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变态混凝土注浆施工中出现浆液堵管、扩散不均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硅微粉掺量对浆液的流动性、流变性、稳定性、强度和时变特性的影响。采用熵权理想点法综合考虑浆液工作性及经济性确定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硅微粉可改善浆液泌水率,提高抗压强度。水胶比0.4时,掺硅微粉使浆液屈服应力与流动度减小、塑性粘度增大;水胶比0.5~0.7时,流变参数随硅微粉掺量增加而增大,浆液流变性与水膜厚度呈线性相关。随水胶比增大,硅微粉对浆液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弱。浆液屈服应力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塑性粘度呈指数增长。基于熵权理想点法,可得到固定水胶比下的最优配合比方案。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常规变态混凝土人工加浆方式施工作业效率低、加浆均匀性差导致变态混凝土强度低,抗渗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变态混凝土加浆搅拌设备。该设备由车身行走机构、液压动力功能模块、浆液供给模块、混凝土搅拌工作模块和浆液流量控制模块组成,通过机械搅拌并同步加浆方式将水泥浆液均匀添加到碾压混凝土中,同时采取电磁流量计控制注入流量动态调整加浆效果,方便现场加浆管理,提升了变态混凝土精细化施工水平。与传统加浆方式的对比试验和施工现场运用效果表明,该设备可明显改善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工效和成型质量,并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变态混凝土人工加浆方式施工作业效率低、加浆均匀性差导致变态混凝土强度低,抗渗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变态混凝土加浆搅拌设备。该设备由车身行走机构、液压动力功能模块、浆液供给模块、混凝土搅拌工作模块和浆液流量控制模块组成,通过机械搅拌并同步加浆方式将水泥浆液均匀添加到碾压混凝土中,同时采取电磁流量计控制注入流量动态调整加浆效果,方便现场加浆管理,提升了变态混凝土精细化施工水平。与传统加浆方式的对比试验和施工现场运用效果表明,该设备可明显改善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工效和成型质量,并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将高压静电雾化技术引入湿钙法烟气脱硫中,通过不同方案和不同工况下的脱硫试验比较,得到雾滴与烟气接触方式、烟气中SO2质量浓度、荷电电压以及钙与硫的物质的量比(nca/ns)等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高压静电引起脱硫增益的机理.结果表明:石灰浆液荷电能够使雾滴细化、均匀化,增加传质面积和接触机会,同时改变雾滴表面特性,增大传质速率,使脱硫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脱硫率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提高;脱硫效果与气液接触方式有关,在试验设定的nca/ns范围内,浆液流量较大时同向并流的脱硫率增幅明显高于逆向流动时,而浆液流量较低时采用逆向流动荷电脱硫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7.
首先探讨了纤维加入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其次分别对普通沥青混凝土、不同类型的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纤维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将水煤浆技术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又保护了环境,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洁净煤技术。通过对国内有机废液水煤浆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有机废液水煤浆的市场应用前景,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为今后有机废液水煤浆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水煤浆添加剂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学寅 《能源技术(上海)》2002,23(2):62-63
介绍了水煤浆技术的特点及其主要特性参数 ,分析了我国水煤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提出发展我国水煤浆技术的长远策略主要应该是 :通过开展对某些非离子型分散剂的研究 ,开发出新一代的水煤浆添加剂 ,以便进一步提高水煤浆质量 ,降低水煤浆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了研究水饱和状态混凝土在不同围压下(0、2、5、10 MPa)的损伤特性,对直径150mm、高300mm的圆柱体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并定义损伤变量D,选用Weibull-Lognormal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常三轴下不同水围压对混凝土损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 MPa饱和水环境与干燥无水压下混凝土的损伤变量走势大致相同;应变为4×10-3时,损伤变化差值达到峰值;应变为7×10-3时,损伤达到同一水平为0.81;应变到达4×10-3之前,损伤变量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应变在4×10-3~7×10-3之间时,损伤变量增长速率较大并基本恒定不变;应变超过7×10-3时,损伤变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SG-旋风水煤浆气化炉的运行状态及结构参数对其影响,以3 000 t/d级气化炉为对象建立三维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湍流扩散,随机轨道模型考察离散相运动,P1辐射模型考虑散射、辐射以及气体与颗粒间辐射换热的影响,双竞争速率模型模拟挥发分的析出,多表面燃烧模型和涡耗散概念(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