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移植术(LT)后并发症的有效处理很大程度上决定手术的成败。LT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坏死、胆汁瘤与肝功能衰竭。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多普勒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普查方式,CTA、MRA及血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形成后局部溶栓简便易行,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技术联合应用通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需寻求规范化诊疗方案;血管重建术与加压舱治疗也是有效方法,不得已时,肝脏再移植仍是重要的最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宝钢250t转炉烟气处理、煤气回收及压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三期二炼钢建设项目为2座250t、年产钢3to万t的转炉。其主体系统从日本];;崎制铁引进,而烟气处理系统则采用和3(X转炉系统完全不同的方法,从奥钢联引进,采用LT法。二、LT系统简介1.宝钢250t转炉烟气净化5隧LT系统转炉烟气处理经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宝钢3(X转炉系统采用OG法,即“湿法”。250t转炉系统综合考虑了经济、运行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等,最后决定采用“”LT"法。。LT"法由德国Luryi、Thyssen公司联合开发成功(ed年代末),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其工艺技术日益成熟。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中CR 4例(9.7%),PR 20例(48.7%),SD 8例(19.5%),PD 8例(19.5%),总有效率58.4%。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大部分患者在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呕吐、肝区疼痛),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2.2%)、腹泻(发生率19.5%)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TAI联合TAE治疗肝转移安全、有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万海  朱晓黎 《工业加热》2012,(12):1015-1019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蛳 PEI(A组)、PEI?蛳 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 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 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7 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 ± 2.23)mm3、(0.77 ± 0.15)mm3和(0.15 ± 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 < 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蛳 RFA治疗安全、有效;PEI?蛳 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5.
对肝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行手术前门静脉栓塞(PVE),可使未栓塞侧的肝组织增生肥大,增大肝脏体积,从而提高肝癌的切除率,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故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已日渐成为外科肝大部切的重要的术前处理。本文就术前选择性门脉栓塞术的技术及临床相关问题如:相关解剖、入路、栓塞剂的选择、PVE病理生理,适应及禁忌症,联合治疗及门静脉栓塞后肿瘤的生长等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筛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另外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2例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个病灶,单例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所有患者先行1~2次TACE术,术后3~5周行CT引导下RFA治疗,RFA术后4~8周复查MRI评价疗效。所有患者随访12~30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22例患者26个病灶RFA术中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MRI复查22个(84.6%)病灶达到完全消融,4个(15.4%)病灶经2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结论TACE术可使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缩小,轮廓更加清晰,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更加安全、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的严重并发症的关系,对减少这些严重并发证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严重并发症累及的解剖部位将其分为下列6类:①肝脏并发症,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梗(坏)死、肝脓肿和肝破裂。②肝脏血管并发症,包括肝动脉内膜损伤剥离、肝动脉狭窄/闭塞、肝动脉穿破/假性动脉瘤和多发性肝内动脉瘤。③胆系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坏死、胆管坏死/胆汁瘤。④肝胆以外脏器的并发证,包括脑、脊髓、肺、脾脏、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异位栓塞或梗死。⑤上消化道出血。⑥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对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亦作详细讨论,以便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郭彦君  李槐 《工业加热》2019,(11):1105-110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所致皮肤与皮下组织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的因肝脏恶性肿瘤而行TACE治疗的病例,检出TACE所致的皮肤并发症病例。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对1 60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TACE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仅占0.25%。其中,2例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与肝镰状韧带动脉有关,2例患者的皮肤并发症分别由肋间动脉灌注化疗及代替肝右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并发症轻者通常只需行局部对症处理即可,重者可能需行局部清创术。结论 TACE可导致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并发症,应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穿刺乙酸注射(PA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在实时CT透视导向下PAI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肝脏恶性肿瘤78例,其中肝细胞癌70例、转移性腺癌8例。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10ml,乙酸内加入1ml对比剂混匀,以了解乙酸在肿块内的弥散程度和范围。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在实时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注入后42例出现轻中度疼痛,无其他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CT随访,3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32例(41%),肿瘤大小无变化38例(49%),肿瘤增大8例(10%)。78例3个月随访,全部生存;48例随访1年,40例生存,8例失访。结论CT透视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