书,书中有大量少数民族建筑及其装修装饰的实例,这些内容对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建筑是颇有参考价值的。看后也使我有些感慨。吸取外国文化之长,补我之短,弘扬、发展我中华...  相似文献   

13.
岑健 《建筑》2004,(7):94-94
一、建筑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某一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可持续性的建筑环境设计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美学和人文等方面的要求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综合影响,表现建筑的社会文化内涵。人、建筑和社会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社会进步必然推动建筑环境的变迁。建筑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传统,体现着时代特征。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天人合一、与自然融合的建筑理念。各族先民都有就地取材、利用山石,木材、泥土等自然资源,依形就势建筑家园的历史,建筑的材料、技术、形式与社会环境十分协调,成为民…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村落中的乡土文化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环境也从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各方面反映着乡土文化的特征.以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研究为例,主要包括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与表现方式、文化特征的变迁等研究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环境整体性保护方法,对于乡上文化和传统建筑环境的有效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的现状,使居住者对建筑室外环境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美观而且要求方便实用,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及物业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室外环境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建筑人居环境色彩丰富而多样,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则使得传统建筑人居环境愿意因材施色。礼制文化影响下使得建筑人居环境色彩展示出等级森严,体系严密的特征。不同的文化作用下建筑人居环境色彩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从而构成了华夏民族绚烂而多姿的色彩体系。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人居环境色彩文化的内涵、演化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建筑人居环境色彩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金陵  肖萍 《新建筑》2006,(4):61-66
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书院建筑理念对我国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仍然有着现实意义。通过对书院的文化教育和建筑环境特色的阐述,分析了书院在场址选择、建筑风水、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等方面对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在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及文化特质的原有建筑环境中,新建筑应尊重原有建筑艺术风格,但不是简单、被动地复制、拼凑原有建筑的构成要素,而是应在延续原环境的自然与文化意义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气息,运用现代的材料、技术、手法,创造出能与原有建筑环境相融共生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更深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不可分的环境是建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环境与创作的规律、目标、方法和技巧,它包括秩序、规律、韵调、景观、势态、技巧、围合、因借、变化、以及导向、组群、目标等在建筑环境中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漆晓雯 《建筑科学》2023,(9):191-192
<正>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是人与自然的连接点,更是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其以独特的造型语言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反映出一个时代,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追求。建筑环境艺术是设计师结合用户的需求和建筑的实际情况,对特定空间内的一切要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具体包括墙壁、家具、装饰物、地面、绿化区等,争取做到审美性与实用性、艺术性与文化性兼具。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增加建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强化建筑环境的文化气息,激发人们的内在情感,使建筑更具独特性,从而推动现代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