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锋 《福建建筑》2009,(2):119-120
对福建农林大学建筑环境进行了研究,从学校的主要意象要素和建筑类型入手,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去分析研究该校的建筑和环境,从中发现发展不平衡、建筑类型相对比较单一等问题。提出诸如转移发展重心、增加建筑类型等发展构思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何敬东 《四川建筑》2004,24(5):28-31
借助“意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空间意象从选址、布局、建筑、特征和标志等方面作系统的探索性研究。并从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两个层面上对古村落的空间意象进行总结,以期获得新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顾朝林  宋国臣 《城市规划》2001,25(3):70-73,77
介绍了城市意象的概念 ,并从结构性意象研究和评估性意象研究两个方面 ,对城市意象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若干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最后 ,强调了城市意象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现象学阐释是一种存在于世间的体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建筑体验的意义(按照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原型.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是人对于情感行为和精神行为都有共同的、继承得来的模式."门"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建筑物.结合原型理论和词源学,从具体到抽象,该文诠释了"门"从"器物(实用)、符号(文化)到意象(审美)"各个...  相似文献   

5.
许翠亮  王炜 《华中建筑》2022,40(5):34-39
旧工业建筑所能传达的城市记忆和地域文化具有其特殊价值.选取觅鲤文创园、源和1916创意园和小岞美术馆三个泉州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域造型营造、传统空间传达、特色细部转译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意象,将存量空间提升和地域特色传承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从整体性、真实性、新颖性、丰富性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意象的审美特征,并对建筑意象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121-125
意象派诗歌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开路先锋,代表人物主要有:庞德、H.D.罗厄尔等。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主要强调意象和"意象并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把意象派诗歌发展成深度意象派诗歌,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实践,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也强调诗歌的意象,但认为深度意象是对无意识的开掘,强调意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通过从定义和概念、哲学基础、文化来源以及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和深度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塔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景观和观景双重特征,对市民的城市意象的形成有深刻印象。本文试从规划选址、建筑和环境等方面与广播电视塔建立城市意象的关联性,并以广州塔为例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本论文以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为例,通过两个不同的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尝试从意象图式的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意象图式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薛春霖  仲德崑 《华中建筑》2009,27(9):175-179
该文依托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科特米瑞·德·昆西的建筑思想,史论结合,从而来阐述类型观念引入建筑学的原因、条件以及类型理论本身。文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论述了类型理论引入建筑的原因和条件:首先,在启蒙理性和埃及学的发展下,他打破了建筑“一元发生论”的传统,开始正视建筑的多样性问题;其次,受艺术语言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建筑是一种物化了的语言,其社会功能就是作为展现给公众具有教化意义的书。文章的最后一个方面主要关于类型理论本身:基于前两个方面,类型被引入到建筑学当中.类型解释了建筑形式的多样性问题,同时它是建筑获得社会功能的一种方式。类型就是形式逻辑,不同的地方建筑形式逻辑具有差异性,同时形式逻辑的遗传附于了建筑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颖 《华中建筑》2005,23(4):14-15
建筑语言学与建筑类型学对现代建筑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二者同样是从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为出发点来阐释建筑现象,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该文试图通过对建筑语言及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昉 《山西建筑》2007,33(28):41-42
通过对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思想的分析,特别是其中关于类型学与城市纪念物的理论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处理"当代"建筑与"历史"建筑关系问题的启示,并以此理论指导一个抗战文化研究中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内在的秩序——对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丽君  舒平 《新建筑》2010,(1):67-71
面对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建筑思潮,要想客观准确地评析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的特征,除了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通过比较研究与批评来认清这种建筑创作的理论,进而真正读懂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通过形式与功能、现在与过去以及表现力的深层心理机制三方面的比较,辨析了建筑类型学理论在形态创作上的特征,指出类型学是把城市看做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汇的产物来加以阐述的,建筑的意义依赖于隐藏于现实中单体建筑物无限变化的形式背后不变的常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城市行政中心建筑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简要分析了我国古代衙署建筑和西方传统市政厅的类型特征,进而深入探讨了我国现代城市行政中心建筑的类型演变,以及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关注的重点则放在近年我国城市行政中心建筑的典型特征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虽然在时间和地域上相距甚远,但在建筑意匠、营造理念与技术措施上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以类比的方法分析和梳理了二者在形式与功能取向、结构与技术、装配式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相同与相似点,提出了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继而总结了可供中国当代建筑借鉴的基于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建筑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蕾  闫红伟 《山西建筑》2007,33(4):11-13
通过追溯类型学在中西方各自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将两者加以横向比较,找出两者在应用方面的侧重点,从而说明了类型学在我国应用研究中的不足,并探讨了其基本理论在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研究、历史古迹保护以及园林规划设计等学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的城市背景下,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人们纪念死者的重要精神场所,公墓建筑在对生与死之间的阐释上应该有适应现代人眼光的新风格。意大利著名建筑师A·莫尼斯特罗里通过沃盖拉大公墓的第五次扩建工程,从对死亡的表达、生命的隐喻以及生死融合三个角度,重新诠释了死亡的本质与精神内涵。他的设计理念是对传统公墓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融入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思想,探索了现代公墓建筑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作品,介绍了创作过程中把场所精神的定位与追求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把借鉴建筑类型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设计的重要手段的思考和探索。认为应把建筑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考察,建筑应追求物质形态和社会精神两个层面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罗汉军 《华中建筑》2003,21(1):22-24
在揭示传统文化尚中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中庸》理论思维的思想文化意义;试图通过传统建筑木框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传统建筑单体的形成与变化,传统建筑类型的分化与发展,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的变化与发展,特别是中国建筑的现代重建与发展,揭示中国建筑以人为本的尚中观念和中国建筑道不远人、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