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式浮顶储油罐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顶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顶和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顶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的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顶的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的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式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式浮顶储油罐,罐顶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的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液体隔热保温涂料的应用和分析,优选出了一种新型太空隔热保温涂料,并在储罐保温中推广应用。新型太空隔热涂料综合了涂料和保温材料的双重特性,具有传热系数低、反射率高、整体密封性好和防腐等特点,其在油田储罐保温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保温模式,避免了因保温材料吸水造成的保温效果下降和外壁腐蚀等问题,同时解决了浮顶罐罐顶不能保温的问题,为浮顶罐罐顶保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曲虎;宋义伟;朱治国;刘静;杨佳朋;王利强 《节能技术》2024,(2):115-121+127
为了研究储罐各部分保温效果及罐顶保温方式,利用热力学理论对原油储罐各部位散热负荷进行了计算,经过分析可知,原油储罐罐壁散热负荷最大,占储罐总散热负荷的92%~95%;其次为罐顶散热,占储罐总散热负荷的4%~8%;罐底散热负荷最小,占比不足1%。基于散热情况进行了保温处理。对原油储罐罐壁和罐顶的保温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并对罐顶采用保温材料+防护层和液体保温涂料两种保温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经过分析,除罐壁保温外,罐顶保温也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罐顶采用保温材料+外护层的保温方式比保温涂料具有更高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就国内一种新型的保温涂料在石化储罐上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该涂料是一种高效保温涂料,尤其是在石化行业的外浮顶油罐上应用,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7.
凝汽器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难溶盐分的沉积和微生物污垢的生成,会在凝汽器的换热表面上形成污垢,使传热系数下降,真空降低。分析了凝汽器水侧污垢的特性,然后给出了考虑污垢因素的凝汽器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为选取适用于计算一体式重力再循环冷风机传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在冷凝温度30.00℃,库温0.00、-5.00、-10.00、-15.00、-20.00、-25.00和-30.00℃工况下,依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冷风机传热系数,与采用公式模拟计算获得的冷风机传热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库温低于-20.00℃时,可采用Chawla和流体横向流过肋片管束关联式,误差维持在8%以内;当库温高于-20.00℃时,可采用Shah和横向流过肋片管束关联式,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鉴于平面弧形双开闸门为一种具有弧形闸门和横拉门的新型闸门,其流量系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采用物理模型方法分析了不同试验工况下平面弧形双开闸门流量系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闸门开度不同时,相对淹没度与流量系数呈一定的曲线关系,且流量系数随相对淹没度的增加而降低;闸门入口处断面平均弗劳德数与流量系数呈线性关系,且此线性关系与闸门开度无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实验和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辐射屏法对热网管道进行隔热保温中的确定辐射屏的层数及间隔的方法,并给出了40种不同管径或温度的计算结果,在工程应用中可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三相共箱式气体绝缘母线的热计算及散热性能研究对于其可靠性设计及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体力学理论,采用流体多组分有限元法对三相共箱式气体绝缘母线进行热计算,利用映射网格划分实现电磁场、温度场和流体场的间隔耦合,综合考虑了母线外壳内外气体的流动和温度变化特性。采用流体单组分有限元法、流体多组分有限元法、传热学解析公式法三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多组分有限元法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为气体绝缘母线的设计及在线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规定的热网管道的每米热损失下,其保温层厚度随着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工质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利用导出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将以上四个参数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供在热网管道的保温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