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2000~2009年太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太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主要入湖河道相应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陈东港桥段、漕桥黄埝桥段和塘桥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及流量调节的浓度变化趋势,并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获得了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为该区域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苕溪流域控制断面河网概化水质订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复杂河网河道众多,水系复杂,加上模拟方法存在理论缺陷及概化河道产生误差,在模型运算中对规模较小的河道进行概化处理会导致水质模拟精度降低。为提高水质模拟精度,以杭嘉湖平原苕溪流域控制断面为例,通过引入陆域宽度概念,对河道概化前后流量及水质浓度进行修订。结果表明,苕溪流域控制断面COD、氨氮订正系数为0.96~1.11,订正后COD、氨氮浓度平均误差分别减小了3.58%、5.36%,水质精度有所提高,可见该方法在模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长潭水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鑫  姜翠玲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8):41-43,218
针对近年来长潭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现象,分析了三个常规监测断面2007~2011年间各项水质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利用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及分级方法对长潭水库水质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其水体现状为中营养状态,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上游来水携带的污染物,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素,并从控制污染源及清除底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的基本流程和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原理,构建了基于CRITIC权污染指数法的河流水质评价模型,并以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断面的河流水质评价为例,根据流域断面实测水质数据,选取COD和氨氮作为代表性评价因子进行水质评价,得到2011~2014年清潩河流域东城区107国道断面总污染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四个断面的污染指数评价等级。结果表明,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断面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东城区107国道断面污染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干流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等级。  相似文献   

5.
王欢 《水电能源科学》2022,(6):45-48+126
鉴于浅水湖泊入湖口生态修复需制定一系列关键控制指标以提高工程布置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苏州市阳澄湖为例,采用MIKE 21软件建立阳澄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入湖河道水量水质输入对湖区水质影响贡献率,试算阳澄湖国控断面水质达标条件下入湖河口生态修复工程污染物去除率要求。结果表明,阳澄湖西岸、北岸主要入湖河道对湖区水质影响贡献率高,在全年不同时期交替控制湖区水质,西岸、北岸主要入湖河口生态修复工程污染物去除率推荐取值分别为20%、30%,可使阳澄湖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目标,实现生态修复工程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效果可达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浅丘山区中小型尾水补给河道的污染物降解能力,采用多断面高频次人工现场检测的手段,研究了浅丘山区河流双洎河(新密市段)不同水期、不同河段的COD、氨氮的综合降解系数,并用历史监测数据对试验得出的降解系数加以验证,最后应用降解系数对河流出境断面进行水质预测。结果表明,浅丘山区中小型尾水补给河道的降解能力整体偏高,COD、氨氮的降解系数在各水期差异不大,丰水期略高于平水期、枯水期;双洎河(新密市段)出境断面水质预测结果为枯水期COD为16.89mg/L,氨氮为0.859mg/L;平水期COD为16.64mg/L,氨氮为0.825mg/L;丰水期COD为15.07mg/L,氨氮为0.701mg/L,说明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可以显著改善尾水补给河道水质。  相似文献   

7.
考虑水质改善的观音阁—葠窝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子河枯水期河道水质较差的问题,以观音阁至葠窝水库区间控制断面水质改善为目标,研 究了保障下游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并采用计算机模拟了两座水库的联合运行,提出改 进水库现行调度方式、调节河道年内径流分配过程,制定了考虑生态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 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改善河道枯水期水质明显,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求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水生态过程的驱动作用和浓度变化规律,以沙颍河干流槐店闸为例,基于MIKE 11模型平台构建了闸控河段水质-水生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水闸调度情景下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磷(TP)、总氮(TN)和藻类(PCY)的变化,对比分析了水闸上游Ⅳ断面和下游Ⅴ断面TP、TN和藻类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水闸调度情景下,河流的水位、流量等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藻类生长,使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说明可通过改变水闸调度方式对河流水质—水生态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鉴于农田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是在河道两岸以线性的形式汇入受纳河体,在符合应用零维河道水质模型的水体中,建立一个估算河道出口断面农田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的输出模型,选取河北平原区府河中游的1 000m河道进行试验分析来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接近,估算产流后的3 333s内农田地表径流中氨氮污染物向试验区出口输出量为13.6g。  相似文献   

