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电力与能源》2015,(6):747-750
随着公司"大运行"体系逐步深化,四个"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备用系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研究利用现有调度数据网双平面基础设施,利用GRE等技术探讨在调度数据网络上实现前置系统互备采集、后台网络互联等功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集约化与一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5年7月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验收专家组分别在国网泰州、扬州供电公司,对扬泰区域互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资料、系统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应用进行了现场验收,并进行了区域互备系统解列试验和DTS演练,系统基础平台及各大应用模块均符合技术要求,这标志着区域互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使用。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电网调度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日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电网的互联、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的建立、大规模清洁能源的集中接入和远距离输送等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于调度一体化互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华东电网分控中心异地互备项目在华东分控中心建设实施为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关键技术为着眼点,阐述了在实施异地互备智能电网支撑平台系统中核心技术的解决办法,创新的提出了适应一体化互备需求的实时数据独立采集机制,实现系统的独立性和互备性;在免维护方面,通过全网唯一ID的电网模型管理机制,实现互备系统间的模型、图形和操作数据的高效同步  相似文献   

4.
智能调度系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地区电网智能调度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研究相关的可视化技术。在分析智能调度系统及可视化技术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通过对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软硬件的构建分析,实现了基于SVG技术的可视化展示。通过二维、三维图形展示电力一次接线图信息、状态评价信息、试验信息及设备属性信息等,直观地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快速获取信息,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特大型城市电网对电力调度操作及运行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分析计算工作量快速增大,为确保特大型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且适应和支撑特大型城市智能电网的发展,势必需要建设新一代电网调度智能技术支持系统。以中国广州特大型城市电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州电网现状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形势,结合智能电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发展方向,并对其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筹划,明确建设内容及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以适应"调控一体化、主配网一体化、市场化支持"的整体业务需求,为新一代电网调度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发展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帮助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对下级电力调度机构的工作进行考核,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在PI3000基础平台上开发了电网调度工作评价考核系统.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下级调度机构的自评、申报以及上级调度机构对下级调度机构的审核、评分功能.该系统已在国调中心全面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区电网发展,电网调度信息不断增多,如何使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电网调度信息,直接关系着电网调控运行效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一套地区电网调度信息图像化管理软件。该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数据库存储电网调度信息及电子文档资料,客户端应用程序界面为电网主接线图,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展示电网调度信息,并实现信息滚动更新及共享。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地区电网调度信息图形化管理软件,可明显提高日常电网调控运行工作效率,更有效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灾备技术在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高要求,介绍了宁波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220kV集控系统相互备用,以及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500kV集控系统、宁海县调系统、象山县调系统多点备用的灾备方案。宁波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实施推动了灾备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电网主用调度系统遭受突发性事件破坏导致无法实施正常调度时,电网备用调度系统可承担起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网系统继续运行的重要任务。主备调调度台可实现同组同号,通过主备调交换网既能够互连互通,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隔离,是提升电网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技术保障。文章从电网主备调切换演练实践入手,研究了电网主备调紧急切换的特点和特性,并提出了电网主备用调度切换通信系统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智能电网调度均忽略线路运行状态的影响,其自适应控制过程存在缺陷。该文充分考虑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内在、外在因素,从自然老化、健康状态、天气条件以及负载电流四个方面分析线路运行状态;利用所确定的线路运行状态,从并网时与孤岛时线路潮流优化控制两方面,建立智能电网调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中的域参数设置,求解智能电网调度模型;从自适应控制时域长度与自适应控制间隔长度两方面,保证域参数恒定,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的自适应控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可充分考虑线路运行状态,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的自适应控制,确保智能电网可靠、稳定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着风电场、光伏电站不断并网,地区电网网架结构发展跟不上新能源机组容量的增长速度,多能源混合的特点以及断面分层的特征给日前发电计划制定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断面安全约束和调度公平性的多层次多能源日前发电计划方法。  方法  一是深度优先搜索越限断面,二是提出基于信息熵的出力受限分配策略,利用经济学领域中信息熵的概念指导评价调度公平性的量化指标,构造一种公平性计算方法。  结果  在保证断面潮流接近稳定极限的情况下,合理公平进行各个电厂的有功功率分配,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风光资源充分利用。  结论  通过某地区电网实际算例进行验证,该方法可以解决目前新能源发电计划制定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最差粒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使粒子随进化进度自适应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向其自身和种群最优位置收敛的同时背离二者的最差位置,且避免了算法过早收敛和限于局部最优.将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求解水火电力系统发电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将Multi-Agent系统引入机组调度中,将每台机组视为一个Agent,共同组成一个Multi-Agent系统.通过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实现机组的优化调度.在机组MAS中,通过合同网机制实现负荷分配和机组启停决策.与传统调度方法相比,基于Multi-Agent的机组调度可以充分发挥机组的自治性和机组之间的协调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4.
蒲河流域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蒲河流域近年河道枯季缺水甚至断流的问题,提出了蒲河流域棋盘山水库和团结水库联合生态调度,以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水库生态调度多目标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软件优化求解,从而提出了维持蒲河流域景观连续水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龙羊峡水电站为背景.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水电站调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龙羊峡水电站低水位运行所带来的发电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龙羊峡水电站在实际调度中,低水位情况下超发电量现象十分严重,致使耗水率平均偏高达34.36%.严重影响了水电站的长期运行效益。如果能恢复到正常水位下运行,每年可平均提高发电量63.7%,并使耗水率降低29.2%。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际,基于日常规输水调度模型分析了调水工程水量调度系统的应用,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较完善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所具备的条件,并分析了调水工程建设中信息管理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家有关热电联产政策的分析,结合背压式汽轮机、一次抽汽式汽轮机的热能利用原理和热力特性,讨论了抽汽式汽轮机“以热定电”的含义,提出按照节能运行方式确定中长期发电组合(发电计划),按照安全运行方式确定短期发电组合(发电调度)的方案,发电考核时将热电联产机组发电量分解为热化发电量、奖励发电量、计划内凝汽发电量、计划外发电量4种不同成分分别考核。  相似文献   

18.
吴万禄  陈峦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2):207-210
采用抽水蓄能技术,基于能量守恒和水量递推原理构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4种并网调度策略,设计了相应的调度算法并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在仿真试验基础上优化了上水库与水泵站的容量配置.结果表明,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较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19.
梯级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适应梯级电站不同的实际情况和约束条件,从多个角度考虑构建了梯级水电站群系统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基于传统优化算法求解,结合实际寻求了兼顾效率和求解质量的优化算法,为深入研究梯级电站群优化调度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