10.
《节能》2019,(2):136-137
为维持河道基本形态,保证河道基本生态功能,采用tennant法对吉林市若干重要河道的年均河道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若干河道重要断面进行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吉林市穿越城区及各县市城区的若干重要河道年均生态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拉法河、团山子河、温德河、金沙河、细鳞河、挡石河;重要河道断面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两种河道断面氨氮去除及水质提升的工艺技术现场应用情况.实际处理水量为3000m3/d,其中沸石氨吸附处理工艺段处理量为2000m3/d,氨氧化工程菌曝气滤池工艺段处理量为1000m3/d.现场实施期间,水质均达到设计要求:氨氮去除率大于40%,且设备出水氨氮≤2mg/L,本实验推荐采用"曝气氨氧化工程菌曝气滤池"作为河道断面氨氮去除、水质达标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12.
水库蓄水初期水质变化与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老虎潭水库为例,研究了水库初次蓄水后水质变化及发生富营养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蓄水20 d后,库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氨态氮浓度由表层→中层→底层呈明显上升趋势,淹没区土壤污染物释放为影响初期蓄水水质的原因之一.随着水库的正常运行,土壤污染物释放对库区水质的影响逐渐减弱并达到平衡.蓄水后库区的总氮、总磷、氨态氮、硝态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入库河道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较高的相似度.蓄水四个月后,入库河道总磷浓度高导致整个库区总磷超标,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蓝藻暴发现象.控制水库来水水质是防止富营养化、确保供水安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扬州市古运河生资码头断面为省控断面,目前水质为劣Ⅴ类。通过调查该断面及上下游的水质现状、周围土地利用现状和污染源排放现状,得知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总磷,生活污染特征明显。超标的原因主要有城区生活污染源集中、排水体制滞后、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控制、工业污染时有发生和河道生态功能遭到破坏内源污染严重。通过控源减排、环境增容和设置补偿断面等方法来使该省控断面达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扬州市已整治黑臭水体一年的水质监测,并结合现场采样勘探情况及检测数据,及时了解河道的整治现状,分析已整治水体的水质变化,探讨水体黑臭的影响因素。根据现场的采样监测情况和检测数据,对水体水质趋于恶化的河道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同时探讨经验,加强对黑臭水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依据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以1989~203年水质监测资料,对三门峡库区进出库5个断面水质状况及其演变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入库龙门断面水质污染减轻,其余干支流断面水质污染呈加重态势,均为Ⅴ类或劣Ⅴ类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铅。水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收集粤港澳大湾区2015 ~ 2019年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常规水质和重金属指标,从而明确水质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NH3-N、BOD5和COD的浓度下降或呈稳定趋势,而TP和TN浓度呈增高趋势,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提示相关管理部门以TP和TN污染治理为主,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水口水电站坝下治理工程实施后,电站坝下尾水位—流量关系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电站平稳运行。为分析这种变化,基于一维恒定非均匀流水力学方法,对水口水电站坝下工程实施后水电站坝下尾水位—流量关系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河道来沙量、采砂量及河道大断面变化资料,分析工程建设前、后水电站尾水位—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道地形变化是尾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坝下治理工程建成后,水电站尾水位—流量关系与现状相比整体升高1.20~3.01m,发电净水头减小。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沈阳段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存在随机性大、难控制、难治理等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该河段的污染特征,分析了辽河沈阳段的水质现状和变化特征,针对辽河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污染源解析,明确了影响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并对河道污染物与水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河沈阳段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和总磷(TP);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业BOD_5和TP的污染负荷占比分别达72.91%、32.71%,农业种植的TP污染负荷占比达32.36%;水体污染受降雨径流影响显著,河道污染物量与河道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然而受污染物稀释过程及迁移途径的影响,河道污染物浓度与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9.
山区洪水爆发后通常会造成河流大量塌岸和岸坡失稳,单次洪峰形成过程对冲刷起重要作用。为了估算单次洪水作用过程中的冲刷量,利用山区洪水过程概化模型推导了洪峰形成过程冲刷量方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洪水过程概化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并研究了洪峰流量为600m~3/s、单洪峰作用12h过程冲刷量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角形与梯形河道断面随土体抗剪强度变化,边坡坡脚冲刷量在0.55~0.70m~3之间,随河道比降变化,边坡坡脚冲刷量在0.5~1.5m~3之间,相同条件下梯形河道断面坡脚的冲刷量低于三角形河道,河道比降参数对冲刷量的影响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20.
生态浮床已广泛运用于城市河道净化工程,但浮床布设改变了原河道断面水流结构,增加水流阻力,可能降低河道行洪能力。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浮床水动力学特性分析,而关于浮床引起的水流阻力变化定量研究较少。为此,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浮床刚性植物在10、20、30 cm三种淹没深度及平行、交错两种布置方式的组合工况下对水槽断面水流结构产生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曼宁公式无法直接用于浮床覆盖区糙率系数的求解,基于等效断面原理增加浮床阻力项,求解浮床覆盖区综合糙率与刚性植物附加糙率。结果表明,淹没深度越大,浮床阻水效果越强;交错布置方式比平行布置方式更增加水流阻力;浮床刚性植物在平行布置条件下断面综合糙率在0.381~0.417之间,交错布置条件下断面综合糙率在0.397~0.427之间,断面综合糙率随植物淹没深度和布置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